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
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视频 | 胡鑫
编辑 | 袁月
据7月20日佛山市新闻发布会消息,2025年7月8日,顺德区主动监测发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7月19日,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其中顺德区1790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已有720例痊愈。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最初在坦桑尼亚发现。“基孔肯雅”在坦桑尼亚语中意为“变得扭曲”,即发病导致的严重关节痛带来的痛苦症状,现已在110多个国家发现。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市民无需恐慌。”何剑峰表示。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依赖“人-蚊-人”的循环,病毒无法直接人传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者,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实验室内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北京小汤山医院在科普文章《某地确诊478例,小心“基孔肯雅热”:蚊虫叮咬背后的“曲屈之痛”》中表示,该病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表现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发病风险,但儿童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中发病较多。此外,孕妇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可能增加流产风险,老年人则可能因免疫力下降而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提醒,市民朋友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症状,请及时前往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是否去过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区域,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相关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一般需要4—6小时,请市民在医院设置的留观区域耐心等待、积极配合,定点收治医院会提供好便民服务。如果核酸检测结果阳性,需要住院治疗,病程大概7天。
临床主要以退热、止痛、止痒等对症处理为主。通过对目前出院病例的临床观察,通常5到7天可以痊愈,均为轻症病例,发病后第5天核酸检测转阴率约为50%,第6或第7天转阴率接近100%。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介绍,疾病通过伊蚊传播,伊蚊依靠积水繁殖后代,因此防控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灭成蚊。在家或通过家用的各类灭蚊药物,如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罐等灭蚊。
清积水。也就是清除生长伊蚊产卵的地方。伊蚊是依靠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在家庭内常见的孳生地,包括水生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绿萝等)的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盘、屋顶存在积水的各类容器等等,在户外主要是有积水的各类容器。通过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孳生。
防叮咬。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在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
为预防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能打疫苗吗?我国尚无相关疫苗,国际现有两款疫苗——减毒活疫苗(IXCHIQ)和病毒样颗粒疫苗(VIMKUNYA)获得美国、欧洲等部分国家的批准。暴露风险高的旅行者和实验室人员可考虑接种疫苗,WHO等相关专家也在审查疫苗试验和上市后数据以备更新接种建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