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说实话,我当了这么多年中医,见过的胃病患者,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真要说起一个“被低估的中成药”,我心里头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它——香砂养胃丸。
这药,说出来你可能觉得耳熟,但你真了解它的本事吗?我敢打赌,十个有胃病的人,起码有八个没把它当回事。
你是不是常年胃寒?一喝冷的就“哎哟”一声?是不是一吃就胀,胀得像怀了个小西瓜?或者明明没吃啥,肚子却像打鼓一样咕噜咕噜响?这些,统统跟“胃气不和”“脾虚不运”脱不了干系,在中医里,这些毛病统归在“胃寒胃痛胃胀”的范畴里。
而这香砂养胃丸,就是专治这一套的老中医“法宝”。
香砂养胃丸是啥?别看它名字温柔,组方可不简单。它由木香、砂仁、白术、茯苓、陈皮、厚朴、甘草、生姜、大枣等中药组成,个个都是调理脾胃的好手,放一起,那就是一支默契无间的“脾胃特战队”。
木香、砂仁是这方中的“先锋官”,专门负责理气行滞,解决你那肚子涨气的问题;白术、茯苓是“后勤官”,健脾益气,增强你的消化吸收能力;陈皮、厚朴是“清道夫”,化湿消食,让你的肠胃畅通无阻;甘草、生姜、大枣则是“调和军”,缓和药性,护胃温中,整个方子温而不燥,补而不腻。
这药讲究一个“温中和胃”,特别适合那些体质偏寒、脾胃虚弱的人。你看北方人冬天吃火锅、喝白酒,那叫一个豪爽,中原地带的人则爱面食、熟食,偏向中和,南方湿气重,年年“回南天”,整个人都粘粘糊糊的,脾胃就容易“犯懒”。
这些地方的生活习惯、气候特点,直接影响了胃病的高发率。而香砂养胃丸,正是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调和阴阳、健脾和胃,不管你是南方湿寒,还是北方燥冷,都能对症下药。
我有个病人,姓周,广州人,三十出头,常年办公室白领,空调一开就是十个小时,冰可乐不离手,结果搞得胃寒胃胀,饭后总是打嗝翻酸,吃点东西就胃胀如鼓。西医看了几次,说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让他吃些促动力的药,吃的时候有效,一停药老毛病就回来。
他后来找到我,我一看舌苔白腻、脉象沉缓,立马给他开了香砂养胃丸。两周后复诊,他惊呼:“老中医,这药太神了,我现在连夜宵都敢吃了!”我可不是鼓励他胡吃海喝,而是告诉他:香砂养胃丸不是救命稻草,而是调理体质的“脾胃调音师”,要想治本,还是得从生活习惯上改起。
从中医角度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虚,全身上下都跟着遭殃。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虚则四肢乏力、面色萎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三餐不定、饮食不洁、情绪紧张,都是伤脾胃的“隐形杀手”。香砂养胃丸不仅仅是治病,更是一种调养,一种生活方式的提醒。
古人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意思就是,再好的药也不如饮食调理,再好的饮食也不如心情愉快。香砂养胃丸之所以被我称为“被低估的中成药”,是因为它不光是药,更像是个老朋友,提醒你:别让胃受委屈了,养胃,就是养命!
你以为我们中医只讲玄虚?错!现代研究发现,香砂养胃丸对胃动力障碍、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问题确实有调理作用。
其成分中比如砂仁具有抗溃疡、抗胃酸分泌的作用,能调节幽门括约肌,改善胃排空;白术则能增强胃肠蠕动,改善吸收功能;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现代药理验证的。
你可能会问,这药人人都能吃吗?我告诉你,不是所有胃病都适合香砂养胃丸。像那种胃热型、口苦口干、舌红少苔的人,这药可能会“火上浇油”。我都建议病人:吃中成药也得“对号入座”,别自己瞎买。
说到底,中医看病,讲究“辨证施治”,没有一药治百病的神方,但却有一方调百态的智慧。香砂养胃丸,就是这样一味被低估的良方,它不轰轰烈烈,却能润物无声地,把你那“老毛病”一点点拔除。
咱们中国人讲究“吃”,可你有没有想过,“吃得舒服”比“吃得多”更重要?香砂养胃丸就像是你饭后的一位老朋友,默默帮你打扫“战场”,不让食物成为你胃的负担。它不求名声大噪,只求你肚子舒坦。
如果你常年胃寒胃胀,老打嗝、腹胀、饭后不适、不思饮食,不妨试试香砂养胃丸,当然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记住我的话:胃病不是一朝一夕得的,也不是靠一两天就能治好的。调理脾胃,是一场持久战。
送上我的健康建议:
少吃寒凉,多吃温热。春夏也别贪凉,损伤阳气;
三餐规律,细嚼慢咽。别让胃突然“加班”;
情绪舒畅,忌怒伤肝。怒则气上,脾胃首当其冲;
适度运动,强健脾胃。散步、太极、八段锦,都是上选。
你有没有吃过香砂养胃丸?它有没有帮你“拔除”那些胃病顽疾?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体会,说不定能帮到更多胃病患者!
参考文献:
[1]王建军, 郑丽娟. 香砂养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22, 28(4): 82-85.
[2]李明, 赵慧. 香砂养胃丸对慢性胃炎患者胃动力和胃黏膜修复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 30(10): 122–125.
[3]杨雪, 刘涛. 香砂养胃丸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1, 32(3): 312-315.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