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矛盾升级!印度踩中“红线”,中方突然换了打法,莫迪后悔莫及
1363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据直新闻报道,印度外交部日前发表声明称,印度反对中国对“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地区)多处地点进行重新命名。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对藏南地区部分地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这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中方近日公布了藏南地区第五批增补地名清单,此次调整是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由民政部与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协作完成。最新公布的地名有27处,涵盖15座山脉、4个山口、2条河流、1个湖泊,以及5个居民区。公布的清单中提供了汉字名称、藏文名称、汉语拼音以及类别,并附有详细的经纬度坐标以及所属的行政区,还提供了高清地图。
莫迪(资料图)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表示,印度拒绝中国对“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地区)多处地点重新命名的企图。兰迪尔还表示:“中国坚持试图为印度‘阿鲁纳恰尔邦’的地名命名,这种做法既徒劳又荒谬。”虽然印度有美国支持,但他们想要彻底占领藏南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就双方军力上的差距,中国的歼-10C在新一轮的印巴冲突中,已经证明了中国武器有多强大。
中国通过系统化地名标准,不只是规范地理名称,更是在重建国际认知。如果大家都说"藏南"而不是"阿鲁纳恰尔",如果权威地图上写的是"达旺"而不是"Tawang",这本身就是对印度非法占领的抗议。这次新增的地名中,达旺地区有13处,占了将近一半。达旺正是中印边境争议的焦点地区,通过这些地名强化了领土归属。印度一直没放弃对藏南的想法。莫迪2024年还高调去了藏南,参加了色拉隧道通车活动。这条2500米长的隧道连接达旺和邦迪拉,让印军向边境运输物资的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对此,中国外交部的最新表态精炼有力:13个字直接抛出,“中国对藏南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晰传递出几点信号:藏南地名的标准化,不需要外部许可;领土主权的红线,印度能否接受,并不会左右中国决策;历史和法律依据俱全,长期侵占无法改变本质。这番话,可谓是中国对印度“声明外交”的最有力回击,也是一份给国内外关注者清晰解读局势的范本。
稀土(资料图)
除了觊觎藏南,印度还渴望得到中国的稀土。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透露,稀土储备即将耗尽,他们正在与中国进行谈判,以确保稀土供应。戈亚尔称,“我们的大使馆正在与他们(中国)对话……商务和工业部也在努力。”戈亚尔承认,中国停止向印度出口稀土永磁体显然会有影响,“尤其是我们的汽车行业”和一些其他行业。他称,一些公司已提交了稀土出口许可申请,“我们希望理智会占据上风,他们能获得稀土的出口许可”。
为此,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会见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关于中方会见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先生,中方已经发布了消息。至于提到的稀土出口管制的问题,请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我们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看来印方在稀土上的诉求,中方没有松口。
莫迪(资料图)
中方唯独对印度“寸土不让”的原因很简单,印方对中方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尊重。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戈亚尔,明知印度在稀土问题上有求于中方,仍然对中国出言不逊,指责中方以稀土为“武器”威胁美国等国,不是个值得信赖的伙伴,还发出所谓的提醒,呼吁各国对此敲响警钟。求人办事要拿出应有的诚意,如果莫迪政府连最基本的与别国打交道的道理都不懂,那就只能自作自受,自己承担稀土短缺的后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