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号去鸟巢看陶喆演唱会,我发现现场的年轻人好多啊,当我置身其中,看着身边挥舞着荧光棒跟唱每首经典的00后们,恍惚间以为自己误入了某个顶流爱豆的见面会。
反观身边的同龄人,对陶喆好像都不太感冒,随便抓一个80后90后的朋友问问,反应都是这样的:“陶喆?去看他搞抽象吗?去听他喊爷爷(yeahyeah)吗?”
这种反差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这一代年轻人比我们那一代年轻人更喜欢陶喆捏?

就拿我自己来说,也不是主动想要去看陶喆演唱会,是好朋友苏苏从去年开始就时不时问我,你真的不想去陶喆演唱会吗?
我说完全不想诶!虽然读书时也喜欢听他的歌,但没有那么强烈的要去看现场的冲动!
我们总说欠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一张演唱会门票,但甚少人说欠陶喆的。可能对他“教父”的头衔过于印象深刻,潜意识认为他不需要吧!
还有就是要怪我们出生在那个歌手神仙打架的年代,导致青春里挤了太多人,实在是没位置给他了!

在去演唱会之前,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过陶喆的歌了,只是偶尔刷到几个他的名场面《胡彦斌你让我哭》《哦啊啊诶诶啊啊哦哦》,为愁苦的一天带来几分钟的哈哈大笑。
记得有一次刷到他在音乐节现场问“你们真的认识陶喆吗?”还有点心酸,他可是陶喆诶!不是教父吗?怎么也有今天?看来在我不关注他的日子里,他确实过得也不那么如意。
陶喆的低谷期,我要负一部分责任的。

和当初孙燕姿被00后说是冷门歌手时,8090后们义愤填膺地在网上为她发声不同,面对陶喆的“过气”,大家好像都没什么作为。
反而是00后们乐此不疲地考古,玩梗,硬是让他杀回来了。
还是能明显感受到他在翻红的,时不时看到大家在玩“老头”的梗,看到他演唱会票难抢,看到他各种各样的表情包。
记得去年还刷到他去B站拿百大up主奖,有点不可思议,这是完全没有一点偶像包袱啊,心态也太好了吧!不过也能看到他为了抓住翻红的机会,真的做了很多努力,不遗余力地各种露面,不在意咖位不咖位。
这种坦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诸位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位风光的总监,十年后只能在小公司里当普通职员,你还有逆风翻盘的心气儿和信心么?

扯远了,这次去看陶喆演唱会,一开始是抱着陪苏苏去实现梦想的心态,没想到在现场被击中了,陷进去了,不再是之前那个说30岁以后不会动心的女人了,因为他在舞台上太有魅力了,我能感受到他在用音乐传递着力量,而我实实在在地接收到了。
可能也跟鸟巢的场地加成有关吧,顶级场馆+顶级制作,妥妥的视听盛宴。
短短三个小时内,我想起了高三时喜欢过的那个在校庆演出上唱“快进我棉被”的痞帅男生,想起了同学聚会时在ktv唱《爱我还是他》的撕心裂肺,想起了去好朋友家过夜时得意忘形地哼着“今天没回家”,想起了当时播放流行歌曲的收音机和墙上贴的明星海报。
陶喆在我的青春里还是占了一定的比重的嘛!
那可真真是美好旧时光啊,即使不用刻意筛选,但陪伴着我们成长的音乐都是陶喆这种level。

这些年看过的演唱会很多,我甚至觉得这是我看过的效果最好、最能感受到演出者的实力和诚意的演唱会!
回来后连着几天听他的歌,各种搜他的新闻、采访,完全走不出来,越听越觉得他的音乐品味太好了,读书时的我没有意识到他是仙品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零几年的时候校园的广播里还在放《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

我也搞清楚了为啥这次演唱会给我带来的震撼那么大。首先这不是粉丝带着滤镜的朝圣,而是一个成熟的看过无数演出的听众,被一场演出最本质的东西——音乐、人格和诚意——所彻底征服。
而三十几岁的我,在现场听到《找自己》《黑色柳丁》《小镇姑娘》《蝴蝶》《寂寞的季节》等世界名曲时心境也完全不一样了,才惊觉自己也不知不觉划着人生这条小船沉沉浮浮了这么久。
也可能是天性怜爱美强惨吧,再结合他这些年大起大落的经历,看到他又得意地站在舞台上就像看爽文一样,带劲儿!
总之短短几天,我就完美地演绎了什么叫爱上陶喆易如反掌。

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当陶喆talking时,身边的00后都会积极响应:“还是年纪大了会疼人”“老头好会哦”。
也许对于00后来说,“华语R&B教父”这个名号太沉重也太有距离感。但一个会唱《哦啊啊诶诶啊啊》的五旬老头,一个在舞台上高能量又抽象的长辈更显得亲切没有架子,充满了活人感,也更招人喜爱。
他们也乐于看到56岁的老头比20岁的自己还要有活力。

陶喆有那么多00后粉丝,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00后实在没别的东西听。他们是轻而易举听到全球顶级制作音乐长大的一代,音乐审美被培养得极高。但华语乐坛却给他们提供抖音神曲。
他们面对的烦恼更多,糟糕的大环境、内卷的学业、不确定的就业前景、圈层社交带来的孤独感…他们需要更多情绪出口,而充满工业糖精味儿的情歌明显满足不了这种深层次需求。
陶喆的歌不是小情小爱,而是寻找自我与大爱,是一个丰富的关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精神世界。
《找自己》是对纯粹自我的呼唤,《黑色柳丁》是在现实世界里平静地发疯,《王八蛋》是对负面情绪的彻底释放。
《Dear God》是对人间苦难的审视,《孙子兵法》是对人类未来的思考,《二十二》是年轻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内心世界。
我想,00后一定是发现了听陶喆的快乐,这与刷短视频带来的即刻但浅薄的快乐截然不同。

宇宙的一切安排都自有其用意,现在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陶喆了。
不仅是那些老歌放到今天依然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穿越时间的生命力,今年发布的新专辑质量也很高,比如在鸟巢首唱的《微尘》,听得我鸡皮疙瘩起了一地,就像有一个古老的声音对我说“走到今天辛苦了,请尽情享受MVP结算画面吧”!
那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当场就被戳中,这才是华语乐坛该有的样子啊!还是要好好活着啊,活着才能为美好的东西心潮澎湃啊!

我想重新认识陶喆,也是重新认识自己吧。
漫长的人生,我们经历过了找爱、找工作、找钱、找原生家庭创伤、找存在感、找意义,最终还是要落回到找自己的。
这时你才发现,在这条路上,有一个天才早早就等在那里,在20年前就写好了歌,就等着陪伴现在的你。听完你的头顶就会有橘色的加州阳光,满怀希望。

最后,我想说,陶喆老来得粉,被圈粉的不只是00后,也有80后啦!
所以奉劝每一个当年循环过陶喆的80后,都给我去一趟他的演唱会!
甭管你此刻处在人生的低谷期、虚无期,还是被什么困住了,只要去到现场,你都会被他的音乐狠狠哄好,带着满满能量,意气风发地走出来,然后,你又可以爱了!
毕竟,爱可以改变一切的事情!

作者|排版002
“这破人生,还是要爱点什么,才比较好过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