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位于浙江省平湖市的浙江抟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大型货运无人机机身正在装配,火箭级间段上,碳纤维预浸料铺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该公司执行总裁何勇说,这些年,企业专注从事大型无人机结构设计、材料开发、工艺研究、产品研制及生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航空航天产业,被誉为高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平湖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历经多年耕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据了解,位于长三角南翼的浙江平湖,是上海高端产业发展的“协同地”,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综合性功能支撑节点之一,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有着显著的比较优势。

  多年前,平湖就开始谋划布局航空航天相关产业,引进空间态势感知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一批航空航天科研单位,吸引和培育了18家航空航天零部件及配套设备企业,涉及加工设备、材料、表面处理和零部件领域,年产值超50亿元。

  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需要强大的工业配套能力。据悉,平湖拥有完备的机械加工配套能力,可以满足各类航空零部件生产需求。此外,平湖拥有独山港、乍浦港两个深水港,可满足商业火箭、大飞机机身段等整机和大部件的运输需求;拥有A类通用航空机场,可为整机试飞、机载系统测试提供支撑。

  “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何勇认为,商业航天发展对于持续推动航天技术进步意义重大,在市场机制下,民营企业能够充分进行技术创新。

  2023年7月落户平湖的浙江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二号”火箭成功发射,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技术过硬,步子才能又稳又快。”该公司公共事务经理高德攀说,在国家支持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市场化、商业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已从初创期转入快速发展期,在商业航天丰富多元的研发路线和创新方向上持续探索。

  平湖市经信局总工程师陈家立说,在新一轮产业规划中,平湖把航空航天产业纳入重点产业发展体系,做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两大支柱产业,布局打造大飞机配套主导产业;在加工配套服务方面,推动机床、汽车零部件企业拓展航空航天业务。

  今年4月,2024中国·平湖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期间,相关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为平湖巩固和增强航空航天产业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能。据了解,平湖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零重力、御风未来、帛莱恩航空等9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50.6亿元;航天硅光芯片研究、航天柔性纳米隔热材料研究等6个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基金、供应链订单等一批合作项目在大会上签约。

  面向未来,平湖市提出的目标是,打造长三角具有知名度、辨识度、传播度的未来空天之城,力争到2030年,现代化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总规模超500亿元。不断完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应用牵引、市场主导方面持续探索,培育空天经济新动能,助力航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柳 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