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A股节后归来是惊喜还是风险

文|王敏捷

随着2025年国庆长假接近尾声,A股市场即将迎来节后交易窗口。在备受关注的“日历效应”之外,哪些板块能脱颖而出,成为引领节后行情的关键力量,已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A股节后归来是惊喜还是风险

01 历史回顾节后多涨

回顾近十年A股市场国庆节前后的表现,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2015年至2024年间,上证指数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达到70%,节后5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也有60%。

这一现象形成了A股独特的“日历效应”,即节前市场交投清淡、震荡整理,而节后则往往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从历史数据看,2015年、2019年和2020年的节后表现尤为亮眼。2015年节后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6.87%,2019年同期上涨3.53%,2020年则上涨了3.55%。尽管2018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市场出现回调,但多数年份节后市场呈现上涨态势。

这种规律的形成主要源于资金行为的变化。节前投资者倾向于变现或降低仓位,以规避长假期间海外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等不确定性风险,导致市场成交量萎缩,资金流出明显。

而节后这些资金回流市场,尤其是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节后迸发”的特征,成为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A股节后归来是惊喜还是风险

02 双轮驱动科技金融

在今年节后的板块布局中,科技与金融两大方向被多家机构共同看好。

招商证券张夏团队研报指出,从近十年国庆节后行业表现来看,国庆后一周一级行业上涨概率多数在50%以上,其中上涨概率靠前的行业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银行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银行、非银金融、汽车在国庆后两周和国庆后一个月上涨概率仍然较高。

科技板块的看好理由更为多元。华创证券吴鸣远指出,国产芯片与大模型实现系统联动,正引领国内AI发展浪潮。

DeepSeek-V3.2-Exp的发布与开源,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厂商的快速适配,展现了软硬件协同优化的强大效能。这种深度联动不仅提升了大模型的计算效率,更推动了国产AI生态的完善。

在通信领域,液冷技术成为关注焦点。民生证券吕伟表示,行业巨头JohnsonControls推出MW级CDU以应对AIDC数据中心液冷需求,专为液冷数据中心设计的新产品可满足下一代AI训练及推理硬件对高效散热的需求。

金融板块中,银行股被多家机构青睐。浙商证券梁凤洁认为,风险偏好高位企稳与无风险利率下行,四季度银行股有望走出绝对收益。她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银行利润维持小幅正增长,主要得益于息差拖累改善和减值贡献加大。

A股节后归来是惊喜还是风险

03 机遇挖掘结构行情

节后A股不仅存在整体上涨的日历效应,更有可能呈现显著的结构性行情,科技成长与金融板块有望成为市场双主线。

在科技领域,AI与算力板块值得重点关注。随着“人工智能+”行动方案细化、技术突破及三季报业绩验证驱动,算力产业链各环节均面临机遇。从国产芯片的寒武纪、海光信息,到华为产业链中的华丰科技,再到AI应用领域的金山办公、科大讯飞,整个产业链均呈现活跃态势。

半导体板块同样具备多重利好。国产替代加速、HW昇腾芯片突破、存储芯片涨价周期等因素共振,使得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机构建议关注设备领域的北方华创、材料领域的沪硅产业等核心标的。

电子行业则迎来端侧AI的发展契机。方正证券马天翼指出,终端的智能化是历史的必然,AI加速了智能化的过程。端侧AI对算力、存力、连接有着高要求,因此AI终端将优先出现在手机、PC、汽车、可穿戴、机器人等硬件设计成熟的终端中。

在金融领域,除了基本面改善的银行股外,券商板块也值得关注。市场活跃度提升背景下,日成交额破2万亿、政策利好等因素使得券商股具备弹性。

A股节后归来是惊喜还是风险

04 风险潜伏谨慎前行

尽管历史数据支持节后市场表现,但投资者仍需警惕多重风险因素,避免盲目乐观。

外部市场的波动是首要风险点。在A股、港股国庆休市期间,美股市场并没有公众假期。在A股休市期间,最大的不确定风险来自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包括外部市场政策环境变化、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特别是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扰动市场。

内部结构性压力同样不容忽视。10月恰逢三季报披露期,业绩分化或加剧市场结构性调整。部分科技股可能面临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此外,政策落地情况也存在不确定性,尽管近期政策环境偏积极,但具体实施效果仍需观察。

市场交易机制的特点也值得注意。由于A股休市时间长达8天,相比港股与美股市场休市时间过长,容易成为资金跨境套利的投资场所。随着A股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化,未来A股市场的交易时间、交易制度也需要逐渐与海外成熟市场接轨。

兴业证券观点认为,经历9月以来的震荡整固后,随着拥挤度压力缓解、三季报交易再次为景气主线凝聚共识、10月密集重磅会议提振预期,新一轮上行动能正在蓄势。然而,这一过程可能并非一帆风顺。

A股节后归来是惊喜还是风险

05 策略布局稳中求进

面对节后可能出现的市场机会与潜在风险,投资者应如何布局?

从历史经验看,持股过节策略往往优于持币过节。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国庆假期前往往出现流动性收缩特征,但这种冷清多为“情绪性缩量”。同时国庆一般呈现“节后开门红”的特征,牛市中节后涨幅通常维持更持久,并且往往呈现出长假与利多事件催化同时发生的典型市场特点,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

在仓位管理上,投资者应保持适度仓位,避免追高。可重点关注节后政策导向与基本面数据验证。华金证券认为,当前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趋势,假期期间风险有限,可持股过节。

在行业配置上,除了关注科技与金融两大主线外,投资者也可把握行业轮动机会。中国银河证券建议,节前部分资金情绪趋于谨慎,市场交投活跃度小幅回落,宽基指数呈现震荡格局,但短期波动不改市场向好趋势。(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