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会有明显变化。不管你是要卖房,还是想买新房,都得留意一个关键问题:当前中国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还是打压房价吗?
显然不是了,如今调控的核心方向是让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点。既然目标是让房价止跌回稳,有人就想,能不能不再建新房,靠让房子变得稀缺来实现呢?也不可行。
未来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变化会是什么?
房地产行业与财政、就业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没办法轻易停下脚步。这就意味着,既要稳住房价,又要保证房子的销售,需要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既不想让商品降价,又想让它销量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商品的量。
明年上市的新房,将与过去大不相同。可以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对房屋标准的一次重大改革。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到 4 月的政治局会议,再到近期的住宅新规,顶层持续发力。本文就不多赘述政策方面的内容了,直接带大家看看这次改革的力度究竟有多大。
先看土地容积率,它决定了一个小区最多能容纳多少居民。一般来说,居住人数越少,人均享有的空间就越大,居住体验也就越舒适。现在二手房小区的容积率普遍在 4 以上,最高甚至能达到 7。
而正在建设的新一代小区,容积率大多在 2 左右。这意味着,同样规模的小区,过去可能要容纳三千多户居民,如今只需住 1000 户。
以前常见的二十多层高楼,如今更多被十层及以下的小高层和洋房取代。如此一来,小区内的电梯、停车位、绿化、物业服务等公共空间,在舒适度上都将实现质的飞跃。
房地产迎来“量质齐升”新时代
容积率降低后,对我们的居住空间有什么影响呢?这里面有个很巧妙的地方,就好比商场搞促销,价格没变,但是给你的东西变多了,相当于单价变相降低了。
比如武汉市某新小区和隔壁旧小区相比,旧小区每平米售价 1.4 万,得房率 80%;新小区售价 1.6 万,得房率却高达 95% 。
虽然看上去新小区价格略高,但同样购买 90 平米的房子,旧小区实际使用面积为 72 平米,新小区则有 86 平米,足足多出 14 平米,差不多能多一间卧室。
再算实际面积单价,旧小区达到 1.75 万每平米,新小区仅 1.68 万,在各方面都比旧小区更具优势的前提下,新小区的价格居然还更便宜。当然,这只是一个随机例子。
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地方就不再算公摊面积了,买房按套内面积来算,开发商还会很慷慨地赠送阳台、飘窗。在重庆等一些地方,赠送面积的比例能达到 40%。
买一套 90 平米的房子,能获赠一个 36 平米的大阳台,这对实际居住体验的提升不言而喻。不仅如此,明年新建房屋在层高上也有硬性要求,普通住宅层高需达到 3 米,配备中央空调的更要提高到 3.1 米。
而上一代房子很多层高仅 2.8 米,层高增加后,通风采光条件改善,还能安装地暖、做隔音处理,有效减少邻里间的噪音干扰。
为了促进新房销售,开发商也开始注重提升房屋质量,在许多不易察觉的地方采用了更好的建筑材料,与过去高周转时期赶工的产品截然不同。
新房将对二手房形成降维打击
此外,由于近年来开发商拿地热情不高,政府拿出了不少优质地块,未来两年将陆续推向市场。这意味着,各地市中心将迎来一批面积大、品质新、价格实惠且居住舒适的新房。
如此一来,新房与二手房之间将出现明显差距,就如同新款手机上市,对旧款形成降维打击。
这种变化不仅能保障新房土拍市场稳定,还有利于将存量房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商品房品质不断提升,居民花钱能买到更好的居住体验;保障性住房供应增加,价格亲民,让更多人住有所居。
如今,这一趋势正逐渐成为现实。而住房双轨制的关键一步,就是要显著拉开商品房与保障房的品质差距。未来的高品质商品房,将更加注重居住感受。
当越来越多人住进层高 3.15 米、得房率高的新房后,很难再接受层高 2.8 米、公摊大的旧房子,毕竟人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体验过更好的,就很难再退回去。
不过,房地产市场的这一轮变革,必然会引发更多房屋置换和二手房出售,其中有人获利,也有人面临损失。
在接下来的市场变动中,无论你是想置换更舒适的新房,还是打算入手价格实惠的二手房,都务必认清这一市场大方向,结合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