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982年正处在发展生产时期,马湖村的村民们每天为生计奔波,谁也没想到一场普通的水渠清理工作,会让这个小村子与千年历史产生交集。

接下来的故事,不仅改变了几位村民的生活,更让一件尘封已久的国宝重见天日。

82年老农上交40斤黄金,上交后才发现,装黄金的罐子才是无价之宝

1982年正月初七,寒风还带着刺骨的凉意,马湖村公路小队接到任务要清理村东一条荒废多年的水渠。

这条水渠杂草丛生、淤泥堆积,散发着刺鼻的腐臭味。

作为队长的万以才早早来到集合点,看着队员们陆续到场,心里盘算着如何分配最棘手的下游渠段。

万以才决定将下游的淤泥交给弟弟万以全处理。

万以全挽起裤脚就下了渠,他握着锄头一锄一锄地挖着,突然一声金属撞击声打破了沉寂。

82年老农上交40斤黄金,上交后才发现,装黄金的罐子才是无价之宝

挖到东西了!万以全兴奋地喊道,万以才扔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跑了过去。

兄弟俩蹲在泥水里,小心翼翼地扒开淤泥,一个锈迹斑斑的青铜罐子露出来,

这个罐子圆腹细颈,表面布满铜绿,虽然沾满泥土,但仍能看出精致的纹饰。

罐子被抬上岸后,万以全轻轻拧开已经松动的泥封,突然几块金灿灿的金属块掉了出来,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兄弟俩愣住了,这些金属块沉甸甸的,表面刻着奇怪的花纹和文字——是金子!

82年老农上交40斤黄金,上交后才发现,装黄金的罐子才是无价之宝

他们继续倾倒罐子,一块、两块、十几块......整整四十斤金光闪闪的金饼呈现在眼前。

黄金现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村子,村民们蜂拥而至,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万氏兄弟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将金饼装回罐子,匆忙跑回家中。

紧闭的院门外,村民们吵吵嚷嚷,拍门声、叫骂声不绝于耳,屋内万氏兄弟和家人围坐在堂屋,看着桌上的金饼,心情复杂。

有人提议分了这些金子,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这些金饼上刻着奇怪的文字,会不会是文物?

82年老农上交40斤黄金,上交后才发现,装黄金的罐子才是无价之宝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万以才最终决定上交国家,这个决定虽然艰难,但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面对如此巨大的财富诱惑,他们选择了坚守底线。

万以才立刻带着两块金饼赶到乡政府,

当时乡政府人员正在开会,看到万以才手中的金饼,都觉得大事不妙,立即联系县文物管理所和人民银行。

很快文物专家和黄金鉴定人员赶到现场。

文物专家仔细观察金饼后大吃一惊,激动地说这是战国时期的黄金,上面的铭文记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82年老农上交40斤黄金,上交后才发现,装黄金的罐子才是无价之宝

经过清点,这批金饼每块都刻有铭文,保存状况良好,堪称罕见的考古发现。

就在众人忙着搬运金饼时,万以全突然想起这些金子是从一个铜罐子里倒出来的,于是他提出那个罐子要不要看看?

而当胡教授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清理罐子表面的泥土时,他脸色大惊,

这居然是战国时期齐国将军陈璋伐燕的战利品,与海外流失的陈璋方壶是姊妹器物,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这件被命名为陈璋圆壶的青铜器,底部刻有“陈璋伐匽之获"铭文,其价值远远超过那些金饼。

82年老农上交40斤黄金,上交后才发现,装黄金的罐子才是无价之宝

根据专家考证,这段铭文记载了公元前315年,齐国将领陈璋伐燕胜利后缴获的战利品中有这件器物。

陈璋圆壶和一同出土的四十斤战国金饼意义重大,

这些金饼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铸造工艺,上面的铭文记录了铸造时间、地点和用途,是研究古代货币制度的重要依据。

万氏兄弟上交文物的事迹很快传遍全国,他们的行为不仅保护了国家文物,更展现了普通百姓的高尚品格。

在巨大的财富诱惑面前,他们选择了遵纪守法,将文物上交国家,这样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82年老农上交40斤黄金,上交后才发现,装黄金的罐子才是无价之宝

为了表彰万氏兄弟的义举,当地政府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并授予他们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但对万氏兄弟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奖励,而是内心的安宁。

陈璋圆壶和战国金饼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些珍贵文物,聆听那段尘封的历史。

而马湖村的这段故事,也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见证着平凡人不平凡的选择。


参考资料:

1. 《盱眙县文物志》,盱眙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编,1985年

2. 《江苏考古五十年》,江苏省文物局编,1999年

3. 《战国陈璋圆壶的发现与研究》,《文物》杂志,1983年第4期

4. 南京博物院官方网站相关资料

5. 对万氏兄弟及当地村民的采访记录(1982-1983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