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1988年,德国工程师集体沉默,中国用凤凰牌自行车打脸德国工程师
13218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在凌晨三点,工人们刚好把最后一节链条卡进齿轮,这个在上海自行车厂干了三十年的工人们绝对不会想到,他们用报废车链改装的传动装置,竟在1988年引发了一场震动机械工业部的特别审计。
那年凤凰牌自行车正火遍全国,可车架用的特种钢管全得看外国人脸色。海关查获的那批走私货里,德国产冷轧钢管裹着东北大米报关单,暗格里还藏着车架冲压模具图纸。但比走私案更让调查组吃惊的,是车间角落里那台嗡嗡作响的国产机床——技工们用三百条自行车链条替换了进口传动带,愣是把加工精度提到了0.02毫米。
"德国人卖设备留了后手,传动带寿命卡着保修期。"负责生产的技术人员抿了口搪瓷缸里的高碎,"咱用自行车链子做履带,断了随时换,比他们的皮带经造!"这话可不是吹牛。
你可能注意到,老式二八大杠的车轮直径偏偏是28英寸。这数字藏着门道:1980年代中国男性平均腿长78厘米,28英寸车轮配上特定曲柄,正好让1米7的汉子蹬车不费膝盖。
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奇怪,明明能进口先进设备,干嘛非用土法子?这里头有段掌故。当年某国营大厂引进的意大利生产线,光是调试就花了两年,等能用了,市场早被乡镇企业的"山寨货"占了先机。倒不是说洋设备不好,只是咱们老师傅的应变智慧,往往比钢印说明书更活泛。
在一次德国机械展上,中国厂商把链条传动原理做成了动态模型,展板标题赫然写着"东方模块化思维始祖"。看来德国人被打脸了,服气了。这事要叫工人们知道,估计中午饭要多加个鸡腿——负责人准保眯着眼说:"啥思维不思维的,不就是被逼出来的穷讲究么!"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
《中国政府网"政策文件库"》
《知网"哲学社科文献检索"》
《各省市数字方志馆》
《国家图书馆"民国期刊数据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