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在马来西亚布特拉加亚,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中)见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左)与泰国代理总理普坦握手(新华社/图)
一场地雷引发的血案
针对2025年7月的军事冲突,柬泰两国的说法出入很大。
7月16日和7月23日,泰国方面两次指责柬埔寨军队越境埋雷,导致一名泰国士兵被炸断腿,另有3-5名士兵不同程度受伤。柬埔寨方面则辩称地雷系20世纪70年代末的柬埔寨战争遗留旧物,泰国军方巡逻队系因“偏离巡逻路线”导致伤亡,并非柬方责任。
此后,双方均将责任归咎对方,且声调不断升高。
冲突爆发于7月24日上午。
泰方宣称,柬埔寨军队当天上午7时34分部署无人机对边境附近的泰国军队进行监视,8时20分起使用火炮和多管火箭炮首先开火,导致房屋和公共设施受损,泰国随即展开了还击。
柬方则表示,24日凌晨,武装冲突首先在双方有争议的柏威夏寺以东约200米处开始,泰国巡逻队于上午6时30分进入一座寺庙附近的争议地区,并在其周围设置了铁丝网。据柬埔寨官员称,泰国军队随后于上午7点左右出动无人机,并在上午8点半鸣枪示警,随后于上午8时46分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此后,双方动用了各种轻重武器(泰国方面据称还动用部署在边境附近的6架美制F-16战斗机中的至少1架进行越境空袭)进行了多次冲突,泰方宣称死亡22人,其中14名为平民,逾13.9万边境居民被疏散,商店、学校和医院大量关闭。柬方宣称死亡13-14人,其中包括27日证实战死的陆军第7师师长敦宋念二星将军。双方战报与相关传闻互相矛盾,但总体上判断处于僵持胶着态势。
双方在开战后迅速召回本国驻对方大使,将外交关系降至最低级别,并在持续冲突中一面强调本方占理,一面指责对方“肇事”且“毫无诚意”。军事上明显弱势的柬方第一时间即要求国际介入,而泰国则直到25日仍坚持“两国直接谈判”且拒绝国际社会介入。但最终在国际社会的持续施压下,双方坐上了谈判桌。
2025年7月28日,泰国尖竹汶府,大量柬埔寨籍务工人员在班兰边境检查站等待过境 (视觉中国/图)
“适当拱火有利,率先服软不利”
历史上,泰国(古称暹罗)和柬埔寨(古称高棉)王朝都曾经历过盛与衰、扩张与被扩张,王朝与王朝、民族与民族(分属泰民族和高棉族)、宗教与宗教(泰国长期奉行南传佛教,柬埔寨历史上曾风行过印度教)之间龃龉不绝。
19世纪后半叶,柬埔寨沦为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地的一部分,泰国则仍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屡屡遭到殖民者觊觎和染指。1907年,法国单方面绘制并公布了法属印度支那的一系列地图,其中的柬泰边境部分,将包括千年历史的印度教名刹柏威夏寺在内的许多争议点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这一西方殖民者惯用的、利用技术和势力优势强行制定单边利己规则的做法,在当时即令双边矛盾升级,也埋下了柬泰边境分歧的伏笔。
法国殖民当局的蛮横行径导致1940-1941年两次泰法战争的爆发,尽管法国维希政府打不过德国人,但对付东南亚农业国家还是能占据一点上风,尤其在1941年1月11日的象岛海战中,泰国海军水面舰艇几乎全军覆没,主力“大城府”号海防舰被击沉,“吞武里”号被重创。自认为吃了大亏的泰国随后在二战中倒向轴心国,并与日本法西斯合作,令与其战后获得独立的柬埔寨之间仇怨更甚。
二战后,国际法院(CIJ)于1962年将柏威夏寺及周边主权判给柬埔寨,该裁决重新点燃了双边矛盾。越南入侵柬埔寨期间,柬泰边境屡屡爆发武装摩擦。而越南的撤军和柬埔寨内战的结束,并未令柬泰边境的“温度”同步下降。2011年,柬泰军队围绕争议地区爆发多次冲突,造成约20人死亡,数千人流离失所,柬埔寨再度诉诸国际法院。2013年,国际法院再次确认了对柬埔寨有利的裁决,泰国拒绝接受国际法院的裁决和管辖,双边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泰国内部的政治危机中,泰国前总理他信一度得到柬埔寨最高领导人洪森的庇护和帮助,两个政治家族之间一度私交甚笃。柬泰边境局势升级后,他信的女儿佩通坦试图利用自家与洪森家族之间的私交缓和气氛。
7月1日,有消息爆料称,稍早佩通坦和洪森通话17分钟,称呼后者“叔叔”,并私下指责泰国当事军官“鲁莽”。这一“示弱”音频疑似因泰国国内政治矛盾被曝光,导致佩通坦被停职(仅停总理之职,仍担任文化部部长),泰国舆论针对佩通坦的批评不绝于耳。此举虽未令佩通坦及其背后的家族彻底失势,却足以产生“寒蝉效应”,没有任何泰国政治势力在柬泰冲突中公开抱持缓和的立场。
在柬埔寨方面,政治影响依然深远的前领导人洪森近期因一系列内政、外交和经济困境遭遇挑战,亟待通过刺激民族主义情绪、对外转移矛盾关的注点来摆脱困境。作为东南亚首屈一指的政治老手兼不倒翁,不排除洪森有借边境摩擦转移矛盾焦点、缓解自身政治压力的念头。
武装冲突爆发前,双边关系已十分紧张。除“地雷事件”和“电话风波”外,持续的边界争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边境口岸关闭,柬埔寨还禁止从泰国进口燃料、天然气以及水果和蔬菜。
上周,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宣布该国将于2026年开始启动长期搁置的强制征兵法,称“与泰国的紧张关系意味着需要征兵,国防预算也可能增加”,因此,此番冲突升级并未特别出乎当地观察家的预料。
泰国方面,经济实力和军队武器装备水平虽然好得多,但长期未经历实战,军队近年来深度卷入国内政治和治安应对;代理总理(第一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普坦等一面“秀强硬”,一面多次表示“谨慎应对”;佩通坦则强调,“泰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外交对话避免对抗,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我们坚信,和平是解决国家间冲突的最佳途径”。柬埔寨倒是拥有实战经验更为丰富的军队,又在战前实控多数争议地点,然而国力差距实在太大,引入第三方调停显然更为实际。冲突扩大后,洪玛奈第一时间即致信联合国安理会7月轮值主席、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阿西姆·伊夫蒂卡尔·艾哈迈德,呼吁召开安理会特别会议,并向美国、中国、马来西亚等发出“斡旋”促请。
柬泰两国一度对国际调停态度迥异。国际调停一般以“历史凭证”和“实控线”为基本点,最终方案大体延续上述既成事实。两次国际法院仲裁依据的是1907年的法国地图。这三项要素均对柬埔寨一方有利,加上战前实控同样有利于柬方,因此柬方认定“国际调停有利于己”,而急于通过冲突改变现状的泰国,则会对国际调停的过早介入更为排斥。
正因为泰柬双方高层都面临着“适当拱火有利,率先服软不利”的微妙境地,所以双方一方面不愿轻易“示弱”,另一方面又不敢放手大打——陷入持久战和“大战”毕竟是两个实力有限的国家所难以承担的。所以,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趋于稳定、国际社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这场十多年来最激烈的柬泰边境武装冲突,最终仅持续了5天。
2025年7月24日,柬埔寨柏威夏省,柬埔寨士兵正在装填BM-21火箭炮发射器(视觉中国/图)
共同的问题
素来热衷抢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迫不及待地将国际促和的头功归于自己,其国务卿鲁比奥和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均称“特朗普促成了这一切”,理由是特朗普7月26日曾威胁两国“若不立即接受调停,将中断美国与两国的贸易谈判”。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25日首次直接倡议“停火、进行多方谈判”。在停火生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安瓦尔表示“这是缓和局势、恢复和平与安全的重要的第一步”。发布会前,他已与两国代表在官邸进行了长达近3小时的闭门会晤。他声称将准备派遣一个团队前往观察并确保协议的实施。对于“谁是国际调停的头功”,他含蓄地用“各方都致力于和平”一笔带过。
在宣布接受调停前的最后一刻,泰国代理总理普坦还公开质疑柬埔寨的诚意和国际社会介入和谈的必要性。不过,普坦和洪玛奈都在宣布停火后表达了对中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的感谢。
两国共同面对的当务之急,似乎已经从一场戏剧性大于必要性的武装冲突,转为美国的关税大棒。特朗普于7月中上旬先后致信二十多个贸易伙伴的领导人,称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贸易伙伴征收20%至50%不等的关税,以此施压对方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其中,对泰国、柬埔寨将征收36%的关税。
真正缓解了柬泰之间矛盾的,可能正是这个来自第三方的更大威胁。鉴于两国均存在“麻秆打狼两头怕”的现实制约,以及“既不甘心收手,又不敢闹大”的矛盾心态,停火显得理所当然。不过,这次停火能持续多久依然是个未知数。根深蒂固且难以彻底解决的新仇旧恨,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暂时沉寂的冲突之火便可能再度死灰复燃。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陶短房
责编 李屾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