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人盯着券商股犯嘀咕,眼下估值趴在历史低位,到底能不能入手?

2025年这节点,政策、资金、行业变化全凑一块儿了,明摆着券商股正在悄悄积蓄往上冲的劲儿。

先看政策面,证监会把“稳市场、投融资改革”当成核心任务,鼓励头部券商并购重组。

你看CR5营收占比从2013年的24%涨到2023年的28%,以后头部券商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政府还喊着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社保、公募这些大资金要是带着几万亿进来,市场活水一下子就多了。

再加上交易机制优化,放宽部分股票涨跌幅限制,市场活跃度肯定能提起来。

券商自己的业务也在变。

以前靠天吃饭,现在财富管理成了主力,ETF、基金代销、智能投顾这些工具一用,财富管理收入占比都超过40%了。

外资券商也没闲着,渣打证券在上海设分公司,倒逼本土券商提升服务,整个资管规模眼看要突破30万亿元。

自营业务更是争气,2025年一季度上市券商自营收入同比涨39.73%,东兴证券这种中小券商增幅超过600%,市场要是持续回暖,这部分利润弹性可太大了。

再看估值,现在上市券商PB估值1.31倍,处在近十年30%分位,比美国券商1.3 - 1.7倍的中枢水平还低。

要是行业ROE从4.8%回升到6% - 8%,估值修复空间能有20% - 30%。

证券行业:高度关注前十名大券商的估值抬升

而且并购重组正在催化价值重估,中央汇金系八大券商重组后资产规模行业第一,预计能降低15% - 20%的运营成本,历史上并购后的券商PB估值平均提升50% - 300%,这想象空间可不小。

从市场动作看,券商自己也在用真金白银投票。

截至4月15日,115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里有券商身影,中信建投、牧原股份、藏格矿业这些都是券商重仓股。

2025年上半年券商股份回购金额同比增超10倍,东吴证券、信达证券等股价逆势上涨,说明机构对券商基本面修复有信心。

有人可能担心现在市场震荡,券商股短期会不会不稳。

但看看中长期,政策托底、资金进场、业务转型这些逻辑都在,估值修复是迟早的事儿。

现在低位趴着,反而是观察布局的好时候。

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券商抗风险能力强,中小券商在特色业务上有弹性,不同类型的券商都有各自的机会。

说到底,券商股现在的低估值不会持续太久,政策东风、资金增量、自身变革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短期可能有波动,但把时间拉长,行业处在估值修复和价值重估的关键阶段,长期投资价值已经慢慢显出来了。

盯着市场的投资者,真得好好留意券商股接下来的动作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