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沙和平计划会危及巴勒斯坦生存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其标志性的“谦逊”风格——措辞笨拙,但声称宏大,将2025年9月29日誉为 “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日子之一” 。据特朗普本人所说,在这一刻以其独到的智慧,一举解决了延续数千年的致命、棘手的冲突。

当天,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并肩而立,公布了一项大胆的加沙计划——该计划仿若一份直接出自管理咨询公司的精妙战略文件,他以一位首席执行官展示改变游戏格局的壮举时那种干脆利落的自信进行阐述。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没有阿拉伯领导人出席,这在精心策划的场面之外,潜伏着一个不祥的征兆。

该提案呼应了时任总统乔·拜登于2024年5月概述的框架,要求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特朗普坚持称之为 “我们的” 人质,其缘由至今成谜。它要求随后释放数百名巴勒斯坦囚犯,实现停火,以及以色列军队完全撤出加沙。

在和平的初步姿态之外,它设想了解除哈马斯武装、组建一个过渡性的技术官僚政府、在废墟上重建加沙地带,以及巴勒斯坦建国的前景。

乍看之下,世界各地许多领导人对美国的倡议表示欢呼并不出人意料,他们感激目睹了奇迹的发生,并期待有朝一日能告诉他们的孙辈: “当特朗普拯救世界时,我就在现场。”

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确实如此。

必须对美国这项20点计划提出关键性质疑。综合来看,答案揭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真相:这笔交易威胁到巴勒斯坦人民的身份认同与生存,其隐含的信息是:投降,否则将被抹去。

为何是“全有或全无”?

实质上,美国的计划是一个被包装成最后通牒的一揽子方案:要么哈马斯——有些人视其为英勇的巴勒斯坦抵抗力量,另一些人则视其为卑劣的恐怖组织——接受所有规定条件,要么美国将给予以色列完全的行动自由,支持其 “完成工作” (无论何种情况,以色列都已行使了此项特权)。

在第二种情形下,美国的红线是什么?没有——这一前景令许多人深感忧虑。

这项和平策略将哈马斯——进而,也将整个巴勒斯坦人民——逼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接受它,将等同于哈马斯(加沙事实上的防御力量)的无条件投降和解散,并接受批评者所称的对加沙地带的准殖民统治。然而,拒绝这笔交易——该组织更可能的选择——则很可能招致灾难:巴勒斯坦家园及其人民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我们必须质问,为何美国——与以色列同步——选择了一种“全有或全无”的方式。一种可能的答案是:虽然这种策略提供了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诱惑,但将所有条件塞进单一协议,也使得其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毕竟,每一项条款都代表着一道独立的障碍。

从以色列声明的目标及其在地面上无情的行动来判断,哈马斯的拒绝,事实上可能正是这个犹太国家所乐见的结果。

这将为其在加沙的行动赋予一层新的合法性外衣——该行动已被联合国正式定性为种族灭绝和大规模饥饿政策,而以色列驳斥这一裁决为 “谎言” 。届时,熟悉的论调将会重现: “我们别无选择” 。同时,以色列将获得美国几乎无限的道德、财政和军事支持。

那么,其中的妙笔在于:通过白宫的一次声明,角色就此翻转:这个犹太国家在日益接近国际孤立之后,如今却看着哈马斯被塑造成和平的终极障碍——这是白宫一场戏剧性的宣传噱头所带来的叙事惊人逆转。

所设想的终局,似乎是加沙的彻底摧毁——包括,几乎被轻描淡写的,其历史遗产的抹除,以及随之而来的巴勒斯坦身份认同的消失。记得德累斯顿吗?

巴勒斯坦人将被驱赶到加沙南部边缘一块拥挤不堪的狭长土地上,其面积大约仅相当于沃尔特·迪士尼世界的三分之一。随后,在强大的政治和道德压力下,阿拉伯及其他穆斯林国家将面临一个残酷的选择:开放边境,接纳他们的同胞作为难民,或者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切断食物、药品及其他基本生存物资——任其在自己的大门前消亡。最终,他们很可能会迫于压力而接收巴勒斯坦人。

最终结果:加沙的人口被清空,留下一片临海的优质地块——正如特朗普喜欢指出的——所有遗留建筑被清除殆尽,成为任何开发商都垂涎的未开发天堂。记得 “加沙里维埃拉” 吗?

当特朗普公布这项具有争议性、范围广泛的蓝图时,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祥地萦绕:巴勒斯坦人将如何被迁移?如今答案清晰得令人不寒而栗:通过以色列的武力。

同样的策略很可能接下来将在西岸地区实施,为其吞并铺平道路,这将标志着巴勒斯坦家园被接管的有效完成——是某些人所谓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梦想的实现。

在此背景下,必须质问为何 “政治正确” 的西方媒体如此轻易地让以色列修正主义者将西岸称为 “犹地亚和撒玛利亚” 。这无异于授予一位希腊客人将伊斯坦布尔称为 “拜占庭” 的权利,仿佛像迈加拉这样的远古城邦的权威至今仍有效——这是一种被当作事实呈现的修正主义虚构。

至少,一项“全有或全无”的一揽子方案保证了谈判进程的缓慢与复杂,哈马斯充其量会回应: “是的,但是……” 该计划的模糊性和缺乏细节,将不可避免地因各方寻求澄清而导致进一步的延误,并在每个阶段都因蓄意破坏而面临脱轨的风险。正如经验所证明的,你无法一边造飞机一边开飞机。

其结果便是,这个犹太国家将有充足的时间对巴勒斯坦人动用其所谓的 “前所未有的力量” ,在近期达成最终协议可能性渺茫的情况下,切断加沙与所有外部援助的联系。

在此期间,以色列将继续享有完全的豁免权——毕竟,在和平谈判中,谁还会追究这个犹太国家的责任呢?第一个迹象出现在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要求阻止一支向加沙运送重要援助物资的船队,以免其中断美国的计划。

另一个明显的不平衡在于:巴勒斯坦的某些团体因否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而受到诋毁——这与和平计划中要求 “新加沙” 承诺和平共存的条件相矛盾。然而,以色列政府却一再否认巴勒斯坦国的生存权,并积极阻止其建立,而以色列自身早已是一个既成事实的国家。

急于推出这项“全有或全无”的和平方案——连同其所有的漏洞——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特朗普为争取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所做的最后一搏。以色列袭击加沙城的恐怖景象构成了鲜明的衬托,使得和平的前景显得更加突出。这一切,自然要归功于被特朗普亲切地称为 “比比” 的那个人。

为何无对等可言?

敏锐的观察者会迅速发现这项拟议和平计划中嵌入的双重标准。

哈马斯——一个由巴勒斯坦人民选举产生、掌管加沙事实军队的政治力量——必须完全解除武装并解散,而以色列国防军却得以保持全副武装。

难道巴勒斯坦人没有同等的自卫权吗?即便哈马斯满足美国计划中的每一项要求,以色列仍将在加沙周围保留一个 “安全区” ,这凸显了权力的显著不对称。

这里有一个可类比的不平衡:伊朗被禁止拥有核武器,而以色列却被广泛认为拥有核武。伊朗必须接受对其核设施的检查,而以色列则无需承担此类义务。

以色列会辩称,与其敌人不同,它始终合法使用武器, solely 用于自卫——正如内塔尼亚胡在2025年9月29日自豪宣称的那样,其 “无比勇敢的士兵” 正在打一场 “文明与野蛮之间的战争” 。

然而,事实上,若以生命损失和财产破坏来衡量,过去几十年间的大多数侵略和暴力行为源自以色列,而非其邻国。独立的观察者或有理由质问:权衡之下,谁的行为更野蛮?

内塔尼亚胡在2023年10月7日的言论为煽动种族灭绝提供了确凿证据。他誓言对哈马斯进行 “强力” 报复,并将加沙城称为 “邪恶之城” ,这隐含地判处其全体居民遭受集体惩罚——一种为国际法所禁止的行为。

内塔尼亚胡更进一步,将加沙行动比作《旧约》中记载的一场战役,在那场战役中,上帝命令犹太人灭绝 亚玛力人——无论男女、儿童,乃至其牲畜和所有财物。圣经历史的阴影在此显得无比险恶。

无独有偶,阿龙·哈利瓦少将(以色列军事情报局前负责人)曾要求,每有一个10月7日的遇害者,就要杀死50名巴勒斯坦人——并明确包括儿童。

以色列采取 “不择手段” 的方式,迄今已杀害近70,000名巴勒斯坦人,总计造成超过200,000人伤亡——其中大部分是无辜的妇女和儿童——受害者人数持续上升。此外,它已夷平加沙地带大片区域,摧毁了整个社区,导致约两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称,自以色列发动战争以来,加沙平均每天有 28名巴勒斯坦儿童——相当于一个满员的班级——被杀,总计超过18,000名儿童遇害。与此同时,自冲突开始以来,以色列平均每天夺去 37位母亲 的生命。

关于一名遭以色列空袭斩首的巴勒斯坦妇女被实施剖腹产的令人痛心的报道,以及孩子们在因以色列封锁而缺乏麻醉的情况下接受截肢手术时发出的绝望哭喊,足以说明一切。

以色列确认的巴勒斯坦总伤亡人数,约占加沙战前人口的10%。为理解联合国所称的种族灭绝的规模,请想象一下中国10%的人口——约1.4亿人——受伤或死亡,这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伤亡人数。

考虑到巴勒斯坦人所遭受的苦难程度,批评者可能认为,西方关注焦点集中在20名以色列人质身上,而非200,000名巴勒斯坦伤亡人员,既失敬也令人不安——当然,每一个人质都是悲剧。同样,哈马斯袭击中丧生的大约1,200名以色列人,尽管每一个生命都至关重要,但与巴勒斯坦人民所承受的人员代价相比,也相形见绌。

批评者或可质问,如果以色列关于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是 “谎言” 的说法属实,为何禁止独立记者进入?大多数观察者清楚地看到了答案:以色列不希望世界目睹破坏的规模和无辜平民的苦难,那只会加深其国际孤立。

作为聚焦苦难时的双重标准的一个例证,特朗普主要关心以色列人质是否受到 “善待” 。特朗普将获释人质的外貌比作大屠杀幸存者,却忽略了以色列正在加沙实施的大规模饥饿行动。

特朗普在极力渲染以色列人质的遭遇——唤起同情,使其成为政客可随时利用的无形资本——的同时,却很少承认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即使提及,也仅是抽象带过。

鉴于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批评者可能认为,美国以提供全面援助作为谈判筹码,在哈马斯签署这份严重偏向以色列的协议之前扣而不发,实属愤世嫉俗。为何不按照国际法的要求,立即向数百万无辜平民提供救生援助?

迫在眉睫的问题很快将是:谁来统计加沙的死伤者?难以想象加沙还有一个功能完整的卫生部能够统计死亡人数,许多遇难者可能被埋在废墟下,在此情况下根本无法计数。

此外,拟议的和平计划并未规定以色列有义务为其造成的破坏支付赔偿——这与坚持要求俄罗斯为其特别军事行动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形成鲜明对比。

谈判进程本身也揭示了明显的对等缺失。虽然以色列深度参与了和平提案的制定,但巴勒斯坦人——包括冲突一方哈马斯——据称在2025年9月29日的全球新闻发布会之前从未见过该提案。随后,特朗普向哈马斯发出了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最后通牒,警告其若不尽快速签署,将 “在地狱中付出代价” 并面临 “非常悲惨的结局” 。

在一些观察者看来,特朗普的表现可能不像政治家,反倒更像一位黑手党教父,审视着客户的财产并称赞其 “非常不错” ,然后不祥地补充说,如果这财产出了什么事,那将非常可惜。

美国和平提案中设置的优先条件凸显了其中存在的严重不平衡。

哈马斯必须立即交出所有人质,让以色列获得即时收益,而以色列仅在此后才有义务释放巴勒斯坦囚犯——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囚犯本身就是实为人质却无其名的扣押者。在此背景下,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监狱中仍关押着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

鉴于以色列有违反先前停火协议的记录——甚至曾试图在美国的亲密盟友卡塔尔对巴勒斯坦和平谈判代表进行法外处决——哈马斯几乎没有理由相信这个犹太国家这次会遵守协议。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以色列首先会迎接人质回家,然后,捏造某种借口,升级其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从而摆脱人质处于交火线上的束缚。此外,投降的哈马斯战士将得不到真正的保护:以色列随时可能制造借口将他们全部杀害,使任何承诺的特赦无效。

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是:分阶段、同步进行的人质交换——逐步、对等进行,并旨在任何一方未能履约时,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此外,内塔尼亚胡已经改变了立场,在承诺支持后不久便拒绝了美国提案的关键部分,声称以色列将 “强力抵制” 巴勒斯坦国的建立——这无异于嘲弄了承认巴勒斯坦的157个国家(占联合国成员国80%以上)。

他还表示,以色列国防军将留在加沙的部分地区。而且,该提案并未包含以色列承诺不吞并西岸的内容——西岸是一个等待引爆的火药桶。

在允许以色列随意挑选对其有利条件的同时,特朗普却向哈马斯发出了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最后通牒,命令其全盘签署协议,没有任何谈判余地。

引人注目的是,西方媒体常常以内塔尼亚胡内阁中鹰派人物施压为由,为其强硬政策辩护,尽管他本人长期以来对巴勒斯坦人一直采取对抗性方针。

很少有人记得,在1995年《奥斯陆协议》的设计者伊扎克·拉宾总理遇刺后,内塔尼亚胡被指控煽动了导致这起谋杀案的挑衅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美国和平提案的疑问清单并未就此结束——关于这一狡猾策略的后续揭露,无疑将是爆炸性的。

(作者:凯·亚历山大·施莱沃特教授,全球战略领导力与经济政策专家,曾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管理研究生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