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返回舱着陆后一身焦黑,印度返回舱竟非常干净
为何我国返回舱着陆后一身焦黑,印度返回舱竟非常干净在航天领域,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技术内涵。中国的返回舱焦黑狼狈,而印度的却干净如新,这一现象背后由于着怎样的故事呢?太空探索一直是人类无尽的追求,成功将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壮举
迎接航天员回家:东风着陆场全系统综合演练的重要意义
迎接航天员回家:东风着陆场全系统综合演练的重要意义在浩渺的宇宙中,航天员们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和民族的期望,勇敢地探索着未知的太空。而每一次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都离不开地面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和密切协作。近日,为了迎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的归来,东风着陆场完成
纪实: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为啥不再上太空了?现在咋样了?
纪实: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为啥不再上太空了?现在咋样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着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刘洋成功飞向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刘洋的出现引起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瞩目和关注,她成为了众多粉丝和媒体的焦点。然而,有趣的是,虽然在飞行期间刘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本报记者蒋建科孟扬唐中科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大门。“东方红一号”卫星。一号厂房改造后。一号厂房改造前。“实践一号”卫星对接试验。北京卫星制造厂职工讨论卫星加工方案。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功勋设备展厅。王连友(右一)与同事正在加工神舟飞船金属壳体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如何从“飞起来”到“用起来”
4月29日,作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技术交易板块内容,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精尖新技术产品首发会——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专场活动举办。当前,以各类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应用为主的新型低空经济领域,在技术革新及行业规模应用方面按下“快进键”,中国商业航天处于蓬勃
美媒:中国空间站太空行走未通知美国,缺乏透明度,应受到批评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神舟十五号在3月初进行了第二次出舱活动。两位航天员费俊龙、张陆进行了一系列太空行走任务,邓清明则驻留在空间站内进行密切配合。完成任务后,航天员平安返回中国空间站。这本来是中国自己进行的航天活动,但是美媒却大肆表示,中国空间站太空
中国航天步入规模发展快车道
  这几天,航天的好消息接踵而来: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如期而至,开幕式上宣布国际月球科研站再添3个新成员;“80后”神十八乘组亮相,与神十七乘组太空会师,预告将实施中国首个“太空养鱼”任务。  回顾中国航天日的历史由来,追求卓越的高远理想已写入一代又一代航
我国共13人上过太空,为何2位是航天英雄,其他是英雄航天员
我国共13人上过太空,为何2位是航天英雄,其他是英雄航天员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启了计算机和太空时代,让人类向未知的宇宙深处迈出了脚步。在太空竞赛的浪潮中,苏联和美国率先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甚至成功登陆月球,为人类太空探索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航天领
V观财报|航天电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降21.43%
【V观财报|航天电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降21.43%】航天电子28日晚间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季内营收38.14亿元,同比降1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同比降21.43%。该公司称,由于铜、铝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电缆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本报告期民品收入减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造福更多民众
地处中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神舟飞船一次次在这里升空与返回,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4月9日,农户驾驶拖拉机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万亩玉米连片种植区中播种(摄影:新华社记者彭源)“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是中国古代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