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电影《戏台》看完后,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身边坐着的大多数都是比较年长的观众,或许都是看着陈佩斯的小品长大的朋友们吧。

如果身处北京去看这部作品,似乎感受会格外不同,不管是一路从中轴线拉过去的镜头,还是王府井和丰泽园等等熟悉的字眼,亦或是对话里浓厚的老北京味儿,坐在影院里都会产生一种错位的时空穿越感。

总的来讲,《戏台》属于比较典型的话剧电影,这很“陈佩斯”。

《戏台》深度解析

优点是角色情感较为外放且明显,氛围足够热闹。另外一方面就是台词非常精彩,在相对稚嫩的镜头下能够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扛下了全片的亮点重任。缺点是场景少且小,人物相对固定,大家仿佛是围坐起来在聊天,仅靠核心冲突推进剧情,故事设计有一定的循环性。

目前《戏台》的票房已经超过了2亿并朝着3亿进发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暑假档能拿下这个成绩实属不易。豆瓣评分保持在8.0的水平,说明口碑还在高位,侧面证明了观众对此片的关注度和喜爱度。

《戏台》深度解析

接下来,叶秋臣将对电影进行深度解析,讲讲自己对本片的理解。

开始前照规矩还是要提醒一下,即将涉及大量剧透,请介意者慎入。

1.关于主创

电影《戏台》改编自同名话剧,由陈佩斯自编自导自演。

陈佩斯依然选择了自己在话剧中诠释的角色,五庆班班主侯喜亭。

他演得非常流畅,毕竟是身经百战了,仿佛台词和动作都已经刻到骨子里,到了特定节点就能迅速触发应有的情绪。但言行举止间依然还是保留了一些演小品的风格,比如突然夸张化的表情。

话剧中的大嗓儿由杨立新饰演,电影里则是黄渤。大嗓儿是本片的主角,也是串联所有人物的钥匙,他的存在让这出喜剧有了基础条件。

《戏台》深度解析

另外姜武也有出演此片,其兄姜文导演的《你行!你上!》同期在映中,但这次弟弟的成绩超过了哥哥。等姜文这部作品的资源上线,我一定会找机会认真写一写,目前没有买票去影院的计划。

尹正几乎90%的戏份都躺在床上,结局时登台唱戏,梦回《鬓边不是海棠红》里的商细蕊。

杨皓宇饰演的是德祥戏院的经理,需要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他的完成度很高,但本次主要起衬托作用,发挥空间并不大。

《戏台》深度解析

思玥是本片戏份最多的女角色,定位是浪漫和痴迷,饰演者徐卓儿曾参演过《我叫赵甲第第二季》。

《戏台》深度解析

整部电影里我认为表现最优秀的是余少群,饰演凤小桐。

坦白讲他的戏路非常窄,这次算是绝对踩中了自己的舒适区,所以每个表情都恰到好处,不论是无奈还是娇嗔,亦或是生无可恋,完全入了魂一般,特别有戏。

尽管不是片中的核心主角,但也做到了足够出彩。

电影有多处致敬《霸王别姬》的安排,尤其是凤小桐相关戏份,毫不避讳,非常明显,一看便知。

与今年暑假档上映的《酱园弄·悬案》相同,出品方也是各种“欢喜”相关,比如“欢十喜”等。就像我上次在影评里曾经介绍过的,这些公司基本约等于一家人,大家只要记住母公司“欢喜传媒”就行。

另外要特别提一句,饰演徐明礼的陈大愚,是陈佩斯的儿子。父子俩这一出戏,也是典型老带新的托举手法。

《戏台》深度解析

2.关于细节

每个角色其实都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定位,比如洪大帅(&蓝大帅)是当权者,徐明礼是来回摇摆的官僚代表,吴德贵是赚钱商人资本家,侯喜亭和金啸天、凤小桐等班子成员是执着追求艺术的人,思玥是艺术的盲从理想派,刘八爷是地痞豪强,大嗓儿则是社会底层的老百姓。

《戏台》深度解析

对于当权者的更迭,其实所有人对此的态度都是司空见惯,这边是洪(红)胜了黄(黄),接下来又换成了蓝,未来也许还会有橙绿靛紫。

电影里也有明确的台词暗示,比如“三天一个大帅”和“都是兔子尾巴,长不了”,说明大家早已对当权者的频繁更换感到麻木了。

《戏台》深度解析

观影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普遍习惯的“红黄蓝”顺序,应该就是为了对应谐音梗,把“皇”这个明显的元素最先干掉。如果按照这个角度来解读,更深入点的内容就没法说了。

当然也有人说这与“黄粱梦”有关,还有人理解为“蝗虫”,大家都有自己的专属理解,各自保留意见就好。

徐明礼是简单的墙头草,不论上面换什么人,他都及时更换新主子,奏乐也改成相应的调子,不论如何以能活着为主。

《戏台》深度解析

刘八爷嘴里说着“规矩”,但偏偏是绕着规矩走的人,他要的是别人服从自己的,而不是自己要听别人的。

这样的地痞豪绅,是被洪大帅一枪干掉的。

用枪杆子这种硬实力说话,不玩虚的。

这场戏拍得很不错,尤其是洪大帅开完枪的特写,有种规则制定者换位的即视感。

《戏台》深度解析

那会儿的戏班子和名角儿虽然受人追捧,看戏的票都要靠抢,但他们的地位却很低,所以潜意识里要给自己“尊重”,因此才定了那么多的规矩。

洪大帅在后台那一番操作,几乎每一秒都在精准踩雷,说明他并不信也并不喜欢京剧,是个绝对的“外行”。临时起意的听戏计划,只是因为六姨太思玥表达出了强烈的喜爱,故此顺势而为,才小小关注一波。同时,这场戏也代入了一部分不懂京剧的观众视角。

从徐明礼递本子上去却迎来反感的神情可以看出,洪大帅既没有文化也不识字,所以注定是无法做一个优秀统治者的,只是个匆匆的过客而已。

《戏台》深度解析

大嗓儿只是大裕斋包子铺送餐的,给凤小桐送了始终如一的菜单,包子、粥和酱瓜。

这处剧情也是在侧面描写凤小桐这个角色,他就是那种一个选择走到底,一条路走到黑的人,给结局后的第二个彩蛋做了铺垫。

这处剧情还埋下了一个细节伏笔,就是为什么大嗓儿登台是背对着观众的?

因为大概率过去他没有资格坐在观众席,所以都是躲在后台看的背面,导致动作看不真切,大多数时间只能听到声音,因此只学了个七七八八。

在戏院里,大嗓儿和洪大帅意外碰见,前者不知后者的身份,竟以老乡的关系开始聊上天了。

这俩人老家距离不远,就成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洪大帅能够与大嗓儿做朋友,一来说明他也是底层爬上来的,符合他没文化不识字的设定;二来是比较信缘,异地相遇碰见老乡,也是一种思乡的表现。

在聊天中,洪大帅误将大嗓儿认成了名角儿金啸天,于是在其强势要求下,只能将错就错,便有了这出掉包上台的戏码。

真正的金啸天,业务能力是过硬的,但感情用事,为了曾经的女人倾家荡产,还染上了抽一口的恶习。

本来是计划晚上登场,结果大白天还是昏昏沉沉,那股昏睡的状态似乎就是在讽刺着什么。

《戏台》深度解析

此时偷偷跑来看偶像的狂热粉丝思玥来追星,要什么就给什么,两人还趁着空档做了一轮不可描述的事情。

金啸天在不清醒时答应和思玥私奔,于是这位大帅的六姨太就回家收拾细软,接着又来了戏院,撞见了化完妆准备登台的大嗓儿。

思玥误将大嗓儿当成了金啸天,她又和另一个男人再做了一轮不可描述的事情。

这两处剧情确实起到了搞笑的作用,但对于部分女观众而言,看起来是会有点不适感的,但其目的就是为了塑造思玥这类盲从者的形象。

《戏台》深度解析

她甚至认不出真正的金啸天,初次见面是拿着照片对比着看,再见时就仅仅靠着妆容便弄混了。

思玥是没有个人意识的,也可以说她被自己给洗脑了,只去坚信能和“楚霸王”在一起,那么扮相是楚霸王的就是她心中挚爱,至于是金啸天还是大嗓儿,她其实没有判断。

相比之下,思玥很像女版的洪大帅,都是爱上了角色,只不过是不同的角度。

洪大帅偏爱项羽,将自己的经历也彻底代入了,看戏时深深共情。

在他的眼里,不能接受这样的英雄自刎而亡,毕竟洪大帅尚处于权力的中心,他觉得是戏错了,他要改写的不仅是戏,还有自己的命运。

于是洪大帅登上了戏台,此时戏台被赋予了三重含义。

首先是混乱的时局,然后是混乱的戏院,最后是混乱的艺术。

《戏台》深度解析

喜怒无常的洪大帅,频繁打断台上的表演,在凤小桐唱着戏时就开始撒赏钱。

在洪大帅眼里,京剧无论正不正宗,都是娱乐的玩意儿,目的是“为了让爷们儿高兴”。

凤小桐看着班子老小只能忍着嫌弃上了台,念叨着“毁吧,毁吧,咱就一起毁吧”。

要命还是要艺术,你现在只能二选一。

乱麻之下,金啸天苏醒了。

《戏台》深度解析

《戏台》深度解析

真假楚霸王交换身份,洪大帅和蓝大帅的权力更迭,但艺术还是要遵循老祖宗的东西。

艺术,是永恒的。

金啸天不肯改戏,他和凤小桐完成了真正的《霸王别姬》。

还没唱完,蓝大帅又打进来了。

所以,到底哪里才是戏台?

戛然而止,没有答案。

《戏台》深度解析

3.关于讽刺

有人吐槽这部电影不够“新”,自然是的,相同的内容放在三十年前也毫无违和感。

陈佩斯,本身就是在演一种对“新”的反抗。

《戏台》深度解析

说实话,《戏台》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在讲陈佩斯。

他下了决心,喝点黄龙汤,把“该吐的不该吐的都吐出来”。

于是,陈佩斯把诸多曾经的愤懑和不爽,套了一个京剧的壳子,搬上了大银幕。

所以陈佩斯并不是想讲京剧,而仅仅是以此为媒介来抒怀,把自己当年创作时遇到的阻碍和不公嫁接上去。

后来洪大帅拿着枪逼他们改戏,说的也不是改京剧的戏,而是自己当年那些被迫改掉的戏。

很形象又生动的讽刺,“人家手里有枪”,所以什么规矩都能破了。

不同意?

毙掉。

这个毙掉,既是用枪,也是用权。

想要活着?想要唱戏?想要谋生?

在强权之下,只能委曲求全。

吴经理的样子,就是保命的参考选项。

《戏台》深度解析

洪大帅懂戏吗?

一点都不懂,他是个外行。

但他有权,所以他能决定创作的走向。

拿着枪谁也不敢讲话,任由其胡乱指挥一通。

洪大帅让大嗓儿上台唱落子,那在他的眼中,这种风格就比京剧还好听,这就是当权者的喜好决定了艺术的地位。

大嗓儿不是名角儿?

洪大帅说他是,底下的人就得拍手叫好。

说到底是一个“权”字,谁贴上了这个标签,在当权期间就是“真理”。

但真正的真理呢,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艺术,本来就是审美主观的东西。

4.关于彩蛋

整部电影,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结局设计+两个彩蛋,若是没看懂,那这部电影基本等于白看了

结局是戛然而止,但彩蛋给出了最终答案。

《戏台》深度解析

第一个彩蛋:徐志胜饰演的蓝大帅进城,挂上了新的人像,又一代新的当权者将用自己的喜好去改写新的“艺术”。大嗓儿经过那出闹剧,依然还在送包子,说明生活并没有任何的改变。从对话里还获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蓝大帅不喜欢楚霸王,却偏爱“男旦”。

第二个彩蛋:承接第一个彩蛋的剧情,凤小桐投河自尽,可以脑补的空间很大,叶秋臣猜测的原因大概有三个可能。

第一种可能:蓝大帅对凤小桐有特殊的情感,这种“专宠”让凤小桐不堪受辱,故此选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来解脱。从电影中诸多细节来看,凤小桐没有手腕也没有城府,面对压迫往往只能选择顺从,但内心的排斥感与日俱增,总有一日将彻底压垮他。

第二种可能:蓝大帅因为偏爱“男旦”,所以也会对男旦的剧情部分进行“改戏”。我其实更偏向这种解读,因为如此的话更能体现出时代更迭的循环感,而不仅仅是当权者的特殊喜好决定了艺术的命运。而且凤小桐在跳河前是脱了戏服的,他更想清清白白地走,不想把被玷污的艺术载体也带走。

第三种可能:蓝大帅根本不在乎艺术是否被改写,也不是喜爱凤小桐这个人,而是只有特殊癖好偏爱“男旦”。凤小桐过了新鲜期,那就让徐明礼源源不断输送新的男旦来即可,所以凤小桐的选择,也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和不满,书写了小人物们无能为力的处境。

《戏台》深度解析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一出好戏,一出荒唐戏。

有的人,一辈子只活在了戏里。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夏日生活打卡季##电影戏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