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同步,中国国庆节放假,美国政府机关倒闭,就等中国拿钱救美国经济,这一次可不是上一次,中国不打算和美国妥协,所以美国政府关门,中国也不会再救他。
中国国庆节的假期刚拉开序幕。美国联邦政府却在同一天按下了“暂停键”。这场近七年来的首次政府“停摆”,来得一点都不意外。国会参议院否决临时拨款法案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个结局。
约75万名联邦雇员一夜间被迫停薪休假。还有大批军队、边境巡逻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只能顶着压力“无薪上班”。白宫发言人莱维特直言,裁员可能很快就会发生。连商务部下属的专利与商标办公室,都已计划在1.4万名员工中裁减1%。
华盛顿纪念碑紧闭大门,游客们拿着关闭告示满脸失望。费城的自由钟、密西西比州的军事公园全成了“闭门羹”。史密森学会的博物馆靠着去年的余钱撑到6号,之后也得关门谢客。更要命的是航空系统,联邦航空局超1.1万人停薪离岗,剩下的人要顶着数十年最低的在岗人数硬扛。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会主席尼克·丹尼尔斯急得直跺脚,他说设备本就不可靠,现在人手更不够,安全隐患全冒了出来。
有人说这是美国在等中国“搭救”。毕竟过去遇到经济困局,美国总想着让中国出手。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早不是那个会轻易妥协的角色了。
这些年美国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一边喊着要合作,一边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往死里怼。2018年起就对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还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出台一堆出口管制政策,硬生生切断成熟的全球供应链。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了字,中方踏踏实实落实承诺,美国却屡次违反义务,加严制裁中国企业。
4月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里写得明明白白。2024年中美贸易额都近6883亿美元了,美国51.7%的大豆、29.7%的棉花都销往中国。中国明明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美国对华出口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美国偏要搞“美国第一”那套,以各种借口加征关税,甚至拿芬太尼问题说事,完全不讲道理。
这种一边要做生意、一边抡棍子的嘴脸,中国早就看够了。以前美国经济出问题,中国可能会考虑增持国债帮衬一把。现在美国自己把路走窄了,还想让中国掏钱救急,哪有这种道理。
市场数据看得很清楚,中国正在稳步调整持有的美国国债。不是故意要砸盘,而是实在没必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美国自己的预算僵局闹得沸沸扬扬,两党只顾着互相推诿责任。这种连自家政府运转都搞不定的状况,谁还敢轻易追加投资。
那些盼着中国妥协的人,显然没看懂中国的底气。中国现在的发展,靠的是国内大市场,靠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多元合作。美国政府关门是自己的内政问题,根源在两党争斗和政策失当。这种内政问题,怎么可能靠其他国家“花钱买太平”来解决。
退一步说,就算中国想帮,美国也得拿出点诚意。得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关税,得停止滥用出口管制,得真正落实经贸协议。可现在美国做的,反而是变本加厉搞遏制打压。这种情况下还想让中国救助,简直是异想天开。
众议院干脆这周都不举行会议,参议院的投票也只是走个过场。共和党领袖图恩不想修改法案内容,却盼着民主党议员倒戈,这种心态本身就解决不了问题。美国经济的病灶在内部,不在中国手里。中国既没义务,也没兴趣当这个“接盘侠”。
以前美国总把“救市”当筹码,觉得能拿捏中国。现在中国不吃这一套了,该抛售的抛售,该开拓新市场的开拓新市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这是白皮书里反复强调的。但共赢得是双向的,不能是美国单方面占便宜、中国单方面妥协。
美国政府要是真着急解决经济问题,该先把自家的事理顺。好好跟国会商量预算,别让几十万雇员没工资拿。好好想想怎么和贸易伙伴相处,别再搞单边主义那套。光等着别人送钱上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信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5年4月9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