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美国这边刚拿到稀土,立刻就“变脸”了,在和中国的谈判中加上了至关重要的两条内容。
美财长高调喊话中国“快来谈”,临场加价到底是什么意思?暗示谈不拢就会对中国制裁,美国难道还想再“打”一场?
这段时间美国车企可谓是喜笑颜开,因为他们获得了中国的“充足稀土供应”。
上个月,福特CEO吉姆·法利还在媒体镜头前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表示,因为没有进口到中国的稀土,让福特“不得不关闭了几家工厂”,似乎他们是受害者一样。
不过美媒称,自从6月下旬中美同意落实《日内瓦声明》框架后,中国的稀土就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解决了这些大企业的“燃眉之急”。
根据7月20号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对美稀土永磁体出口量飙升至352.8吨,较5月暴增660%,很多车企最需要的重稀土供应终于来了。
美国三大车企因为拿到足够的磁铁零件,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一下子降低了一半,一些企业已经关闭的生产线也重开了起来。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中美都是“按照协议办事”,美国取消关税和其他制裁换来的中国解禁稀土管制。
但让人听起来很“不爽”的腔调,就是美国和欧洲一直鼓吹中国“稀土武器化”之类的言论,对这场事件的始作俑者征税的特朗普更是提都不提。
当时还有很多业内人士警告,小心特朗普拿到稀土之后立刻改变主意。
因为美国提出和中国“休战”谈判,不是因为他们突然良心发现了,而是被中国的稀土反制等措施“打疼”了。
所以如果获得稀土供应的话,特朗普很可能底气就又不一样了。
果不其然在21日,美国财部长贝森特一如既往催促和中国进行新一轮关税谈判。
在采访中贝森特表示,
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和伊朗石油这件事需要加入谈判议程里面,美国已经提前说过了,谁要买受制裁的石油,他们将要面临100%的关税。
什么意思呢?就是“明示”这次中美新一轮会谈的时候,中国必须要“记住”,你们还欠美国石油制裁这件事没解决。
这其实也是特朗普自创的筹码之一,
上周他宣布给普京最后50天时间,要是俄乌谈判还谈不拢的话,美国就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进行关税制裁了。
至于伊朗这边,特朗普上个月刚说过“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现在反过来又要对华进行关税威胁,自己拆自己立的旗子。
只能说特朗普还是那个特朗普,在“朝令夕改”这件事上一点都没有变。
贝森特表示不急着和中国谈判,现在总统更加重视中美关税的“质量”,美国还希望欧洲也能跟进执行二级制裁。
从表面上来看,美国这次只是想在和中国谈判中获得更多“优势地位”,方便他们对华进行要价。
但如果看的更长远,美国更像是在进行“机会主义”的试探,
从他们拉拢欧盟也对中国执行石油二级制裁这点就能看出来,如果欧洲要是响应的话,美国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不过上述所有都是美国单方面“敲算盘”的计划,想拿石油制裁坐地起价真的容易吗?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获得的稀土,现在也只是“满足需要”的程度,没有给他们多余囤积的机会。
因为中国在6月份稀土恢复出口之前,就设立了“稀土许可证制度”,也称为“一企一证”。
全球各国的企业想进口稀土,必须先登记上下游供应商排查,以确保他们拿到的是所需的稀土,而不是虚报的稀土用来囤积。
也就是说中国早就算到了这一步,没有给任何国家盈余供应,如果稀土再进行管制的话,仍然有能力确保一些国家很快“断土”。
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特朗普的发挥,要是在石油问题上继续执行美国单边霸权这一套的话,美企可能又要遭一遍罪,他们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解决这个问题除非美国能从别处找到重稀土进口,但现在产能最强的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产能连中国10%都不到,还只能生产少数几种稀土。
除了稀土这条路线之外,美国石油制裁还走不通,原因是第一轮中美交锋中国已经亮明了“对等反击”的策略。
美国如果再征收100%的关税,无非是四月份的关税战重演。
但美国第一季度GDP创下三年最差的“负增长”,加上明年中期选举的压力,让他们也没有能力再打第二场了。
特朗普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对中国解禁芯片软件、飞机发动机、乙烷气体出口,甚至连半导体替代芯片H20都对华解除了管制。
从这个层面上看他们是一直在“示好”,绝不打算开第二枪了。
而且除了中国之外,现在伊朗和俄罗斯也在“努力”找机会。
5月26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首都德黑兰出席新闻发布会。
伊朗方面同意25号和英法德三国进行伊核问题协商,如果这次谈判能成功的话,西方可能会对伊朗放松管制。
另一边20号克里姆林宫也表态称,虽然现在条件还没有成熟,但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必将在适当的时候举行”,且俄罗斯准备好了和平谈判。
显然如果伊朗、俄罗斯这边和美西方谈好的话,就不需要中国再出手了,特朗普自然失去了这个所谓的条件。
综合来看,美国方面也对特朗普接下来能在和中国的谈判中“占便宜”不抱什么希望。
《纽约时报》在20号发表一篇文章,用一句话概括了特朗普对中国态度的变化:
中国反制造成的结果太“疼”,让特朗普不得不改变策略,他“十分害怕打破当前的局面”。
因为现在美国已经在筹备特朗普访华下一阶段的事情了,美国白宫现在召开会议的时候,像是纳瓦罗这种对华“绝对鹰派”也已经看不到人。
所以美国吃了一次教训后更大程度上是虚张声势,不太可能会有实际行动。
参考资料:
《中方反击太“痛”,“特朗普政府官员生怕打破当前局面”》观察者网
《中国稀土磁体对美出口激增660%》新浪财经
《福特CEO又卖惨:没中国磁铁,我们只能闭厂停工》观察者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