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个月底发了个公告,说7月15号要搞14000亿买断式逆回购。简单说就是央行先买银行手里的债券,过几个月再按约定价格买回来。这回3个月期放了8000亿,6个月的是6000亿。跟以前借钱给银行不同,这次操作能直接往市场打长期钱。

央行突然放出14000亿,中小银行慌了?下季度钱会更紧?

南开大学那个教授田利辉解释,这种新工具比过去MLF更灵活。以前银行得拿好债质押才能借钱,现在门槛降了,小银行也能拿到钱。不过操作利率比市场低一点,等于便宜钱。

有意思的是,7月本来有12000亿这种操作要到期。央行这次放出14000亿,实际上净多投了2000亿。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加量放钱了。东方金诚的那个分析师王青说,主要为了应对地方债发行高峰,怕银行钱不够用。

田教授还提到三个原因。一是7月地方债发行快,加上老钱要还,容易缺钱;二是政府有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需要钱落地;三是多放钱能让大家相信经济不会差。但他说得警惕钱堆在银行不出去,得财政和货币一起使劲。

有个细节挺耐人寻味。过去央行总在月末公布这类操作,但六七月都提前到月中发公告。王青觉得这是为了早点告诉市场计划,别让大家猜来猜去。而且六月两次提前预告,七月继续,说明操作更透明了。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这种操作主要是为了平滑资金波动。下半年MLF到期量大,特别是第三季度有2.2万亿要还,得用新工具慢慢补缺口。现在外汇占款变少了,基础货币得找新来源。

现在有个问题是,虽然央行放钱了,但企业存款增速还是不如居民定期存款多。钱在银行体系里转圈,没到实体经济去。加上美国可能还会加息,外资流动也会影响国内政策空间。

有建议说要让钱真到该去的地方。比如发特别国债时配套央行操作,降低融资成本。或者把更多绿色债券、科创票据算作抵押品,让银行敢放贷。对支持科创小微的银行,还可以给点存款准备金优惠。

央行从去年开始试水这种操作,三年才弄了2800亿,主要是应付季度末考核。今年突然放大招,单月超万亿,感觉要常态化了。下一步可能还要和碳减排工具、保交楼资金搭配使用。

现在看,央行动作频繁,但钱能不能真正流到工厂、创业公司这些地方还不清楚。银行还是爱把钱投安全项目,小企业贷款可能还是难。下半年经济到底咋样,还得看钱能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