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在印巴第二轮冲突冲上新高潮的情况下,局势又峰回路转,在10日下午宣布停战。考虑到印巴都缺乏在这种场面下毁约的先例,喧腾了一段时间的南亚应该要恢复平静了。问题在于,接下来的巴基斯坦应该怎么往前走?
▲歼-10CE的实战表现极其卓越
巴基斯坦毫无疑问是这场军事冲突的胜利者:在7日印度主导的进攻中,巴基斯坦空军毫发无损地击落了五架战斗机,也让“阵风”颜面扫地。10日凌晨的反击中,歼-10CE和“枭龙”再次安然返回,而印度诸多军事目标则冒起浓烟。但空中战场的胜利,并不能解决双方国力的巨大差距——这也是巴基斯坦在7日空战结束后,明明占据优势却保持克制,不愿意扩大冲突的原因。而印度在经历惨败后,未来势必会集中资源发展空中战力,巴基斯坦要想在下一轮交手时仍然保持优势,关键在于“迭代补缺”。
▲事实证明不需要担心歼-10C还在实战中射火箭弹
“迭代”指的是装备更新换代,比如说传得沸沸扬扬的“歼-35E”,甚至是有点遥远的“空警-500E”。因为巴基斯坦空军既然已经证明了,中航工业这套作战体系的价值,那么按照卖家装备的正常更新节奏,来升级手里的体系,就是性价比最高的做法。但这些新装备的交付速度、数量,实际上取决于印度空军装备的发展速度——巴基斯坦本身缺乏更新装备的资源,并不充沛的国力,根本无法支持中国这种对性能的极致追求,保持与印度旗鼓相当或者略微超出就是极限。
▲歼-35对巴基斯坦来说是划时代武器
“补缺”则是对这场交战进行总结,看哪些装备需要补充。首先,仅仅20架歼-10CE肯定是不够用的,不管一年多前,歼-10CE的交付究竟因为什么原因中断,巴基斯坦现在都需要更多的歼-10CE——在10日的反击行动中,就已经暴露出护航歼-10CE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就是印度空军因为7日损失惨重,不敢擅动才没出事。“枭龙”Block3虽然也是四代半战机,但雷达性能、载重和航程的全面差距,使得其并不能替代歼-10CE的位置,后者至少要将规模扩充到40架左右才算合理。
▲现在歼-10CE的数量远远不够
其次,扩充加油机队。相比于在实战中大放异彩的其他机型,伊尔-78在这轮军事冲突中名声不彰,但这并不代表其作用不关键——不管北方局势都有多危险,巴基斯坦空军第8中队(装备“枭龙”Block3,也是三支四代半战机中队之一)一直在南部牢牢不动,就是为了给第2中队(装备“枭龙”Block2,可以挂载CM-400AKG)提供空中掩护。而为了保证上述两支“枭龙”中队,能深入阿拉伯海打击印度航母,伊尔-78也一直停在南方准备支援。
▲因为歼-10CE数量不足,反航母作战不得不由“枭龙”作为主力
但仅仅三架老旧的伊尔-78,显然是不够用的——“枭龙”有限的载重和航程,在北方也是很大的问题,同样需要空中加油机,才能发挥最大战力。因此,中航工业已经成熟的“运油-20BE”,其实是巴基斯坦非常需要的。按照运-20B相比运-20A,载重增加11吨来估算,“运油-20BE”的输油量,已经达到和欧洲A-330 MRTT相当的水平,仅两架就足以为一个“枭龙”中队空中加油。换句话说,采购四架“运油-20BE”,就足以让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机队实现蜕变。
▲运油-20对巴基斯坦也非常关键
此外,还有对早期“枭龙”升级以拓展战力、调整五架瑞典“爱立眼”预警机等,同样可以大幅提升巴基斯坦空中战力的措施。总而言之,南亚很难获得真正的和平,在印度厉兵秣马、准备洗刷耻辱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只有进一步向中国空中作战体系靠拢,才能尽量抹平双方的国力差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