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我以剧中的一句对白,作为开头。

东平的天,亮了。

《以法之名》36集大结局,可以说是完美将这句话的深意给演绎了出来,让人拍手称赞。

看完大结局后,我也是感慨万千,尤其是当看到秦峰为救洪亮而牺牲,

洪亮无语凝噎,



许局泪流满面的场景,我的眼泪也不由落下。

而当看到洪亮最后则因为131案和谢鸿飞坠亡案等办案中的失误,被组织暂时停职调查,最后在郑雅萍等人的掌声中离去。



更是万千感慨 上心头。

不吹不黑,这部扫黑大剧在我心目中带来的震撼和感动,甚至比2024年初张颂文和张译主演的《狂飙》还多。

剧集在大结局之前市占率破30%,一路狂飙到今年的第二名,仅次于第一名《藏海传》的40.1%市占率。

在豆瓣网上,剧集也拿下7.8分,算是观众对这部剧的认可。

整部剧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刀刃向内,热血难凉。即使代价惨烈。



看完大结局,再回望之前的剧情,那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1:关于大结局

《以法之名》结局,终于证明自己不是黑社会的万海在牢中见到了死里逃生的万潮,父子二人嘻哈笑闹,仿佛不曾经历一场生死。



然而万万没想到,接下来的万海的意外心脏病发死去,改写了这对父子的结局。

这一幕,真是令人唏嘘感慨,可人间世事,曲折婉转。万海终究还是倒在离真相最近的地方。

众所周知,一部扫黑剧好不好看,收官够不够力至关重要。

《以法之名》在这一点上不含糊,没有故弄玄虚,一上来就切入主题。

两场意外,令真相快速曝光,也令观众快速入戏。

第一场:李人骏坦白局。

李人骏的这场坦白局,源于一场枪杀意外。

孙飞被抓之后,王彧与陈胜龙内讧,潜逃路上被熊磊追杀,被迫打电话让李人骏接自己去自首,但就在他离李人骏的车只有一步之遥。



熊磊竟在公共场合公然开枪,一枪打穿了王彧,许言午派出的警察此时赶到,已经太迟了,王彧当街惨死在李人骏怀里。

大受刺激的李人骏,这次全都说了。

就连老婆柳韵被陈胜龙围猎都交代了。

至此,专案组算是实实在在撕开了一条口子,李人骏说了,万海案就清楚了一半,但还有一半,需要另一个人来说。

第二场:万海被害。

令万海终于开口的,是儿子万潮获救。

险些被陈胜龙灭口后的万潮,终于在特警解救下被专案组保护起来,还视频通知了万海。

听说儿子安全再无顾忌的万海,索性决定交代一切。

但就在此时,意外发生,在监狱里受到严格保护的万海,突发心脏病而死。

原来有人换掉了他的药。

线索,彻底断了。

但随着专案组收官之战开启,真相渐渐揭开,整部剧最后的三大悬疑点也全部揭开谜底。

悬疑一:当年三大案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横贯全剧的,其实是三大案件。

首先是江远撞人案。

因为江远被禹天成做局,江旭东只能上了禹天成的船,



本以为批了一个矿能两清。

可接下来的案件,却令一切更为复杂,这就是131案。

因为与万海之间彼此矿山的争斗,王大有指使孙一虎去杀万海,结果在万川矿业财务室造成死二重伤一。可万海在隔壁休息室,跳窗逃过一劫。

原本万海坚持报警,但最终江旭东出面调解,让禹天成把矿无偿转让给对方,并且离开东平,不再回来。

但这却为后来的万海案和乔振兴案,埋下伏笔。

因为131案后,禹天成要求江旭东把王大有捞出来。

最终孙飞自作主张一番操作,将王大有保外就医后假死亡,化名熊磊。

可随着禹天成当年的矿里发现了铜镍,一场围绕万海的算计再度开场。



禹天成联手江远,一番操作后将万海打成黑社会,可万海扛了两年不认罪,主办检察官乔振兴更是发现了诸多破绽。

禹天成只能再度操作令乔振兴被撤,谢鸿飞担任主办检察官,张文菁则从刑辩律师被打成黑社会。

这就是万海案,而万海案,又引出了乔振兴案。

随着坚持调查的乔振兴看到了已经死亡的王大有,



开始重查旧案,最终被灌酒投湖身亡。



正是他的死,令指导小组很快发现了许多疑点。



于是问题来了:法医、公安局、检察长,哪一环是「内鬼」?

可以说正是乔振兴的死,引出了指导组的内鬼调查。

而经历几番辗转,当指导组升级为专案组,全剧最振奋人心的一句领导发话来了:一锅端。

悬疑二:如何“一锅端”?

可以说整个大结局,就是专案组一锅端的过程。

首先被端掉的,是明狼。

孙飞被抓之后,陈胜龙、熊磊一伙人想着灭口保安全。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程子健已经被控制了。

加上熊磊杀王彧,当街开枪,震动东平。

很快特警出动,捣毁了禹天成他们的垃圾场,救下万潮。

此时的熊磊和陈胜龙,也知道这一枪改变了一切,陈胜龙想带着熊磊跑。可熊磊坚信老师禹天成能保他们,最终陈胜龙重新回头。

结果等待他们的果然是一场背叛。

当手握禹天成和江旭东录音证据的陈胜龙决意离开,立刻沦为弃子。



熊磊领命杀死他,但最终没下死手。



而禹天成给熊磊的下一个命令,就是追杀洪亮。

生死关头,秦峰赶到,以死从陈胜龙手里护住洪亮,



洪亮则坚持到了许言午带队来支援的一刻,



熊磊陈胜龙双双落网,他们的主子禹天成随后落网。



三人都被判处死刑。

秦峰用另一种方式为哥哥报了仇,但自己却永远的牺牲了。

该轮到暗狼了。

孙飞、姜红军已经被专案组控制起来,监狱的王主任和谢鸿飞也很快被装进碗里。

然而此时意外发生,谢鸿飞在与洪亮的对话中忽然跳崖,到死还给洪亮埋了个坑。



而此时的兰景茗,终于开始考虑自首。

正像李人骏直接反问的那句,“小姨你是担心我,还是担心你自己”。



是兰景茗暗示许局把乔振兴的案子给孙飞,张文箐解除嫌疑后,是兰景茗给同事们定调,要把张文箐案和万海案剥离开看待,前者有问题,万海案不一定有问题,要做成铁案。

指导组被迫解散也是兰景茗促成的。

桩桩件件都有兰景茗的影子,现在王彧死了,孙飞、姜红军被抓,李人骏被谈话、禹天成他们也落网了……

兰景茗没有别的路,她自己打电话交代,拖着缓慢的步子,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

等待她的,是撤职留dang查看,她再无机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了。

最后,该轮到江旭东父子了。

江旭东这位原省级高官,因儿子江远酒驾撞人被禹天成要挟而堕落。

他最终还是没有在洪亮劝说下自首,直到专案组到来,只能束手就擒。

而除了官二代啥也不是的江远,也只有满脸是泪,随着父亲一起走上警车。

整个家里,只剩江敏一个孤单的身影。

江旭东最终被判刑十年。

该亮的,都亮了。

悬疑三:正方有怎样的结局?

该说说洪亮的结局了,从他加入专案组开始,就挨个把自己的岳父、小舅子,一家人全部查明白了。

虽然是大义灭亲,但终究逃不过妻离子散的结局。

他的好友李人骏,最终承担失察责任,调离检察系统。

而洪亮原本已经立功,但因为在131案、谢鸿飞坠崖案中存在一定失职,又没有及时举报江旭东父子,最终被停职调查。

而乔振兴了则被恢复名誉,被追授全省模范检察官,为救洪亮牺牲的秦峰则被追认为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所有的冤屈都洗清了。

大结局最后一幕,洪亮问张放,自己还能穿这身检察官制服吗?

张放反问:你还想穿这身衣服吗?最后洪亮脱下外套,露出制服,在众人的掌声中走出大楼。

给故事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局。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对于剧名《以法之名》,以及对于为实现以法之名所要付出的代价,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2:关于《以法之名》

初看《以法之名》,我一开始并不在意,《人民的名义》之后,并不是没有同类剧集推出,但总觉得后续产出的剧集,再也复制不了《人民的名义》的成功了。

没想到,这部《以法之名》做到了。

从开场万海案开审当天,张文菁当庭喊冤,引发舆论哗然开始,故事就奇峰骤起。



一场烧脑的「猜黑伞」游戏由此展开,主创将这个过程拍成了悬念迭起的博弈。

到乔振兴遗体进行二次尸检时离奇精准烧尸,更是将氛围顶上高点。

《以法之名》整部剧,看似娓娓道来,节奏并不如一些爽剧那般快,但每一次波澜都是点睛之笔。尤其是看完几集之后,你就会真正入戏,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觉得好看。

尤其是,剧集徐徐酝酿的后劲,相比明面上双方较量的生死时速,那种暗潮涌动中的人心博弈,才更扣动人心。

观众仿佛跟随着洪亮的脚步,两进两出东平,最终将这场「猜黑伞」游戏玩出了巨大张力。

直到大结局,虽然剧情不过1集,但却成功收网,,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彻底升华。

尤其是当洪亮走向门外,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我也是无语凝噎,流下了唏嘘的泪水。

一时间,全剧各种过往画面,在我脑海中翻涌。好的扫黑大剧,一定能让观众瞬间共情,《以法之名》做到了。

3:关于演员演技

《以法之名》整部剧看完,发现剧集成功另一大法宝,就是群像演技。

最受关注的,绝对是男主张译。

总有人说他公、检、法三个部门人员基本都演过了,会有同质化。但是洪亮这个角色能看出来张译用了巧思,用了不少小细节用来区别他的其他同类角色。

比如虽然是一部反腐扫黑大剧,可是张译的表演却时时透着幽默。



从开场的小憋屈,到临近结局出门吃瓜却被老婆关门外,结果不小心撞见了小舅子和老丈人的大瓜。

结果只能躲在厕所一边吃真西瓜,一边吃小舅子和老丈人的大瓜,最后默默玩玩具青蛙的段落,活生生被张译演成了惊险喜剧。



最让人拍手称赞的,是张译对角色情绪的精准把控。

比如从回乡被网暴到枪击案后重回东平那几场戏。

从面对找茬的“村民”据理力争,到被爸妈赶出家门,不断回望中,张译眼中怅然若失,嘴角慢慢下落。被领导勒令留在原地待命,就更落寞了。

直到郑雅萍一个电话告诉他李人骏遭遇枪击案,他又立马从洪家村赶回去。一进门不是气急败坏的去骂李人骏,相反开始从手腕到后背检查有没有受伤,发现李人骏没受伤,他才松了一口气,这时才发现自己腿都要站不住了。

不得不说张译演技太好了。

而除了张译,剧中还有二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刘佳

刘佳饰演的兰景茗是典型的双面人。

日常和颜悦色,但看似平静无波的眼神深处,仿佛藏着汹涌的暗流与精密的算计。你永远猜不透他下一瞬是善意还是杀机,温柔笑意下可能裹挟着冰冷。

刘佳的表演是最安静的,没什么炸裂的戏,但她出现,就是一帧帧故事,都是看完才意识到她在演戏。

尤其是等李人骏一夜那场戏,听说李人骏全都说了,眼神不经意露出的一丝巨大的慌乱。

都是真功夫。

第二位:董晴

要说全剧看下来让人最惊喜的演员,那绝对是董晴。

从首播她就创造了自己的台词名场面,隔着屏幕都很燃。



故事中段的张文菁尽显颓废,又爆出了全剧金句。

到大结局重回东平,人物眼中又再现光彩。

董晴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将一位坚守法律信仰的刑辩律师刻画得入木三分。

除此外还有冯嘉怡的许言午、徐梵溪的周梅等,他们的表演也为剧增添不少色彩。

4、事实证明,《人民的名义》之后,扫黑剧又出王炸

提到《以法之名》,那绝对就绕不开一个名字。

扫黑剧。

《人民的名义》之后,再无同类型的“大爆款”出现,说明了这类型创作的一个困境。

而《以法之名》的成功,正在于破局。

比如剧集的主题:刀刃向内。

除了题材本身,好的扫黑剧,就要像手术刀一般锋利地切开人性的遮掩、人情的脉络。

哪怕这把刀,最终可能指向自己。

比如官场生态的呈现。

最难拍的不是悬疑烧脑,而是案件外的官场生态。



剧集通过一系列细节,展现了各种职场生存法则。

吊唁、电话、饭局,每一步都是门道。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剧集最后还探讨了一个更深的议题:

天理、法理、人情的平衡。



剧集开场就透过郑雅萍对洪亮的拷问,提出过这个问题:洪亮,你们十一部办案,讲天理,讲法理,讲不讲人情?

而全剧最后洪亮的选择,其实就是回答。

正因为人情世故难破,现实冲突难解。也只正因为现实中,正义难以实现。

所以才更需要洪亮这样的人,去拼命实现。

相比较博眼球的大尺度案件,这种包裹在故事背后对法的深意的挖掘反而更让人触动。

何为以法之名的意义?就是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最多只是真相。可迟到的正义,观众也要。

因为迟到,总好过不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