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皇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视化和人物传记是有区别的,能够浓缩到影片中的当然是很精华的片段,虽然马丽的东北口音很明显,但不妨碍她扮演山东姑娘,主演阵容的确是说服我走进影院的唯一理由。

故事从1977年开始,分开四年想要团聚,然后就看到母女三人坐火车到了香港,丈夫和婆婆来接站,这个时候婆婆说在泰国三妻四妾是合法的,臧健和的丈夫已经在泰国结婚,并且有了儿子,如果能够接受一起回泰国,可以一起生活。

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候,是有点不理解的,这个丈夫的身份是什么?怎么又是泰国又是香港的?当时就忍不住去搜答案,原来是一位援华医生,本身家族在泰国经商,四年前父亲病逝,丈夫离开中国。

影片中也没有提到如何办理离婚这些事情,只知道母女三人就留在了香港,在同乡的帮助下安顿下来,对于当时她为什么选择留在香港不回山东,也没有多说,但大概也可以分析出来,她不想母亲担心自己,报喜不报忧。

一开始生活非常艰难,在饭店刷盘子,晚上去擦洗电车,都是出苦力的工作,积劳成疾,工作中受伤一度失业,生活艰难,这些片段化的表达,可以看出最初的艰难。

影片中最感动的部分确实来自“糖水伯”,一个卖汤圆的小贩,他启发了臧姑娘,开始带着她在湾仔码头卖水饺,一起做小商贩,能力所及给出了最多的帮助,后续在臧姑娘水饺生意好起来之后,他们就失联了。

多年后,路上遇到了正在捡废品的糖水伯,臧姑娘说要给他养老,而最终我们看到糖水伯竟然跟臧姑娘的母亲一起出现在了供桌上,可见他在臧姑娘心中的份量,事业的起点和最初的恩情不能忘,这也是人性中可贵的。

影片中,朱亚文饰演的华哥,别说,真的很帅,他和臧姑娘之间的感情无疾而终,甚至说其实并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当时华哥邀请臧姑娘跟自己一起去加拿大,而臧姑娘放不下自己的事业,准备大展拳脚,权衡之后只能放弃,换做任何人,可能都会选择事业吧,毕竟也不是恋爱脑的年纪。

但影片中呈现出来的片段,给我的感觉是,臧姑娘的成功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她确实有手艺,但是从小摊位到加工厂,尤其是给商超供货这个跨越,是特别需要运气的,当时她的水饺成名,也要感谢媒体的宣传报道。

“水饺皇后”本身就是一部女性的传奇,是无法复制的传奇故事,有美好的品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总和,我们是传奇故事的阅读者,能够把中国特色食品卖到全世界,很了不起的故事。

《水饺皇后》的票房,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加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