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朗普掌权后的过河拆桥,大失所望的马斯克,已经开始为自己准备退路。那么,这对曾经恩爱的“盟友”,究竟为何产生分歧?马斯克的退路又在何方?

马斯克曾经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两人一度站在同一战线上,共同攻击民主党的政策纲领和政府低效等问题。但如今,这段政治上的“蜜月期”已然走向终结。问题的导火索,是一项由特朗普亲自推动的“大而美”法案。这部内容庞杂、政策力度巨大的财政和税收改革方案,不仅打破了美国国会内部的平衡,也彻底触怒了马斯克。

马斯克的退路在何方

综合各方消息来看,两人争议的焦点之一,正是特朗普推动削减电动车与清洁能源的补贴,此举对特斯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于是乎,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猛烈抨击,称这项法案将导致数百万个就业岗位流失,破坏美国工业的未来,是一场“政治自杀”。

对此,当地时间7月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猛烈反击,称“马斯克获得的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没有补贴,他可能就得关门大吉,得返回南非老家了。”马斯克也不示弱,随即在推特上回呛道:“全部削减,就现在。”这场火药味十足的公开争吵,再一次撕碎了两人刚刚弥合的关系。

有分析认为,马斯克的回应,虽然充满火药味,但其中也透露出一丝悲凉和转向。事实上,从马斯克最近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看,他的确已经在为自己“退路”做准备。据《纽约时报》报道,马斯克的好友、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披露,马斯克已经不再相信火星可以作为地球问题的“逃生舱”——他曾经描绘的那个让人类逃离地球、重建社会秩序的火星殖民梦想,如今也只剩下纯粹的技术追求。

马斯克的退路在何方

蒂尔指出,2024年是马斯克思想的转折点。曾几何时,马斯克把火星当作一个乌托邦式的“备份地球”,一个远离地球纷争和政治正确的新社会蓝图。但随着对人工智能、全球意识形态扩张的认识加深,马斯克意识到,即使人类到了火星,也无法摆脱地球的政治纷争。

与此同时,马斯克也在为自己的“科技帝国”多线布局。他高调访问沙特,推广星链和自动驾驶出租车,SpaceX加速承接中东商业发射订单,特斯拉则加快在奥斯汀建设机器人出租车平台,试图用Cybercab等新产品挽回市场颓势。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他公开呼吁成立“美国党”取代共和党,并宣布:“若‘大而美’法案通过,第二天他就要建立关心人民的新政党。”从太空梦到第三政党,不难看出,这位“科技狂人”,如今正试图在政治挫败后,急切的寻找新坐标。

马斯克的退路在何方

说回到两人此次争议的导火索——“大而美”法案,其推出实际上也引发美国社会的广泛争议。该法案一方面减税4万亿美元,另一方面却削减医保、粮食券和绿色能源等社会福利支出,引发民主党强烈反弹。包括桑德斯、帕蒂·默里等在内的议员,都严厉批评该法案“不负责任、削弱民生”。一些共和党议员也开始动摇,认为该法案背离了特朗普竞选时“保障医保”的承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北卡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甚至在投票前宣布不会寻求连任,并批评该法案“背弃人民”,这显示出即使在特朗普的核心圈层里,支持也不再是铁板一块。对此,特朗普的副手万斯不得不亲自出面,游说摇摆议员,希望稳住局面。与此同时,特朗普自己也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打气,警告“别太激进”,提醒议员“还得竞选连任”。

总之,特朗普与马斯克的联盟本质,是权力与资本的短期媾和——特朗普需要科技光环加持和竞选资金的支持,马斯克则想借政治杠杆重塑美国商业生态。在这种情况下,当特朗普政策转向传统能源和关税保护,与马斯克的全球商业布局产生根本冲突时,联盟的破裂也就成为必然。而这场“过河拆桥”的戏码,则暴露出美国政商关系的现实法则: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马斯克的退路在何方

至于马斯克下一步要走向何方,他是否会真的成立“美国党”,是否会继续在商业领域坚持清洁能源、人工智能、星际探索等到,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早已不再是那个满怀理想、要“改变世界”的火星梦想家。他回到地球了——现实的地球、现实的美国,只是特朗普,似乎并不打算为他留有一席之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