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建国后听闻贺子珍无业,毛主席瞬间面露不悦:按她的资历不该这样
313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1950年哈尔滨那个冬天,主席听说贺子珍没工作当场拍了桌子。
革命资历这么硬的老同志,怎么连个岗位都不给?
这话真没毛病。
贺子珍18岁扛双枪守永新城那会儿,子弹擦着耳朵飞都不带躲的。
长征路上替伤员挡炸弹,后背嵌着十七块弹片硬撑到延安。
苏联十年拉扯孩子还受尽委屈,回国就求组织给活干。
结果哈尔滨总工会刚干出点名堂,身体垮了就被晾在上海。
有些人觉得组织照顾她健康是好事。
可看看她后来在上海妇联的日子——管账本管得笔笔清楚,领工资从不多拿一分。
这人要强了一辈子,不让她干活比捅刀子还难受。
主席电话里那句"真刀真枪闯出来的"才叫懂她,人家缺的从来不是待遇,是革命者该有的位置。
更扎心的是身份尴尬。48年回国火车刚进哈尔滨站,李富春连工作话题都不敢接。49年想进京见老战友,天津就给拦下了。这些事堆一块儿,主席那句质问里何止是愤怒,怕是还有亏欠。后来按月拨稿费接济,人家分文不动全退了回去。
现在琢磨这段往事,贺子珍最让人服气的不是双枪女将的名号,是后半辈子活成背景板的静气。领残疾补助的机会摆眼前,她摆摆手说"不能占公家便宜";主席给安排工作,她真就扑在办公室整理档案。革命者该有的体面,从来不在功劳簿上躺着。
有人问资历值几斤几两?看看她脊椎里取不出的弹片,看看妇联账本上工整的小楷。这种硬核资历放现在,够某些人吹十辈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