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海传》最新的剧情中,借着中州旱涝急转、暴雨成灾的机会,藏海终于绝境逆袭、反杀褚怀明。令人意外的是,决定两人命运的居然是一场天气预报事件。

在杨真、瞿蛟双双殒命之后,褚怀明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突然之间就失去了安全感。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褚怀明亲眼目睹两个同僚死在了藏海的算盘中。所以,他才会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藏海像是一块巨石,压在褚怀明的胸口,让他感到喘不过气来。更加重要的是,夜观天象、堪舆营造,这本是褚怀明安身立命的本事;谁料,藏海像是个天生的冤家,他像是一个褚怀明的PLUS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藏海之于褚怀明,简直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精准打击。强烈的不安像是一张网,将褚怀明包围其中。于是,他干脆绕开平津侯,找到曹公公,希望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借刀杀人。

褚怀明这招驱虎吞狼的妙计,本来是一本万利、万无一失。谁料,曹公公派出的得力干将陆烬被藏海设计反杀,褚怀明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打狼不死,反被狼咬。褚怀明杀不死藏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变得更加强大。果然,逃过一劫的藏海开始了反杀计划。

在大雍国内,褚怀明是钦天监监正,也就是天文台台长、气象局局长。这个官职虽然不高,但在古代却属于含权量很高的部门。毕竟,古人信奉天人感应的学说,天气异常、星象吉凶,这一切的解释权都攥在钦天监的手里。

这一年的大雍国内,街头巷尾、全民热议的话题是中州大旱。褚怀明夜观天象,提前预报了中州将会天降大雨、化解旱情。

本来,久旱逢甘霖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褚怀明学艺不精,他料到不日将有大雨落下,却没有料到这场暴雨旷日持久、洪涝成灾。

褚怀明抢着发布了中州大旱即将缓解的利好消息。一时之间,大雍上下、中州百姓人人都把期待值拉满了。他出现了致命的漏洞,藏海自然不会放过这天赐的良机。

于是,藏海私下里找到平津侯,告诉他中州可能有暴雨之灾。藏海建议平津侯奏明皇上,夯实堤坝、疏散百姓,提前做好防涝抗洪工作,但是,平津侯对此却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从平津侯的视角来看,皇上刚刚因为听说了天降祥瑞、吉雨将至的好消息,正是心花怒放、眉开眼笑的happy时刻。自己若是这时候站出来说,这场大雨不仅不是好事、反而可能坏事,这不是破坏皇上的好心情吗?

在平津侯的眼里,中州只是地名、百姓不过蝼蚁,在黎民的性命和自己的前途面前,他从来只在意自己的得失。

庄芦隐是个高明的棋手,他的棋局里,从来都不会有闲子。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假如藏海天气预报准确,中州洪涝成灾,即使生民涂炭、流离失所,也与自己无关;但是假如藏海预报失败,中州没有暴雨成灾,那么他还要跟着担责任。

这样的对比,简直不要太刺眼。所以,平津侯几乎没有犹豫就拒绝了藏海。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藏海心系百姓的死活,却又不能直接上达天听。于是,他与师父高明在钦天监门外上演了一出戏:师徒两人假装偶遇、一唱一和,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中州可能发洪水的大新闻。

藏海这招越过领导、先斩后奏的做法,立刻招致了平津侯的不满。对于平津侯而言,他需要的是一条听话的狗、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藏海的做法,无疑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在褚大人明着劝和、暗中挑拨之下,平津侯立马就把刀架在了藏海的脖子上。此时的藏海,已经被逼到了悬崖之上。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藏海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小人所说的白虹贯日,不仅是大汛之兆,还主将星陨落。”

正是这句话,让平津侯放下了手下的屠刀。

藏海说,“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这两句话不是藏海信口开河、现场胡编的台词,而是出自于《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专诸、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相传两人行刺之时,都有天象上的异常。

藏海情急之下说出这两句话,无论是平津侯还是褚怀明,一时之间都无法反驳。

毕竟,世上最高明的谎言,就是我讲的每一个字都是真事,但是连在一起就是假的。

眼看着平津侯出现了迟疑,藏海立刻趁热打铁、施展三寸不烂之舌。他说,白虹贯日是将星陨落的前兆,只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他也不知道此次天象异常意味着哪位将军会身死。他之所以越过侯爷、泄露天机,就是希望能够以自己的身躯,帮平津侯挡住灾祸。

平津侯生性多疑,对世上的一切人和事都持怀疑态度。如今,藏海越是把事情说得天花落坠、玄之又玄,他反倒越是会心生疑窦、将信将疑。

藏海在平津侯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如此一来,无论是否有将星陨落,他都为自己争取到了时间。

只是,对于藏海观星象、识天气的本事我们深信不疑,然而白虹贯日、将星陨落终究是藏海信口胡诌之事。他为什么敢于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呢?万一没有大将身死,藏海该如何给平津侯一个交待呢?

事实上,自从藏海抛出了这个论点,他就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正如他对师父说的那样,他只说过要有将星陨落,至于是哪个将军、什么官职、身在何处、死于何因,他都没有说过。因此,只要在这中州洪涝灾害期间,有将军毙命,藏海都可以说自己预言成功。

你可能会说,万一天不遂人愿,大雍国内的将军人人身体健康、个个活蹦乱跳,藏海又该怎么圆谎呢?

事实上,藏海从一开始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时,面对平津侯的屠刀,藏海情真意切地说,“小人想为侯爷挡灾,天机难以窥探,小人也无法参透,即便是真要应验在侯爷身上,事前也会有端倪,还请侯爷留小人一条性命,危机来时也可化解。”

这段话,是藏海给自己的谎言提前补上了漏洞、打上了补丁。万一没有大将身死,藏海自然可以说,本来要陨落的将星正是平津侯,只是自己帮助侯爷挡了火灾、化解了危机。如此一来,无论有没有将星陨落,藏海都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毕竟,中州洪灾是可以预见的;至于将星陨落的预言,藏海拥有绝对的解释权。

好巧不巧的是,中州都督在抗洪救灾中牺牲,这无意间为藏海的预言提供了铁证。从此以后,平津侯终于把藏海当成了自己人。

平津侯之死,指日可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