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六枚导弹封死出口!伊朗总统血溅当场,哈梅内伊终于压住亲美派?
1996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7月13日,据观察者网报道,6月16日伊朗首都德黑兰西部发生了一起震动国际的袭击事件。当天,包括总统佩泽希齐扬、议长与司法部长在内的伊朗最高决策层,在出席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时,遭到以色列特种军力的“精准围困”式袭杀。六枚导弹接连轰击会议大楼的进出口,一时间生死未卜。
但令人意外的是,伊朗高官们早有预案,通过备用紧急通道逃出生天,仅多名高层腿部受伤。然而,整个国家上下陷入巨大震动:如此机密的行程为何会被暴露?以色列人又是如何同时锁定六处会议备选地,甚至详细掌握核心人员的动向?政坛内鬼疑云在伊朗高层之间炸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以色列空袭期间,一架F-15战斗机甚至因故障差点迫降德黑兰,而以防空力量毫无警觉,以色列得意宣称“全程未被击落”。这一刻,伊朗烧钱构建的防空体系竟然成了“豆腐渣”。
这次事件引发了伊朗政坛的深度反思和强烈 ** 。尤其是对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而言,曾主张通过与美西方谈判缓解核危机,追求某种程度妥协,但血淋淋的现实给了他最沉重的一课。“以色列的导弹不仅炸出了高层安全漏洞,更点燃了全国强硬抗美以情绪。”昔日温和派、亲美官员在国内彻底失势,对民众来说,弱软换不来和平,只有坚决斗争才可能换来未来的安全。
此役后,伊朗加速“作坊式核计划”,将先进铀浓缩离心机悄然分散至民宅、地下车库等隐蔽空间——“去中心化”策略昭示着整个国家已彻底放弃幻想。伊朗外长的强硬表态更给了西方釜底抽薪般的打击:直接宣布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弃与国际社会的合作,铀浓缩权利誓死捍卫!
在以色列与美国看来,或许这是精妙的“斩首行动”。但伊朗民意和军方的反弹远超预期,一个国家当安全底线被践踏时,往往不是变得更弱,而是变得更难以妥协、更铁了心要反抗。12日的战争和此次袭击只是一个信号:长期的中东博弈将不再有“温吞水”局面,伊朗不得不抛弃幻想,全社会上下将被更加紧密地拧在一起。
回头再问,妥协能换来安全吗?事实一次次证实,和平不是别人施舍的,只有自己斗争赢来的才牢靠。佩泽希齐扬们曾以为还能“谈下去”,如今也只能收回言辞,直面外交与军事实力的双重考验。
最后,小编想说,这场危机给所有动荡地区提了个醒:国际政治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认清现实,打碎泡影,不断积蓄自身实力,才能在风雨之中挺立不倒。面对强敌,低头只会丧失底线,唯有奋起,责任与希望才不会在烈火中熄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