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国对新型舰船概念的探索,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福建舰出海试航后不久,美国媒体又通过卫星照片发现了一艘从未被证实过的“新型航母”。

据环球网报道,日前美国“海军新闻”网注意到一张卫星照片,声称“在长江边一个鲜为人知的港口内,中国建造了第四艘航空母舰,其存在至今仍未公开。”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这艘神秘舰船虽然被美国媒体称为“中国第四艘航母”,也拥有飞行甲板和舰岛等航母特征,但整体设计与与现代主流航母完全不同,如果以周边建筑和船舶为比例尺对比,这艘“航母”明显要比中美海军的现役航母更小。

停泊在港口还有其他几艘疑似无人母船

根据对卫星照片的研判,美国“海军新闻”网认为,这艘“航母”很有可能采用了双体船设计,这种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甲板面积,但甲板整体长度却仅相当于现代航母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没有设计斜角甲板,这意味着“航母”不具备起降大型舰载机的能力,只能搭载翼展约20米的无人机或小型飞机,比如彩虹-5或翼龙-2无人机。

在此基础上,美国媒体推测认为,这艘“航母”或许是中国建造的无人机母舰,而且可能还是世界上首艘固定翼无人机航母,2022年解放军就曾演示过在小型母舰上起降无人机,这清楚地表明中国正在制定“无人机航母计划”。

但事实上,美国媒体所说的“无人机航母”概念其实并不新鲜,除了中美两个大国以外,现在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都在探索类似的概念。

2022年解放军展示无人机在某试验舰起降

尤其是对于伊朗和土耳其这样有地区雄心,但又无法承担建立一支完整航母编队成本的国家来说,无人机航母显然是更多快好省的选择:这两年的俄乌和巴以冲突已经证明了伊土两国无人机工业的实力,而“航母”则可以直接用两栖攻击舰或大型船舶改造:

土耳其海军拥有一艘“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原本打算起降美制五代机,但采购计划泡汤后,土军方就考虑将其改造为无人机航母,并在去年进行了相关试验。

伊朗这边的选择就更加省事,其无人机航母“希德·马赫达维”号是由一艘货轮改造而来,据称可以搭载并起降见证者-136等无人机。

土耳其“阿纳多卢”号

与伊朗和土耳其的“青春版”无人机航母相比,中美两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明显要更加深入。比如2021年五角大楼立项的“海洋复仇者”无人母舰项目,美国海军计划建造一艘4000吨无人舰艇,并使其具备起降无人机和投送无人潜航器的能力。不过,目前查阅的资料显示,美国海军这个项目依然仅存在于纸面上。

但无论如何,无人机航母概念的优势是显而易见,尤其是在高烈度冲突中,无人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其成本低、体积小和威胁大等特点,俄罗斯屡屡被乌军无人机偷袭得手的大后方就是最好的证明。

美军两种无人母舰方案,都还是PPT

而为了应对所谓“迫在眉睫的西太平洋冲突”,近些年美国在亚太地区投入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概念,也呈现出向无人化发展趋势。

去年年初,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布的兵推报告就认为,高度智能化的无人系统,将成为改变中美军事冲突“游戏规则”的关键。在美军加大无人平台部署的同时,解放军也在做类似的准备,那艘停泊在长江口的无人机母舰,充分证明了中国对无人系统的创新研究,正越来越让美国感到惊讶。

#头条创作挑战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