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LABUBU成为风靡全球的时尚单品,其在二手市场被炒到翻数倍高价仍有人追捧,泡泡玛特股价也随之起飞。然而在这场人声鼎沸的潮玩江湖中,相关仿冒产业已悄然成型。
记者调查发现, LABUBU的爆火不仅让黄牛赚得盆满钵满,不少潮玩厂家也开始光明正大地专供高仿 LABUBU。以时下最火的 LABUBU3.0系列为例,不少商家端盒(一盒6个)的批发价为300~550元,而原价99元的隐藏款,其高仿款单个的售价高达180元。当你质疑为何高仿比正版还贵时,商家只会回答:“不要和官网比,官网没货”。
商家发布的高仿货广告
LABUBU缺货带动高仿版热销
供给渠道之一为直播间
近一年来,泡泡玛特旗下人气IP LABUBU搪胶毛绒产品一经推出,便会引发抢购热潮,线上线下渠道供不应求。线下门店销售尤为火爆,消费者不惜排队数小时只为购得心仪款式。
该IP的走红离不开明星效应的推波助澜,韩国顶流女团成员Lisa在社交平台“晒娃”,为LABUBU带来了现象级曝光。如今,在社交媒体生态中,拥有LABUBU稀有款更成为彰显时尚品味的象征,各路网红博主争相晒单赢得新一代的流量密码,进一步让 LABUBU身价大涨。
4月24日, LABUBU3.0系列推出,其价格水涨船高。在二手市场上,该系列的盲盒价格普遍出现溢价。记者看到,原价594元一盒在二手市场上被炒到了1000元至2000元左右。而单个99元的盲盒也普遍溢价200元至600元左右,隐藏款的价格更是超过2600元一个。
labubu3.0隐藏款二手平台售价超2600元一只
正因为 LABUBU高企的价格和缺货的状态,让高仿版“乘虚而入”,有商家销量一个月上千盒。位于广东东莞的一名商家告诉记者,3.0系列可扫码的550元一盒,不可扫码的450元一盒,隐藏款180元一个可扫码。“都是一比一复刻正版,因为到处缺货,价格不可能很低。”
“泡泡玛特也是代工的,原版也有很多瑕疵,验证码确实弄不出来,其他都能搞定。”另一名位于四川的商家称,自家的高仿款卖360元一盒但无法扫码,材料都来自原版工厂,隐藏款第一批已经售罄,目前还在生产第二批。
记者从多名商家处了解到,这些高仿货供给渠道之一正是各种平台的直播间,而商家给记者展示的仿版包装均与正版相似,以至于不少消费者争相购买,声称一些高仿版确实分不清真假。
丑版 LABUBU在海外成流量密码
律师:卖高仿产品属于侵权行为
不仅是国内生意的火爆,泡泡玛特正在加速海外扩张,在洛杉矶、伦敦、米兰、东京等多地的泡泡玛特线下门店,都出现了排队抢购Labubu3.0系列的热潮。
然而这些高仿版也正在流向海外,甚至一些商家还定制了区别于 LABUBU正品的玩偶。由此,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歪脸、光头等抽象 LABUBU,网友戏称它们是Lafufu、Lababa等。这类产品的成本并不高,销量却相当可观,Lafufu比丑也是当下海外社交媒体的新流量密码。
丑版labubu在海外成流量密码
那么消费者如何分辨盲盒真假?泡泡玛特相关工作人员称,店铺出售的商品都有镭射标,可以扫描商品包装上的镭射标查验真伪,跳转防伪码验证网站。但这种防伪方式却不及仿冒工厂的“逆向研发”速度,不少仿冒产品也实现了扫码跳转网站。
可以看到,泡泡玛特IP生意如火如荼,LABUBU爆火背后,版权保护成为新的考验。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泡泡玛特通过限量发售和隐藏款刺激等营销手段,制造了产品的稀缺性,导致在二手市场上价格被大幅炒高,消费者对这些产品有强烈的需求,因此假货市场较为猖狂。但多数人难以分清正品与仿品,即使是仿品也能够满足个人精神需求,因而仿品也有消费市场。
“卖高仿产品属于侵权行为。”付建提到,从商标权角度看,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商标侵权行为。从著作权角度看,若高仿潮玩品的外观设计等与原品牌的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相似,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进行复制、发行等行为,也属于侵权。
付建还建议,企业应该确保旗下 IP 形象及相关设计从设计图定稿起,及时通过国家或地方版权局完成登记,获取作品登记证书,为维权提供有力证据。置品牌名、IP 名等关键词进行监测,一旦平台出现假冒产品可以向销售平台举报。如果假冒产品数额巨大,公司也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卖高仿商品的平台对其进行惩罚性赔偿。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