最近,软银就宣布它几乎卖光了所有阿里巴巴的股份,走出了跟李嘉诚差不多的路,卖了中国资产去买英国公司。

二十多年前,在与马云会面后交谈不过几分钟后,日本前首富孙正义就决定向阿里巴巴投入2000万美元,创造了一段回报率上千倍的投资神话,2004年,孙正义再度投资阿里6000万美元。

而现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申报文件显示,软银已通过预付远期合约出售了价值约72亿美元(约合495亿元人民币)的阿里股票,这将导致软银在阿里的持股最终降至只剩3.8%,远低于最高时的34%。去年,软银曾创纪录地抛售了290亿美元的阿里股票。

以前软银有48%的净资产,都是靠阿里撑起来的,现在阿里占比接近0%,反倒是英国的芯片设计公司ARM占比达到45%,取代了阿里以前的地位。

不过比起李嘉诚在内地卖地,孙正义卖阿里要赚的更多。

20多年前,孙正义投资阿里的时候只掏了74亿日元,这些年卖掉阿里的总回报超过了9.7万亿日元,足足赚了1300多倍,即使按照现在跌成狗的日元汇率来算,也相当于4500亿人民币。

那么,为什么软银要卖掉阿里这颗摇钱树?

一方面是软银开始梭哈AI了,因为之前投资滴滴等各种失误,软银怒亏了1300多亿。

众所周知,软银业务丰富,囊括了大多数早期明星初创和行业巨头,最著名的莫过于Uber、WeWork、滴滴出行、Arm、Nvidia、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Slack。但是在2019年,软银“水逆”不断,WeWork在IPO前夕倒下、Uber和Slack流血上市、卫星公司OneWeb破产等等。

特别是滴滴,要知道,滴滴自成立以来,就是一直在亏钱的。

据滴滴此前招股书披露财报信息,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

此后两年更是接连大额亏损,2021年净亏损484亿元,2022年则亏了238亿元。

按照这几年的亏损金额统计,截至目前,滴滴大约亏损了超1300亿元。

可以说,自成立以来,滴滴就没有实现过季度盈利。

投资不给力,那么只能卖阿里,它投资ARM等芯片公司的钱都是卖阿里赚的。

2016年,为了筹措资金收购英国公司ARM,就套现了100亿美元。2019年,再次套现130亿美元。进入2020年之后,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软银在海外的投资遭遇巨额亏损,为了填补窟窿,只能继续从阿里提款。当年,就从阿里等公司套现了1.1万亿日元。

2022年套现超2300亿元人民币,2023年初又套现了495亿元人民币,剩下3.8%的股份。到现在几乎清空了阿里股份,意味着后面又套现了不少钱。

据悉,软银持有ARM高达90%的股份,自ARM去年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其股价已经累计上涨了约70%。

另一方面是,阿里本身也在渡劫。

阿里巴巴,这个在中国互联网界扮演着巨人般角色的公司,已经上市将近10年了。一开始,他们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和收购,扩大了自己的业务版图。从饿了么、高德地图到UC、优酷等,甚至还有涉足传统零售领域,如收购大润发、入股苏宁等。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本身以及外界的各种原因,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从70%急速下降至30%。

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阿里的股价一路下跌,今年一季度阿里净利润9.19亿,比去年同期是暴跌了96%,核心业务电商都快被偷家了,而软银清空股份也让市场更担心大股东是不是不看好阿里的发展了。

当然,这样阿里也算是真正变成了“中国企业”,你觉得中国的阿里未来能不能稳住业绩,这波软银“跑去英国”是明智还是会后悔呢?

从财报数据来看,阿里巴巴四季度收入达到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超出了市场预期。全年收入更是高达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阿里巴巴在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等领域的持续布局和创新。
此外,阿里巴巴还计划在2024年8月底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转换,这将进一步增强其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完成转换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和纽约两地双重主要上市,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