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代表在联合国爆发了激烈争执,美方代表明确表示,不许中国反制菲律宾,中方代表当场反将一军。那么,美国为何要此时炒作南海议题,中国又应如何应对呢?

5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题为“通过国际合作加强海上安全促进全球稳定”的高级别公开辩论会,希腊作为当月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主持会议。

中美联合国爆发争执,美方不许中国反制菲律宾,中方当场反将一军

大会议题原本围绕打击海盗、打击海上跨国犯罪等共同安全挑战。然而,美国代表趁机向中国发难,她声称中国在南海的“胁迫行为”和台湾海峡的“挑衅行动”加剧地区紧张,还着重提到中国在黄岩岛附近对菲律宾的所谓“危险行动”,并呼吁中国遵守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

对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耿爽当场驳斥,明确指出安理会并非讨论南海问题的合适场所,并强调美国的指控“与会议主题格格不入”。有分析认为,耿爽的回应直指美方逻辑矛盾:一方面,美国频繁以“航行自由”为名派遣军机舰艇进入南海——2025年3月,美军侦察机抵近南海的架次达62次,部分行动甚至使用虚假识别码规避监测,实际规模远超公开数据。

另一方面,美国无视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对话稳定局势的努力,反而挑动地区国家对立。耿爽反将一军,指出当前南海局势总体稳定,正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的结果,而美国的行为才是“对南海安全稳定的最大威胁”。

中美联合国爆发争执,美方不许中国反制菲律宾,中方当场反将一军

事实上,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炒作南海问题。不过,此次有一个值得在意的关键因素——时机。具体来说,这次中美激烈交锋的时间点,正好处在菲律宾中期选举结束之后。据报道,在这场菲律宾中期选举当中,坚持亲美立场的马科斯阵营表现远低于预期,在参议院12个改选席位中,仅拿下了6个席位。于是为了防止自己被“清算”,马科斯已公开表示愿意跟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要知道,在马科斯台上后,菲律宾就成为美国南海政策的重要支点,2023年以来,菲律宾政府多次否认中菲曾就仁爱礁问题达成管控共识,并在2024年与美国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军使用更多军事基地。

然而,菲律宾的立场并非铁板一块。其国内经济高度依赖对华贸易,2024年中菲双边贸易额突破600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保持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这种经济依存与安全依赖的矛盾,使得菲律宾在中美之间谨慎平衡。

在这个节骨眼上,马科斯政府选举失利,甚至出现了“倒戈”迹象,这显然对美国的地缘战略造成了不小的潜在危机。因此,美方在安理会上“不许中方反制菲律宾”的举动,就是做给马科斯政府看的,希望其能继续对华强硬,让美国能够借南海问题凭空造牌,以便在后续和中国的博弈中积累筹码。

中美联合国爆发争执,美方不许中国反制菲律宾,中方当场反将一军

那么,面对美国的接连挑衅,中国应该怎么应对呢?关于答案,其实耿爽也已经说出来了,他在联合国提出四点主张:秉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维护公正合理的海洋秩序、共同打击海上犯罪、加强全球海洋治理。这些倡议并非空谈,而是以具体行动为支撑——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海上联合搜救热线,推动区域海洋环保合作,并积极参与打击海盗等跨国行动。

另外,深化经贸协作仍是化解困境的核心路径。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于2025年完成全面落地进程,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实现8%的年度增幅,数字经济和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协同发展显著提速。这种高度融合的产业协作体系,构成了应对外部风险的防护屏障。毕竟,当区域国家能够持续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时,安全领域的争议性议题自然会降低热度。

当然,可以预见,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基调短期内难以改变——特朗普政府推动的所谓“印太战略”,将持续利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而中国则需在坚定维权的同时,扩大“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纽带,尤其是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

中美联合国爆发争执,美方不许中国反制菲律宾,中方当场反将一军

不过,尽管中美在联合国激烈交锋,但双方均无意走向直接冲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表示“避免对华冲突升级是优先选项”,而中国始终强调“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务实来看,两国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全球议题上仍需合作,正如中方多次提到的,南海应是和平之海。中美在联合国的辩论以后仍无法避免,但重要的是,南海不应该成为博弈的棋盘,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