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的豪赌:任正非为何把重任交给余承东?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在华为的高管团队里,他是最具争议的人物。外界骂过他,任正非也曾当众把手机砸在他面前。他经历过高管的集体逼宫,遭遇过老同事的背刺。但最终,他不仅让华为手机登顶中国第一,还把华为汽车卖到了第一。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大嘴”的余承东。今天我们就来聊余承东与华为手机的起点。

Part.1华为为什么要做手机?

华为进入手机领域的起点,并不是雄心壮志的战略选择,而是一次“被迫上马”。早在 2003 年,华为就成立了手机事业部,但那时的业务几乎全部是 To B,为运营商定制手机。原因很简单:通信基建发展太快了,3G 基站早已就绪,但消费者能买得起的 3G 手机却寥寥无几。没有终端,运营商的基站就卖不出去。任正非回忆过:“当年我们没想过做终端,是被逼迫上马的。因为 3G 系统卖不出去,没有配套手机,要去买终端,买不到,才被逼上马。”在这种背景下,华为与运营商一拍即合,开始制造面向大众的 3G 手机。那时候市面上“充话费送的智能机”,很多就是华为的产品。

华为手机的豪赌:任正非为何把重任交给余承东?

华为电信定制手机

2007 年,华为手机年出货量突破 2000 万台;2008 年成为全球第三大 CDMA 定制机供应商;2009 年发货超过 3000 万台。数据看似风光,但内部并不满意。原因在于:这些手机大多是低端机型,单机利润只有几十元,管控成本极高,一旦库存积压甚至可能亏损。华为一度打算甩掉这个包袱,甚至邀请贝恩资本、黑石集团、KKR 等五家私募竞购,计划出售手机终端至少 49% 的股权。然而,2007 年 iPhone 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华为的想法。

华为手机的豪赌:任正非为何把重任交给余承东?

iPhone 3G发布

iPhone 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让华为看到:手机不再只是打电话的工具,而是整个互联网的核心入口。华为过去二十多年修建的“通信高速公路”,最终不过是替别人铺路。利润链条上,苹果们赚得盆满钵满,而华为只能在下游挣辛苦钱。更重要的是,华为过去几次危机都源于业务过于单一。如果终端能够走向高端化,它不仅能补足华为的第二增长曲线,还能为公司提供战略安全感。

华为手机的豪赌:任正非为何把重任交给余承东?

华为召开“高级座谈会”

2010 年底,任正非召集 200 多名骨干,召开了一次“高级座谈会”。包括徐直军、郭平、陶景文、万飚、余承东等核心人物一致达成共识:华为必须做终端,而且要大力投入。2011 年,华为完成了史上最大一次组织拆分:由单一的 BG,分为运营商 BG、企业 BG 和消费者 BG。至此,造手机正式被确立为华为的核心战略。同一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暗流涌动。小米 1 首发 5 分钟售罄 30 万台,vivo 也发布了首款手机 V1,OPPO 紧随其后。而任正非最终将消费者 BG 的重任,交到了余承东手里。

Part.2为什么是余承东?

为什么是余承东?首先,消费者 BG 是一个全新的业务,华为需要一个敢于激进的“一号位”,来对内外展现决心。其次,余承东在公司内资历深厚,与任正非的关系足够稳固,能够压住阵脚。在此之前,华为也尝试过其他人,比如万飚,但因为资历尚浅,最终未能胜任。任正非环顾四周,最终认定只有余承东最合适。余承东上任后,挥出了“三板斧”。

华为手机的豪赌:任正非为何把重任交给余承东?

华为余承东

Part.3余承东的“三板斧”

接手消费者 BG 后,余承东没有循规蹈矩,而是选择了一套颇为激进的打法。他清楚,如果只是在原有路径上小修小补,华为终端永远无法走向真正的高端。于是,他连续挥出了三板斧,几乎相当于给华为手机换血。

第一步,是大刀阔斧的产品线调整。余承东雷厉风行地砍掉了原有的白牌和功能机业务,直接放弃了每年 3000 万台的出货量,全力投入中端 Ascend 系列和高端 Mate 系列。

第二步,是押宝自研芯片。凭借通信业务的经验,余承东深知,如果不用自家海思芯片,华为就永远给别人打工。电脑厂商依赖英特尔,小米受制于高通的“缺货”,这种被动局面他不想再重复。

华为手机的豪赌:任正非为何把重任交给余承东?

小米受制于高通的“缺货”

第三步,则是为未来埋下伏笔——荣耀的诞生。任正非曾提出“华为只做电商,不做线下”,并交由徐昕泉负责。但余承东认为,如果只依赖线上,就等于放弃了全国数十万家线下渠道。于是他阳奉阴违,实际在筹备另一个方向——这成为后来荣耀品牌的起点,也为内部矛盾埋下伏笔。

华为手机的豪赌:任正非为何把重任交给余承东?

任正非曾提出“华为只做电商,不做线下”

然而,执行“三板斧”的过程中,华为并未一帆风顺。P1、D1 两款新品市场反响平平,尤其 D1 使用了海思 K3V2 芯片,因性能不足导致三星断供显示屏,消费者 BG 一度跌入低谷。2012 年底,华为全年发放年终奖 125 亿元,但因未达标,余承东的奖金为零。这一年,他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Part.4逼宫与低谷

在业绩低迷的背景下,内部矛盾迅速爆发。一些高管堵在余承东办公室门口要求他下台;有人把抗议信送到任正非的案头;连华为终端开创人之一的高俊,也加入了反对阵营。

华为手机的豪赌:任正非为何把重任交给余承东?

余承东陷入舆论

外部媒体也开始大肆渲染,传言余承东即将卸任。与此同时,早年在电商业务上埋下的矛盾,也逐渐浮出水面。这是余承东职业生涯最黑暗的时刻。面对高管逼宫、海思芯片不给力、荣耀战略内部分歧,余承东将如何应对。华为手机故事的走向,远未到终点。余承东能否挺过这场危机、又是如何带领华为手机走出低谷的?我们下一期继续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