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蔚来李斌的“活下去最重要”,不仅是车企掌门人的无奈摊牌,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淘汰赛进入白热化的残酷信号。价格战这把双刃剑,能否劈开蔚来的生路?且看这场关乎存亡的定价博弈背后深意。
2025年8月22日上午,蔚来在新款ES8的媒体沟通会上正式对外释放出战略调整的信号。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会上直言,如果继续保持高价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他透露,新款ES8的成本相比老款大幅降低,当前定价仍能保持一定毛利,但“活下去”已成为公司最紧迫的任务。这一表态意味着蔚来此前坚持的高端路线发生重大转变,新款ES8的价格下探至30.88万元,试图通过以价换量来扩大市场份额。这一决策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小米、华为等新老势力的强势入场,以及蔚来自身在换电体系和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带来的财务压力。同时,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也迫使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存策略。此次调整被视为新势力车企从追求品牌调性向聚焦生存底线的标志性转折,其后续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李斌提到新款ES8在成本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毛利,这背后是蔚来在供应链管理、生产效率和产品设计上的持续优化。为了降低成本,蔚来加强了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通过规模化采购和长期协议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同时推进平台化生产,将多款车型共享同一套制造体系,有效摊薄单个车型的固定成本。此外,工厂引入更高效的制造工艺,比如自动化装配和模块化设计,进一步压缩了生产时间与资源消耗。在配置上,蔚来也进行了精准减配,去除了一些用户感知不强的冗余功能,以降低整车成本。
这种降本策略并非孤例,小鹏G9近期也调整了价格,零跑更是全系降价,反映出新势力车企普遍面临生存压力,不得不通过价格手段争夺市场。蔚来选择暂时放弃部分高端溢价,转而寻求薄利保命的现实路径,这并非软弱,而是基于当下市场环境做出的理性选择。这种断臂求生的决策,核心在于能否真正建立起可持续的低成本能力,而非单纯依靠短期价格战。只有在保证质量与服务的前提下,才能让降价成为真正的竞争力。
部分早期购买ES8的车主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对车辆贬值速度的不满,有车主反馈,原本售价超过60万元的车型,如今在二手市场上价格已跌至20万元左右,这让不少用户感到心理落差。这种现象并非蔚来独有,电动车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电池续航、智能驾驶等功能的迭代让老款车型的价值快速缩水,特斯拉、极氪等品牌的早期车主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即便是传统豪华品牌推出的电动车型,如某德系品牌的iX系列,其二手车市场表现也并不理想,贬值幅度同样令人咋舌。这反映出一个现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超消费者对资产保值的预期。智能电动车作为科技产品,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技术领先和用户体验上,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保值。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电动车更多是出于对前沿科技的追求,而非投资属性。车企在调整价格策略的同时,也需要在维护老用户权益与推动新车型销售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不仅是商业逻辑的问题,更是情感与信任的考验。
降价策略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蔚来的生存压力,但其天花板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从财务角度看,蔚来近年来的亏损幅度始终未见明显收窄,尽管新款ES8的成本有所下降,但能否通过价格调整带动足够销量以覆盖整体亏损仍是未知数。如果销量增长不及预期,企业可能陷入“越卖越亏”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长期走低价路线也可能对品牌定位造成冲击。相比理想汽车清晰的高端市场定位,蔚来若持续走低,未来想要重新树立高端形象将面临更大阻力。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仍在于技术,而电池成本波动、供应链稳定性等问题可能让降本优势难以持续。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三电系统以及智能座舱等方面已具备全球领先优势,这为蔚来提供了技术支撑。如果能将危机转化为自研芯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突破的契机,或许能真正实现从“活下去”到“活得好”的跨越。只有将降本与技术创新深度结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降价只是入场券,真正的较量在于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
李斌的求生宣言是残酷市场下的清醒之举。蔚来敢于正视困境,及时调整核心产品定价策略是生存必需,勇气可嘉。然而,其策略有效性绝不仅取决于降价本身,更关键的是要看供应链成本控制与管理能力是否真正具备行业领先水平,能否持续实现成本优化。同时,销量能否快速提升并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在价格下探的同时,如何维持甚至提升用户服务体系的体验,尤其是换电等差异化优势,同样不可忽视。这些才是衡量蔚来能否真正突围的关键所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