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开窗,热浪裹挟着蝉鸣涌进房间,楼下药店门口却排起长队。邻居张阿姨抱着发烧的孙子往医院赶,孩子额头上贴着退热贴,小脸烧得通红。这样的场景最近在小区里并不鲜见,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新冠阳性率已悄然跃居南北方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首位,南方省份的感染曲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又有新冠感染,少聚集,做好防护降低风险,谨慎对待!

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的数字更令人警醒:四月份全省报告新冠感染病例突破两万例,较三月份暴涨近七倍。知名歌手陈奕迅因确诊取消巡演的新闻冲上热搜,这位50岁的歌手在演唱会现场突发身体不适,检测结果让所有人捏了把汗。专家预测本轮感染高峰将在五月下旬到来,持续六至八周的警报已然拉响。

立夏后的天气像孩童的脸,上午还艳阳高照,傍晚就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的气候最易让病毒钻空子,就像给病毒裹了层糖衣炮弹。我翻出尘封的体温计,想起上周带女儿去医院时,候诊区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恍然意识到防疫这根弦,从来就没有松懈的理由。

又有新冠感染,少聚集,做好防护降低风险,谨慎对待!

南方朋友总说夏天命是空调给的,可最近急诊室里多了不少"空调病"患者。同事老李的儿子贪凉整夜开空调,第二天就发起高烧,CT显示肺部有轻微炎症。医生解释说,骤冷骤热会让血管急剧收缩,免疫力像被戳破的气球般迅速下降。建议大家把空调温度调至26℃以上,搭配电风扇形成自然风,既凉爽又健康。洗澡时更要注意,温水冲淋比冷水澡更能促进血液循环,洗完后立即擦干穿衣,别让湿气在体内安营扎寨。

又有新冠感染,少聚集,做好防护降低风险,谨慎对待!

楼下烧烤摊的油烟刚飘起来,王姐就带着女儿匆匆走过。这个夏天她家冰箱里的冷饮全部换成常温酸梅汤,连孩子最爱的冰淇淋都换成了自制的绿豆汤。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生冷食物会损耗脾胃阳气,就像给免疫系统断电。而油炸烧烤这类燥热食物,则像在体内点起篝火,让咽喉黏膜变得干燥脆弱。上周部门聚餐,吃了两串烤鱿鱼的实习生小周,第二天就嗓子肿痛说不出话,检测后发现是新冠与咽喉炎的双重夹击。

又有新冠感染,少聚集,做好防护降低风险,谨慎对待!

周末带孩子去动物园的计划被迫取消,朋友圈里景区人挤人的照片看得人直皱眉。有个视频特别扎心:地铁上咳嗽声此起彼伏,却鲜少有人戴口罩。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老年人觉得大热天戴口罩闷得慌,殊不知病毒可不会因为气温升高就休假。建议大家错峰采购,避开早晚高峰的超市;遇到咳嗽不止的陌生人,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办公室里有人感冒,立即开窗通风,用酒精湿巾擦拭公用物品。

公司前台的防疫物资箱又重新启用,里面口罩、消毒凝胶、体温计一应俱全。保洁阿姨每天三次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门把手,这个习惯从2020年坚持到现在。建议每个家庭都备个防疫急救包:医用外科口罩、独立包装的酒精棉片、便携式体温计、连花清瘟胶囊。上周邻居家孩子半夜发烧,家长就是靠着这个急救包及时处理,第二天送医后确诊为普通感冒,虚惊一场。

又有新冠感染,少聚集,做好防护降低风险,谨慎对待!

傍晚散步时,看见几位老人在社区广场跳广场舞,大家都戴着透气的防晒口罩,既防病毒又防紫外线。这个细节让人心头一暖防疫早已不是负担,而是融入生活的智慧。端午将至,愿我们都能守住这十二字诀,让龙舟水冲走病毒阴霾,让艾草香护佑家人安康。毕竟,最珍贵的团圆,永远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

免责声明:

图文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