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不仅娃哈哈,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万万没有想到,娃哈哈的新任总经理许思敏竟然是1994年出生的,才年仅31岁。 ​​想过娃哈哈会改变,但着实没想到,竟然是以这种“换核”的方式。这哪是简单的人事变动,分明是宗馥莉抽身“娃小宗”后,给老品牌找的“破局人”。 一个31岁的年轻人掌舵千亿饮料帝国?这消息砸出来,比喝了冰镇AD钙奶还让人提神,可冷静下来琢磨,这哪是找“破局人”,更像在三方拉扯的钢丝上找了个“平衡木选手”。许思敏这名字之前没几个人听说,但翻完他的履历才发现,能坐到这个位置绝非偶然,可能不能坐稳就是另一回事了。 很多人以为他是空降的“关系户”,其实他早就在娃哈哈的圈子里摸爬滚打。21岁时他自己开餐饮公司,没干成后转去了宗馥莉掌控的宏胜集团当法务,这可是娃哈哈最核心的供应链伙伴。在宏胜那几年,他没少啃硬骨头,先是梳理了300多件商标的糊涂账,帮着厘清和娃哈哈的权责,后来又靠分阶段改造工厂的法子,帮企业省了近千万环保整改费,直接从专员升到了法务部部长。 2024年宗馥莉接管娃哈哈后,他跟着进入集团当监事,接下来的14个月里跟坐火箭似的晋升:管东北生产基地、接西南市场产能、还掺和资本运作,把法务、生产、资本的活儿都轮了一遍。这种履历在娃哈哈几十年历史里从没见过,也成了他被选中的关键——毕竟现在的娃哈哈,最缺的就是能平衡各方的人。 谁都知道娃哈哈早不是铁板一块了。宗庆后去世后,国资占46%,宗馥莉持29.4%,还有24.6%是职工持股会的,三方互相制衡。之前宗馥莉想把“娃哈哈”商标转到自己公司,被国资以“涉嫌资产流失”叫停,连上海子公司都得用“沪小娃”代替品牌。许思敏刚好踩在平衡点上:既是宗馥莉体系出来的自己人,又因处理合规事务得了国资信任,职工持股会对他也没那么抵触。说白了,选他不是因为他多能创新,而是没人比他更能让三方都暂时满意。 但“平衡木选手”最难的不是站上去,是一直站着。许思敏接手的哪是个老字号,分明是个布满雷区的烂摊子。最头顶悬着的就是商标问题,现在集团用“娃哈哈”商标得交销售额3%的费用,还只是临时许可,哪天谈崩了连牌子都不能用。 市场上的对手更没给他留喘气的机会。农夫山泉靠“天然水”抢份额,康师傅在下沉市场扎得稳,元气森林把年轻人的心思摸得透透的。反观娃哈哈,AD钙奶、营养快线这些老伙计连续5年卖得不如以前,2024年营收还降了8%。他一个31岁的年轻人,要怎么让喝着娃哈哈长大的80后回购,又怎么让盯着网红饮料的00后买单? 更棘手的是内部和“老东家”的博弈。现在董事长位置空着,他这个总经理只能管日常经营,大决策还得三方投票,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僵局。宗馥莉虽然辞职了,却早就憋着“另起炉灶”,宏胜集团注册了几十个“娃小宗”商标,还悄悄铺了专属销售渠道,摆明了要和娃哈哈抢生意。许思敏既要给娃哈哈找出路,又不能得罪曾经提拔自己的宗馥莉,这分寸感简直比调饮料配方还难。 有人说他是“过渡掌柜”,撑不过一两年,要是拿不出业绩,随时可能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这话不算夸张,毕竟娃哈哈的问题积了太多年,不是换个年轻总经理就能一键解决的。他的任命更像个信号:娃哈哈终于要和“宗氏时代”说再见了,但这条路走得通走不通,没人能打包票。 这个陪着三代人长大的品牌,现在站在了最关键的十字路口。31岁的许思敏手里握着方向盘,可副驾坐着国资、后座靠着职工持股会,车窗外还有宗馥莉的“娃小宗”在并行。他到底是能带着娃哈哈闯出新路的“破局人”,还是权力博弈中的“牺牲品”,谁也说不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娃哈哈宗馥# #娃哈哈馥莉# #娃哈哈# #娃哈哈品牌之争# #中国娃哈哈集团# #娃哈哈事件# #娃哈哈宗庆# #宗于娃哈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