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泳坛的赛场上,年轻选手的崛起往往能引发广泛关注,中国 12 岁游泳小将于子迪在近期世锦赛中的表现便是如此。她的成绩不仅让业内人士侧目,连美国泳坛名宿菲尔普斯都公开表达了对其潜力的认可与美国泳坛面临的挑战,成为本次赛事的一大焦点。
于子迪此次参加的是女子 200 米混合泳项目,这是她首次登上世锦赛的舞台。从预赛到决赛,这个尚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孩展现出了惊人的进步速度。预赛阶段,她以第 15 名的成绩勉强晋级半决赛;进入半决赛后,她的状态明显提升,最终排名第 7 位,拿到了决赛门票;而在决赛中,她游出了 2 分 09 秒 21 的个人最好成绩,最终位列第四,与铜牌仅差 0.06 秒。这样的成绩对于首次参加国际大赛的 12 岁选手而言,足以用 “惊艳” 来形容。
决赛当天,泳池边的电子计时器跳动到 2 分 09 秒 21 时,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于子迪触壁后抬起头,看向大屏幕上的成绩,稚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与兴奋,随后对着教练席深深鞠了一躬。她的动作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但划水时的力量与节奏,已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据现场技术统计,她在最后 50 米自由泳阶段的冲刺速度,甚至超过了同组两位成年选手,手臂划水的频率与入水角度都显得相当专业。
于子迪的表现很快引起了国际泳坛的关注,美国退役名将菲尔普斯在接受《swim swam》杂志采访时,毫不掩饰对她的重视。“这个中国女孩的表现几乎撕碎了我们的自尊心,” 菲尔普斯坦言,“她的成绩比同龄男孩还要快近 4 秒,这种差距让人感到绝望。” 作为手握 23 枚奥运金牌的泳坛传奇,菲尔普斯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分量,也从侧面反映出国际泳坛对中国年轻选手崛起的关注。
回顾过往,美国泳坛在国际赛事中长期占据优势,却也多次采用不当手段打压中国游泳选手。巴黎奥运会前,他们曾联合部分西方媒体,利用所谓 “兴奋剂事件” 对中国选手进行无端污蔑;到了奥运会期间,又通过频繁安排兴奋剂检测的方式,干扰中国运动员的正常训练与备战节奏。此次菲尔普斯的表态,进一步暴露了美国泳坛对中国游泳进步的忌惮。
于子迪的成长轨迹同样引人关注。12 岁的年纪,大多数孩子还在父母的呵护下享受童年,她却已经站在了世界大赛的舞台上。据她的启蒙教练透露,于子迪从 7 岁开始接受专业训练,每天清晨 5 点半就会出现在泳池边,从不间断。疫情期间,训练馆关闭,她就在家中用瑜伽垫练习核心力量,用装满水的水桶模拟划水动作,这份坚持与自律,远超同龄孩子。
不过,中国游泳队在本届世锦赛上的整体表现并不理想。截至目前,仅有 “蛙王” 覃海洋在男子 100 米蛙泳项目中为中国队拿下一枚金牌。奥运冠军张雨霏在已参加的几个项目中尚未收获奖牌,她在女子 100 米蝶泳半决赛后坦言,自己的状态还未调整到最佳,转身技术需要进一步打磨。备受期待的潘展乐则遭遇了挫折,先是在男子 200 米自由泳项目中无缘决赛,随后又在自己的主项男子 100 米自由泳中再次止步半决赛,赛后他坐在休息区,用毛巾盖住脸,久久没有起身。
女队方面,李冰洁的表现相对稳定,她在女子 400 米自由泳和 200 米自由泳项目中均获得银牌。400 米自由泳决赛中,她与美国选手莱德基的竞争一直持续到最后 10 米,最终以 0.32 秒的差距屈居第二,触壁后她拍了拍水面,眼神中带着不甘却也充满斗志。
随着赛事接近尾声,中国游泳队何时能迎来第二枚金牌,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接下来的比赛中,覃海洋将参加男子 200 米蛙泳的角逐,张雨霏也将在女子 200 米蝶泳中再度登场,他们的表现值得期待。
于子迪在赛后并没有过多停留,而是跟着教练回到训练基地,当天下午就投入到恢复训练中。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差一点就拿到奖牌了,回去要多练转身,下次一定要站上领奖台。” 字迹虽然稚嫩,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国际泳联官网在报道中提到,于子迪的出现或许预示着中国游泳在青少年培养方面的成功,未来有望涌现出更多优秀选手。而对于这位 12 岁的小将来说,她的泳坛之路才刚刚开始,每一次出发、每一次转身,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