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南海又上演了一场颇具“喜感”的大戏。
8月4日,路透社报道称,菲律宾和印度正式启动了首次南海联合巡逻与演习。这次演习恰逢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印度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马科斯称,他将寻求深化与印度的海上联系,并寻求在国防、制药和农业等领域合作。
【菲律宾总统马克斯与印度总理莫迪】
从印菲两国透露的信息来看,这场演习看上去声势浩大。印度方面派出了“德里”号导弹驱逐舰、“沙克蒂”号综合补给舰以及“基尔坦”号护卫舰参演;菲律宾则动用了“米格尔·马尔瓦尔”号与“何塞·黎刹”号两艘护卫舰加入行动。
虽然两国动静不小,但实际效果似乎完全背道而驰,一句话总结——没讨好到美国,没吓到中国,反倒让自己当众丢了脸。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一下此次演习的时间点。事实上,这场印菲联演的计划其实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敲定。当时菲律宾还没有被美国“泼冷水”,印度也一直在寻求与美国靠近,两国达成联合巡逻和演习的计划,并不令人意外。
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不久前马科斯赴美访问,本想大肆吹嘘自己在南海挑衅的“功绩”,从而进一步绑定美菲同盟,结果被特朗普一句“不介意菲律宾和中国搞好关系”怼得哑口无言,美国根本不愿为菲南海问题撑腰。
而印度这边则更惨,因为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而被特朗普盯上,不仅公开羞辱印度跟俄罗斯是“难兄难弟”,诅咒印度经济衰败,还对印度挥动了关税大棒,宣布将对其征收25%关税并施加“额外惩罚”。印美关系从原来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变成了互相使绊子的“敌人”。
【印度和菲律宾在南海举行首次联合巡演】
对于如今的印菲两国来说,在这个档口进行南海军演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既讨好不了美国,同时也会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但约定都定下了,印菲两国既不能直接取消,又怕被中国看作“示弱”,而且印度方面也急需一场“外部冲突“来转移民众关注点。因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这场“南海秀肌肉”很快演变成“全球笑话”。
综合各方媒体报道来看,这次演习的“看点”集中在黄岩岛附近。菲律宾一厢情愿地想借印度“壮胆”,甚至提前放话称要“在黄岩岛周边展现存在感”。
然而,现实给了菲律宾一记响亮的耳光。印度派出的“德里”号导弹驱逐舰在联演刚开场就远远避开了黄岩岛,一直在距离黄岩岛10公里外的区域活动,全程没敢靠近中国实际控制的礁盘。
另外,虽然在演习之前,印度媒体高调配合菲律宾宣称要“联手对抗中国”,可中国海警当天就发布数据:仅7月以来,黄岩岛周边的巡航强度就同比上升47%,而且我国执法船数量是印度军舰的三倍以上。
这次印菲在南海联合军演,中国解放军也同样没有“缺席”。根据南部战区消息,就在印菲“秀存在”的同时,中国解放军和海警也在南海同步展开了常态化巡航。
【中国解放军和海警在南海展开常态化巡航】
近年来,中方在南海的常态化巡航非常频繁,而且这种常态化巡航已经织起了一张全方位的防护网:近距离方面有海警船日常执法,能确保我们对重点岛礁的直接掌控;中层距离上有民兵渔船协同警戒,增强区域存在感;远距离上有解放军海空力量巡逻,确保一旦局势升级我军能迅速做出反应。
这种海警、渔船、海军的三层结构,确保了南海局势的可控性,而且这种体系不是临时拼凑的应急措施,而是长期部署,真正让南海局势稳在我们手里。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南海的规则,不是几艘外舰跑一圈就能改写的。哪怕有人真想挑事,中方也有足够多的办法让他们白忙一场。
从中国的角度看,这次印菲联演的实际效果恰恰说明,中方的南海政策正在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印菲这波“表演”,反而变相为中国在南海的主导权做了“背书”。
未来,类似印菲这样的“联合巡航”或“域外搅局”大概率还会有,但基本不会对中方构成什么威胁。毕竟,南海是中国的南海,这个事实谁也绕不过去。
回过头来看,这次印菲军演就是一场“硬着头皮演完的政治秀”。印菲想借这场演习“刷存在”,结果反而让世界看清,谁才是真正的南海主人。
接下来,印菲或许还会继续做类似动作,但最终,他们也只能在中方织密的南海管控网络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尴尬巡航”。现实会不断告诉他们:南海,玩不了“作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