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当一个国家财政濒临崩溃,历史给出的逃生通道往往只有两条:对外发动战争,或对内强征重税。可
2025年的美国,在36.7万亿美元国债压顶之际,特朗普政府却挥舞起第三种武器。向全球盟友发动无差别关税战,意图用他国的财富填补本国的债务深渊。昔日被视为自己人的日韩与欧盟,首当其冲沦为被敲诈的钱袋子。
把贸易战当作武器,美国巴菲特此前就对特朗普政府发出警告!短期看美国政府因此受益,长期来看呢?特朗普团队把美国政府的信誉是一败再败,一旦其他国家有了更好的机会,美国必然会彻底走上孤立主义。
我始终认为,欧盟日韩都在忽悠特朗普,毕竟特朗普的任期还剩下3年多,这些国家对美国所作出的承诺,能不能落到实处,还真的有待考虑。
具体而言,日本以5500亿美元投资换得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韩国则付出3500亿美元投资+1000亿美元能源采购的代价,才将关税压至同等水平。表面是协议,实则为美方单方面开出的赎金清单。
欧盟为免于30%的惩罚性关税,欧盟被迫接受15%的“优惠”税率,代价是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和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总额相当于其GDP的8%。德法抗议声中被捆绑出售的,还有3000亿美元军火订单。
怎么说呢?美国对盟友实施“差别化屠宰”。英国因紧密追随获10%税率,韩国则是15%,而瑞士因金融顺差遭39%惩罚性关税。这种无差别打击的本质,是以盟友的鲜血浇灌美国债务黑洞。
美白宫经济顾问赤裸宣称:关税年收入目标6000亿美元,恰可覆盖两个月的国债利息支出。
特朗普团队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已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其支持者认为,关税战实为债务稀释的金融收割术。
因为特朗普团队深谙美元霸权逻辑:通过关税推高全球通胀,迫使各国货币被动贬值,变相削减美国实际债务负担。当日本央行被迫动用外汇储备稳定汇率时,其增持的美债恰成为美国财政的输血袋;欧盟企业为规避关税将生产线迁往美国,则变相实现“制造业回流”的政治表演。这种精密设计的财富转移,让德国经济部长痛斥为21世纪合法抢劫。
但我还是那个观点,特朗普团队发起的全球关税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美国人知道讲美国优先,难道其他国家就不知道讲美国优先了吗?
就拿韩国和美国所谓的关税协议来说,李在明团队也可以说是对美国留了后手。
韩国总统政策室长近日对美韩贸易协议中的关键条款作出澄清,他打了个比方:那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更像是给美国企业准备的一张超大号信用卡担保函,而不是真要把韩国的钱箱直接搬去美国。
说白了,韩国政府扮演的角色更像是风险担保人。当韩国企业参与美国商业项目时,政府承诺为其中部分贷款提供信用背书,但实际动用的国家资金可能连总金额的5%都不到。
这绝不是开空白支票。政策室长强调,每笔担保都像过筛子:项目必须能盈利、经过中美联合审查小组把关,还要符合韩国企业的商业利益。比如现代汽车在佐治亚州建电池厂,政府担保能让企业获得更低息贷款,但若项目失败,韩国国库不会直接买单。这种设计既履行了对美协议,又给韩国财政系上了安全带。毕竟真正的350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全年GDP的1/5,若全额注资无异于经济自杀。
这种担保式投资背后藏着两重算计:既用数字安抚了催债的特朗普,又用技术性条款守住了钱袋子。就像政策室长私下透露的:我们给的是信贷额度,不是真金白银。美国人要的是面子,我们要的是里子。
我认为,韩国这招确实高明!全世界都看透了特朗普的软肋。这位美国总统把政治面子看得比经济里子更重要。于是韩国政府精准下药:先甩出35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满足特朗普的表演欲,让他在推特上高呼"美国赢了",至于这笔钱能不能全额到位?首尔的政策设计者早就埋好了伏笔。毕竟特朗普执政仅剩三年有余,待其卸任后美国外交政策恐生巨变,届时承诺能否兑现尚存变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