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 “掏空” 老百姓的钱袋子,编造出来的4个谎言,谁信谁倒霉现在骗子的花样越来越多,好些谎言编得跟真的一样,就等着老百姓上钩。
我活了这大半辈子,见过不少人因为信了这些瞎话,辛辛苦苦攒的钱打了水漂。
这些骗局看着不一样,其实都是冲着掏光大家的钱来的。
1.这4种常见的谎言,得擦亮眼睛看清楚
健康养老这块的谎言最可恨。
那些卖保健品的,把普通的营养品吹成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的神药,说什么 “吃了就能停药”“一辈子不犯病”。
还有些搞养老公寓的,让老人预付几万甚至几十万,说能享受终身免费养老,结果钱交了,要么服务缩水,要么直接卷钱跑路。
老人本来就怕生病、怕老了没人管,正好被这些人抓住了心思。
投资暴富的骗局也不少。

总有人说有内部消息,虚拟货币、原始股权什么的,买了就能翻好几倍,还拍着胸脯保证 “稳赚不赔”。
我小区有个老伙计,听人说投十万一年能赚五万,瞒着家里人把养老钱都投进去,没过仨月,那个所谓的投资平台就登不上去了,人也联系不上了。
生活消费里的谎言也挺坑人。
商家总说 “某样东西要停产了,现在不买以后就没了,还得涨价”,要么就炒作 “这东西以后肯定升值,囤着准没错”。
前两年有商家说某牌子酱油要换配方,老款以后绝版,好多人一下子买了几十瓶,结果现在家里还堆着没吃完,价格也没涨多少。
还有冒充政府工作人员的。
打电话说 “你的社保卡被冻结了,得赶紧把钱转到安全账户激活”,或者 “不补交什么费用,养老金就发不了了”。
这些人说话一套一套的,还能报出你的身份证号,不少人一慌就信了,钱一转过去就没影了。
2.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被骗
这些骗子太懂人的心思了。
谁不想健健康康的,谁不希望手里的钱能变多,谁也怕因为自己没弄明白政策,影响了养老钱。
他们就盯着这些心理,把话说到你心坎里,让你觉得不照做就亏大了,或者会有大麻烦。
而且这些谎言包装得太像那么回事了。卖保健品的,会弄些假的专家证书、虚假的康复案例,甚至请人当托儿,在旁边说 “我吃了真管用”。
搞投资的,会做个看起来很正规的网站,上面满是各种专业术语,让人觉得挺靠谱。冒充官方的,语气严肃,还会用些官方常用的词,让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是假的。
不少中老年人对这些新骗术了解得少,平时不怎么看新闻,遇到事儿了也不知道该找谁核实。
骗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等反应过来被骗了,已经晚了。
3.想不上当,就得记牢这几点
不管对方说得多好听,记住三个原则:
1.不随便给陌生的账户转钱,不管是说激活社保卡还是投资,都不能转;
2.不买那些说能 “包治百病” 的保健品,真有病就去医院看,别指望这些东西;
3.凡是说 “稳赚不赔”“高回报” 的投资,一概别碰,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遇到拿不准的事,多问问、多查查。
身体不舒服,就去正规医院问医生,别信那些推销保健品的;看到什么投资项目,去查一查有没有监管部门的备案,没有备案的肯定是假的;
涉及到政策的,打官方电话问问,比如社保方面的事,打12333准没错,别信那些主动打过来的陌生电话。
自己的钱自己管好,大额的支出或者投资,一定要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别被骗子说的 “限时优惠”“名额就剩几个了” 给忽悠了,他们就是想让你脑子一热赶紧掏钱。
多等一天,多想想,说不定就能发现不对劲。
这些谎言说白了,就是利用大家的贪心、害怕和信息不通畅来骗钱。你越是想占便宜,越是怕出问题,就越容易掉进圈套。
我见过太多因为贪心想着暴富,结果血本无归的;也见过因为怕生病,买了一堆没用的保健品,钱花了病也没好的。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让你掏钱掏得特别痛快的事,背后多半有猫腻。
遇到事儿多留个心眼,多核实,别让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被这些谎言骗走了,谁信谁倒霉,这话一点不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