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军队授衔之际,曾经担任过红六军团军团长以及八路军120师副师长的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不少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都感到十分惊讶,毕竟和其他八路军副师长相比,萧克所获的军衔明显偏低。
那时八路军有三位正师长和三位副师长,正师长分别为林彪、贺龙、刘伯承,副师长则是聂荣臻、萧克、徐向前。后来授衔之际,在这六人当中,仅有萧克未被授予元帅军衔。
萧克对授衔之事并未有太多的感触。后来,他坦率地表示自己在历史上曾三次站错队伍,而这或许是影响他授衔的关键因素。
1929年6月首次站错了队伍。
1929年6月,于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里,军委提出重新选举红四军的前委书记和党委成员,彼时不少人把票投给了陈毅,仅有林彪等几人将票投给了毛主席。
最终,陈毅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毛主席落选了,要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红四军,毛主席低落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一气之下,就跑到“漳州”去养病了。
此次抉择,实际上对那些年轻的红军将领而言,的确产生了较大影响。林彪给毛主席投了赞成票,之后还特意写信给毛主席,表明自己不赞同他从前委离开。
毛主席对林彪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所吐露的肺腑之言极为动容,后来毛主席多次将重要任务托付给林彪,这其中也有此方面的因素。
陈毅当选红四军前委书记之后,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相关情况。彼时负责党内军事工作的是周恩来,周恩来听闻红四军前委书记不是毛主席了,十分吃惊,他马上指示陈毅,务必要把毛主席请回来,让其担任前委书记。
1929年12月,于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众人熟知的“古田会议”中,毛主席再度当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得以掌控红军的指挥权。
在投票这件事上,萧克把票投给了陈毅。以我们如今的视角来看,他的确选错了方向,这就好比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抉择。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对于红四军来说,毛主席担任前委书记并掌握军事权力,实际上是最为恰当的安排。
1935年发生了第二次站错队的情况。
于中央苏区,萧克曾先后担任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等职务。1934年,萧克带领红六军团充当先遣部队开展西征,打算与贺龙所率的红二军团会合。两部会合之后,萧克成了贺龙的助手。
1935年,当红二六军团即将抵达四川甘孜之际,红四方面军主要负责人张国焘派人前去迎接他们。这位代表分别与红二六军团的领导交谈,声称中央红军北上的策略有误,南下才是正确之举。
那时萧克已离开中央苏区许久,他们和党中央的联系寥寥,所以并不清楚具体状况。于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面对张国焘的言辞,他并未表达自己的看法。
当时担任红二军团军团长的贺龙,还有担任红六军团政委的王震,公然表明支持毛主席、支持党中央,认为北上是唯一的出路。
萧克选择了缄默,后来他觉得,这是自己第二次站错阵营。
1935年,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于四川懋功会合,张国焘见中央红军人员和枪支数量较少,遂萌生军阀思想,企图成为红军的实际掌控者。对于张国焘的这种野心,党组织绝对不会应允。
针对这种情况,张国焘并不甘心,甚至在那之后企图“另立中央”。
1960年,美国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北京对毛主席进行采访时询问:“你人生里最为灰暗的时段是何时?”
毛主席回应道:“那是1935年长征期间,在草地时和张国焘展开的斗争。彼时党内面临分裂局面,甚至或许会爆发前景不明的内战。”
最终,尽管张国焘“另立中央”的图谋破灭,但对我们党来说,彼时仍处于极为危急的关头。
在这一紧要关头,萧克选错了阵营,这之后自然也会对他的授衔产生影响。
1958年之后,萧克为何不见踪影了?
新中国成立后,萧克被委任为军训部部长一职。军训部负责制定全军军事训练规划,组织编撰军队的条令和条例,以及筹备组建陆军大学等各项工作。
彼时,在萧克的带领与谋划下,他们曾拟就解放军三大条令的初稿,并呈送中央审核。1951年,彭德怀自朝鲜返回国内,萧克指挥华北军区的一支部队为其进行演示。
彭德怀看过之后十分满意,说道:“就这么办”
1955年,训练总监部宣告成立,刘伯承被任命为部长。之后,刘伯承接到命令去组建军事学院,训练总监部的工作就由叶剑英接手。到了1957年,因为叶剑英工作任务繁重,萧克替代他,正式出任训练总监部部长。
彼时我国与苏联关系颇为融洽,我们皆称其为“老大哥”。所以在军队开展训练期间,诸多正规化建设工作,均是借鉴苏联经验。这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的态势愈发严峻,彭德怀率先对萧克、刘伯承等人展开批评。他曾表示:“训练总监部撤了我国防部长的职务,我连训练总监部的大门都进不去;南京军事学院既有土专家,又有军事权威人物,我都不敢进去。”
这件事过去没多长时间,中央军委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开展反教条主义运动。在这场运动里,萧克受到批判,被免去了原有职务,之后他担任了农垦部副部长。
1959年庐山会议结束后,彭德怀受到了批判,正是在那个时期,他才真正理解了萧克所面临的困境。1974年,彭德怀临终之际,把侄子彭启超叫到身边,嘱托他代替自己向萧克赔礼道歉。
之后,彭启超向萧克赔礼道歉,萧克并未说任何埋怨之语,毕竟彼时情形有所不同。
“文革”结束之后,陈云提出要为彭德怀平反,萧克马上表示赞同。他觉得,不管之前彭德怀对自己如何,可他的这个案子的确属于冤案,既然是冤案,就应当平反。
1980年,时年73岁的萧克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跻身副国级行列。
在2008年的时候,他由于患病离开了人世,离世时岁数为102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