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播出的人民军队系列宣传片《攻坚》中,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影片里首次透露,我国自主研发的歼-10C战斗机,在一次贴近实战条件下的对抗演练中,成功地“击落”隐身五代机。

歼-10C干掉隐身机究竟有啥门道

这一消息迅速成为热点。网友议论纷纷,央视则在片中直接给出了答案:在现有空战体系保障下,歼-10C不仅正值“当打之年”,更能对五代隐身机形成有效反制。歼-10C“击落”隐身战斗机,其秘诀在于“体系化作战”,包括预警机、无人机或岸基/舰基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和锁定空中目标,电子战机实施干扰压制。空中目标的动态,通过高速数据链进行实时共享,让歼-10C等中国空军现役的非隐身战斗机,也具备了拦截隐身战斗机的能力。

在21世纪初,以F-22为代表的隐身战斗机问世,标志着世界空战进入了隐身时代。这种变革打破了以预警为核心的传统空战体系平衡,导致四代机的机载雷达难以发现隐身目标,空空导弹射程优势受限,陷入感知和武器双重失效的困境。在超视距空战中,四代机往往还没远距离发现隐身五代机,就已被对方击落。

歼-10C干掉隐身机究竟有啥门道

为改变这一局面,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四代机普遍换装相控阵雷达,空空导弹尝试采用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和红外/雷达复合导引头,地面米波雷达也重焕生机,目标都是压制隐身战机,提升四代机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有人说对付五代隐身机最好也使用五代隐身机,但即便我们已有歼-20、歼-35等五代隐身机,仍需探索用现有四代机对抗五代机的装备技术和战术战法。这并非中国独有,美国、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在积极尝试。比如在2009年的美军演习中,美军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就通过“火力+电子战”,使用AIM-120中距导弹“击落”过F-22隐身机。在2012年的“红旗” 军演中,德国空军的 一架“台风”战斗机也曾数次“击中”F-22。

歼-10C干掉隐身机究竟有啥门道

如今的空战体系已发展到新阶段,国内虽有“第2.5代空战”或“第四阶段空战” 等不同叫法,核心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以预警指挥机为核心,超视距空战作主导,反隐身成为关键,且机间链和机弹链广泛应用,体系节点联系更紧密。

在《攻坚》一片中,除了歼-10C(代号01、02),还出现了空警-500预警机(代号03)。歼-10C 飞行员肖楠发现 “单机扫不出目标” 时,立刻判断这可能是隐身目标”,随即呼叫预警机“03,帮我扫一下”。这一场景说明,空警-500凭借优化升级的先进航电设备,率先突破了预警雷达“看不见隐身机”的限制,为歼-10C战机进行了目标指示。

歼-10C干掉隐身机究竟有啥门道

这次实战对抗演练的高潮,正是歼-10C战机击落隐身战机的环节:空警-500预警机精确跟踪隐身目标后,通过低延时数据链将火控级精度的目标信息传递给歼-10C战机,后者据此导引发射中远距空空导弹,最后“击落”隐身机。这种模式就是实战中易实现的间接“A导B射”(俗称,并非军事术语),体现了中国空军空战体系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攻坚》一片中歼-10C飞行员肖楠说的“导弹睁眼了”这句话,也值得关注。这句话既说明空空导弹已从中制导段进入了主动雷达末制导段,此时雷达导引头截获并稳定跟踪目标,载机停止制导并脱离,导弹按导引律飞向目标,接近时引信触发战斗部起爆,完成击杀(即片中 “画面干净” 的击落场景)。这个细节佐证了空警-500预警机与歼-10C战机通过多机协同、接力制导完成“击落”隐身机壮举的过程。

歼-10C干掉隐身机究竟有啥门道

这次歼-10C战机在体系支撑下成功“击落”隐身五代机,对中国空军意义深远。这不仅验证了我国空战体系的成熟度与先进性,更打破了“只有五代机才能对抗五代机”的固有认知,为现有装备挖掘出了更大的作战潜力。

对于中国空军来说,这意味着在拥有歼-20系列和歼-35系列等五代机的基础上,以歼-10C、歼-11BG和歼-16为代表的四代改进型战机,通过融入高效协同的作战体系,依然能在未来空战中扮演关键角色。这种能力让空军在兵力部署上有了更灵活的选择,既能用五代机执行“踹门”等核心任务,也能依托体系让四代机承担多样化作战职能,形成高低搭配、互补增效的作战格局。

歼-10C干掉隐身机究竟有啥门道

先进战斗机的标准,今后将不再是单机性能的堆砌,而是体系融入能力的大比拼。这种战术战法也为空军积累了丰富的对抗隐身目标的战术经验,推动了各型装备在体系中的融合运用,进一步夯实了空中作战体系的韧性与战斗力,为建设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提供了有力支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