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到底抢了谁的生意

雷军应该也很意外,YU7主力用户竟然都是苹果用户。

近日,雷军在微博上披露小米YU7前期用户画像,相比小米SU7的女性用户占比40%,小米YU7的女性用户降至30%,YU7锁单用户平均年龄33岁,女性占比30%。该车型主要吸引经济稳定、具备较强购买力的职场人士或家庭用户;YU7的用户以男性为主,女性市场仍有拓展空间,但男性购买力为主导。

雷军到底抢了谁的生意

雷军还披露一个让他比较意外的数据,YU7用户使用iPhone用户占比52.4%,比SU7高,这和雷军一直致力打造的“人车家生态”有些差异,他设想的生态是手机与汽车均为小米产品,如今小米YU7的用户竟然是iPhone用户居多。对此雷军表示iPhone用户通常倾向于高端品牌,消费能力强,YU7可能被视为更“科技感”或“高端”的选择。并且小米生态系统兼容iOS生态方面优化更好,能吸引苹果用户。

不久前小米YU7开售,3分钟大定20万单,一小时大定28.9万单,开售18小时,锁单量已超24万台……雷军在直播中表示这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

在小米YU7发售后,小米股价再迎一波连涨,发售后的三个交易日分别上涨3.6%、1.3%和0.33%,截至7月8日收盘,小米股价在2025年年内涨幅达69%,而2024年小米股价因小米SU7的优异表现,涨幅高达132%。雷军也因小米股价的暴涨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小鹏汽车何小鹏也在当日下单订了小米YU7,在微博上发文称其认为YU7成功核心是产品竞争力强劲,并@了雷军,让他早点给自己交付。作为友商,何小鹏订YU7是自用还是研究就不得而知了。

雷军到底抢了谁的生意

依托汽车杀入互联网前三

小米汽车迅速崛起,改变了当今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公司市值Top10已经洗牌。其中小米最令人瞩目的,强势杀入前三,而老牌互联网劲旅百度则跌出前十。

雷军到底抢了谁的生意

小米YU7自6月26日发布后几乎成了整个车圈最热门的话题,3分钟,大定破20万台,锁单达12.2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已超24万台。一会大定一会锁单的让有些人看得眼花缭乱。小定是金额较小的意向金,通常500-2000元,可退。大定是更高额的定金,车价10%-30%,更具法律约束力,有条件可退。

北京某品牌汽车资深销售向真表示大定和锁单有很大不同,大定是消费者确定购买意向并支付定金,通常5000元,具有法律效力,确认车辆配置。犹豫期权益一般为3-7天,期间可无理由退款或修改配置(如车身颜色、轮毂等),逾期未操作则自动进入锁单。大定顺序影响提车排期,越早下单提车越快。“大定定金在犹豫期内可全额退还,但过了犹豫期自动进入锁单模式,配置、车牌所有人等订单信息无法再修改,定金不退。若车企无法交车需双倍赔偿消费者。”

YU7的大定需要支付5000元定金,有3天左右的无理由退款时间;雷军则表示担心3天因试驾人数太多,难以承接,改为7天大定可退。锁单则不需要额外付费只需点击确认,之后车辆进入生产排期。

面对小米YU7的大火,有些友商开始质疑YU7大定用户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引发不少友商的“反制”,据媒体报道,蔚来、极氪、阿维塔等汽车品牌的销售人员称,购买旗下车型可报销YU7锁单定金5000元。有观点认为这是“变相”促使小米YU7增加“退订”。

《IT时报》报道称,走访数家小米汽车线下门店有销售人员称“6月29日当天,两个小时就卖出近千台”。

文章披露,小米YU7目前有“准现车”和“定制新车”两种,准现车是YU7 Max,起售价35.04万元,锁单金额为2万元,订单页显示“锁单后1-5周交付”,只是小米汽车App显示,准现车YU7 Max已经售罄。而定制新车选择更多,售价25.35万元起,含标准版、Pro和Max三款,锁单金额5000元,发售时锁单后显示预计8月开启首批交付。值得一提的是预计8月才首批交付,不是到8月能交付。

雷军到底抢了谁的生意

小米汽车App也显示了漫长交付周期,YU7标准版预计58-61周(约15个月),Pro版51-54周(约13个月),Max版38-41周(约10个月),这将极大考验大定车主的耐心和小米工厂的生产能力。

大定最久要15个月交付

小米YU7大定人数近30万,但同样退订人数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交付周期过长,成为不少预定用户的最大担忧。“YU7交付退订群”里人数约300人,很多预定用户表示了自己对交付期太久的担忧,他们认为10个月到15个月的提车时间过长,等到提车的时候可能会因政策问题而承担额外购置税,同时置换补贴政策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自身的权益时效有不少风险。

面对诸多风险,买家们认为允许退定金或者厂家来承担因时效问题带来的额外费用,以小米提供补贴来对冲可能的购置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担。小米对此没有回应。

BT财经在工信部官网查阅了今年3月13工信部发布的《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五批),小米YU7位列其中,问界M9EV等车型也在列。但在4月14日和5月21日发布的第十六批和第十七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名单中并没有小米的身影。

雷军到底抢了谁的生意

而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购置税政策对2025年购车的用户较为划算,因为2025年实行的全免政策,一旦到了2026年就实行减半政策,尽管设置了1.5万元的购置税上限,也会让用户白白多掏一笔钱。购置税全额征收时,计税基础为不含增值税的车价,计算公式为车价 ÷ 1.13 × 10%,简化系数为0.044247,以小米YU7裸车价标准版25.35万,、Pro版27.99万、 Max版32.99万计算,对应的购置税分别为1.12万元、1.24万元和1.46万元,即便是2026年提车实行的减半政策,车主也分别多出0.56万元、0.62万元和0.73万元。

2027年后或全面恢复全额征税。以279000元的小米YU7 Pro版为例,或缴纳1.24万元的购置税,相较2025年,成本明显有所增加。好在即便以小米APP上显示的最长15个月交付,也是在2026年年内,尚未延迟至2027年。但YU7目前的订单量意味明年产销量基本已经提前锁定,发布会之后下单的用户,或许要等到2027年初才能提车。

小米北京亦庄一期工厂年产能约15万辆,随着小米SU7的火爆,通过双班生产与产线优化,2025年月峰值产能达2.4万辆(年化约28.8万辆),2024年实际交付13.68万辆小米SU7。如今要同时消化小米SU7积压的订单和小米YU7的新增订单,难度不小。而小米二期工厂7月才投产,预计两厂的年产能约30万辆,小米的产能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对此,小米汽车官方账号回应称:“App显示的交付时间为预估参考,根据锁单量及当前产能测算,我们已首次更新所有订单的预计交付周期。”对于交付时间能否提前,小米表示:“随着产线磨合提效、产能爬坡,实际交付时间可能会有动态变化。”

苹果用户成为小米汽车主力军

小米YU7的销量前三名城市分别是上海、杭州和北京,2024年,这三个城市人均GDP分别为21.71万元(折合3.04万美元)、17.39万元(折合2.44万美元)和22.82万元(折合3.2万美元),北京人均GDP 最高,但却不是居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上海以93128元的人均收入位居第一,杭州人均收入为83356元,而北京为92464元,这三个城市都远高于全国平均的41314元。

而苹果用户的多少则和当地人均收入的高低成正比,艾媒咨询2025年初进行的一项覆盖全国12个省市、8500名智能手机用户的调查显示,在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中,苹果手机的持有率为42.6%,华为为24.8%;在年收入10-20万元的中等收入人群中,苹果手机持有率为37.9%,华为为29.5%。

这份调查没有显示小米手机的占比,但在年收入50万以上的人群中,除了苹果和华为,剩下的市场哪怕全都留给小米也只有32.6%,以调查报告的排序来看,华为排在第二位,说明小米手机在该人群的持有率不高于24.8%,毕竟vivo和OPPO也有相应的高端机,多家来分32.6%的市场份额。

根据小米YU7用户画像数据和分析,其苹果手机用户占比高达52.4%的现象源于以下关键因素,说明了小米深度适配苹果生态的主动策略,系统级互联支持,车机原生支持苹果CarPlay功能,实现导航、通话、音乐等核心功能的无缝流转,降低iPhone用户切换成本。澎湃OS车机系统允许iPhone用户扫码登录视频平台(如爱奇艺、B站),会员权益与手机端互通,提升生态兼容性。

雷军或也意识到YU7的用户群体会以苹果用户为主,早在YU7研发阶段明确“优先保障iPhone用户体验”目标,如优化蓝牙连接稳定性和Siri语音控制响应速度。车内无线充电支架兼容iPhone机型,解决充电痛点。

从近期小米披露的数据来看,和小米此前披露的91%的小米汽车购买者曾使用小米手机,97%深度接入米家智能家居系统有一定的偏差。小米应该会对此做出战略调整。

52.4%的苹果用户占比,也显示出经济实力与消费偏好。YU7车主平均年龄33岁,较SU7用户年长3岁,集中于上海、杭州、北京等一线城市,该群体消费能力较强,苹果手机持有率天然较高。这与YU7 25.35万-32.99万元区间定价吻合,与iPhone高端机型用户消费层级高度重合。

YU7销量前三城市与特斯拉Model Y核心市场完全重叠,而特斯拉用户中苹果手机占比同样突出,小米通过生态兼容策略成功吸引竞品潜在用户。有别于部分车企封闭生态(如仅支持自家手机互联),小米主动开放CarPlay及多品牌投屏功能,降低非小米手机用户购车顾虑。毕竟1.1米超宽全景HUD、多屏协同等功能对iPhone用户形成技术吸引力,部分用户因车机体验优势选择YU7而非iPhone适配较弱的竞品。

如此看来雷军公开强调的“小米汽车决心服务好苹果用户,用互联诚意赢得iPhone用户”并非一句空话,这或许也是小米汽车能快速杀出重围的秘诀。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