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近日宣布,将在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保护期”结束后,正式启动罢免程序。这场被舆论称为“倒赖行动”的政治博弈,会能如愿吗?
为何将罢免行动定在5月20日之后?这背后有着台湾选罢法的明确规定——就职未满一年的当局领导人不得被罢免。如今,一年“保护期”即将结束,岛内各界对赖清德上台后的种种作为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此时提出罢免,时机耐人寻味。
从罢免门槛来看,这是一场充满挑战的硬仗。依据规定,罢免当局领导人需立法机构1/4席立委提出提案,且2/3席立委同意。目前,台湾立法机构共有113个立委席次,执政的民进党占据51席,国民党与民众党合作后拥有60席,另有2席无党籍。这意味着,罢免案若要成立,至少需要76位立委投下同意票。这不仅需要蓝白立委全数支持,还需至少2名无党籍立委以及14名民进党立委“倒戈”,其难度不言而喻。
而在赖清德罢免案之前,台湾还有一场大罢免正处于关键阶段。2025年以来,蓝绿阵营各有双位数立委被提出罢免案,且均已进入第二阶段连署。若第二阶段连署通过,将进入投票程序,届时蓝绿席位或将发生重大变化,这无疑为赖清德罢免案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若立法机构能通过罢免提案,投票阶段同样设置了高门槛。投票人数需超过选举人总数一半,以2024年大选约1954万选举人计算,约需977万人参与投票。在投票人中,同意罢免票需超过有效票的过半数,即超过975万的半数,约489万票。然而,赖清德在2024年大选中的得票数为558万,这一差距使得罢免行动充满变数。回顾过往,陈水扁和马英九时代,在野党也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提议罢免。陈水扁任内被罢免过4次,但均未成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罢免当局领导人的艰难程度。
尽管罢免技术难度颇高,但在野的国民党仍毅然宣战。赖清德上台以来,在“台独”分裂立场上愈发激进,成为罢免行动的主要导火索。他一方面处心积虑谋“独”挑衅,不断升高两岸对立局势,对美国极尽贴靠献媚、卖台输诚之能事,将台湾推向危险的边缘;另一方面,在岛内变本加厉制造“绿色恐怖”,打压政治异己,大搞司法迫害,导致社会撕裂加剧,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激起台湾各界强烈不满。
与此同时,蓝白合作近日初显成效,为罢免行动提供了一定的民意基础。《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就任不到一年,执政满意度已出现死亡交叉。其3月满意度为55.6%,是就职以来的新高,不满意度则为40.6%;4月满意度骤降至47.1%,是去年5月就职之初的次低,不满意度却攀升至47.3%,创就职以来的新高。台湾民意基金会发布的民调结果也表明,赖清德声望跌至就任以来次低。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指出,大罢免的后座力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震撼,是导致赖清德声望显著下跌的两个主要因素,其权威正罕见地遭遇社会空前不满与挑战。
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袁鹤龄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分析,从策略上看,发动罢赖行动有助于延续426“战独裁”集会的气势,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谨慎细致,不能仅停留在口号层面。鉴于当前罢免门槛较高,运作难度较大,或许可将罢赖设定为终极目标,借此促使非绿选民出面反制大罢免,甚至投票罢免绿委,以增加罢赖的可能性。
面对朝野党团蓝绿互咬、蓝营喊话520要让赖清德下台的局面,前“立委”郭正亮也发表了犀利言论。他直言,如今赖清德自身也十分焦急,“而且这种状况不可能一直拖延下去,越拖到2027年,对他(赖)的‘台独’立场越不利”。郭正亮更是痛斥赖清德根本是“台独法西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封建得很”,坦言“台独”是一条没有出路的绝路。
据报道,郭正亮5月2日在其个人YouTube频道回应网友留言时,谈及过往台湾曾有主张“内阁制”的声浪,以及“内阁制”是否可以遏止执政党独裁执政的问题。他坦言,“内阁制”确实有助于缓解台湾内部矛盾,但“台湾就是只要(当选人)选上‘总统’就忘记了,发现权力都在自己手里,这种感觉真好”,因此他并不指望台湾会实现“内阁制”。
另有网友留言感叹两岸军事、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原本领先的优势被执政消磨殆尽,唯一看似难以被超越的自由民主也岌岌可危。对此,郭正亮直言,“我认为赖清德要负最大责任”。他指出,赖清德仅上台一年,就让台湾的自由民主堕落至此,而蔡英文执政八年,至少没有让台湾变成现在这样。郭正亮再次强调赖清德是“台独法西斯”,认为其连一点点阶级斗争的色彩都没有,纯粹是政治斗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