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指控副总理奥列克西·切尔尼绍夫在担任社区与领土发展部长期间,收受34.5万美元贿赂并涉嫌非法侵占价值2400万美元的国有土地。面对指控,切尔尼绍夫坚称自己“绝对没有参与其中”,并明确表示不会辞职。这一事件不仅让泽连斯基政府的反腐努力遭受质疑,更暴露出乌克兰战时治理体系的深层裂痕。

切尔尼绍夫的案件堪称乌克兰政治史上的“里程碑”。作为泽连斯基的亲密盟友,他同时兼任民族团结部部长,负责难民遣返等敏感事务。调查显示,他在2020至2021年间滥用职权,为基辅某开发商违规审批国有土地开发项目,导致国家财政损失高达2400万美元,相关公寓楼目前已被大面积查封。更值得玩味的是,该案调查过程中曾出现“戏剧性”插曲:反腐败部门负责人谢苗·克里沃诺斯曾阻止警方搜查切尔尼绍夫住宅,而此人正是切尔尼绍夫的前下属。这种权力庇护网络的存在,让外界对乌克兰反腐机构的独立性产生严重怀疑。

俄乌局势大反转,泽连斯基前景难料?乌克兰重大丑闻爆出,根本不用普京出手

切尔尼绍夫(资料图)

事实上,切尔尼绍夫并非孤例。乌克兰国防部部长乌梅罗夫同样深陷腐败漩涡,他被曝将数亿美元军工订单强行交给远房亲戚控制的企业,导致前线部队接收的炮弹中30%无法引爆,20%射程不足一公里,十万发劣质弹药被迫召回。这些问题武器的采购资金,最终流向了乌梅罗夫家人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豪华别墅。此类事件频发,让西方援助方对资金使用效率产生担忧。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统计,自俄乌冲突爆发至2024年底,全球对乌援助总额达2800亿美元,但实际用于乌克兰本土的资金比例不足半数。

腐败问题的蔓延正在动摇泽连斯基政府的执政根基。6月中旬,基辅市中心爆发上千人抗议活动,参与者包括前线士兵、战争受害者家属等群体,他们举着“前方流血,后方数钱”的标语,要求彻查高层贪腐。民调显示,超过60%的乌克兰民众对政府廉洁性“极度不信任”,社交媒体上“泽连斯基的盟友在发战争财”等言论广为流传。这种信任危机直接反映在战场上:法国训练的“基辅安娜”旅因指挥官侵吞奖金、士兵大量逃亡等丑闻被调查,该部队配备的先进装备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出现1200个阵地无人防守的局面。

俄乌局势大反转,泽连斯基前景难料?乌克兰重大丑闻爆出,根本不用普京出手

切尔尼绍夫(资料图)

国际社会的态度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泽连斯基的困境。美国白宫以“库存不足”为由,暂停部分对乌军事援助,“爱国者”导弹等关键装备的供应被削减。欧盟虽未直接减少援助规模,但明确将反腐成效与乌克兰入盟进程挂钩,要求其在司法改革、权力制衡等领域拿出实质性进展。更具象征意义的是,泽连斯基在6月北约峰会上遭遇冷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宣称“乌克兰既没资格进北约,也别想绑架欧盟”,其代表团被安排在会场边缘席位,与核心决策圈隔离。这种外交孤立与国内丑闻形成共振,让泽连斯基的政治权威遭受双重打击。

面对危机,泽连斯基试图通过人事调整重塑形象。2024年9月,他一次性解除2名副总理、4名部长职务,内阁成员更换率超过50%。今年5月,农业部长、副总理等6名高官再次被解职,这已是年内第二次大规模“换血”。此类举措虽短期内彰显反腐决心,但也暴露出权力结构的脆弱性。分析人士指出,频繁的人事变动导致政策连续性中断,国防采购、能源基建等关键领域出现管理真空,反而为新的腐败滋生提供了土壤。

俄乌局势大反转,泽连斯基前景难料?乌克兰重大丑闻爆出,根本不用普京出手

切尔尼绍夫(资料图)

更深层的挑战来自政治合法性危机。根据乌克兰宪法,战时状态下总统任期可无限延长,但这一规定正引发越来越多争议。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频繁接触乌克兰反对派,讨论战时举行总统选举的可能性,前总理季莫申科、前总统波罗申科等政治人物均表达了与美方合作的意愿。尽管泽连斯基目前仍以69%的支持率领先,但反对势力正利用腐败丑闻大做文章,试图将其塑造为“独裁者”和“战争投机者”。一旦美国施压成功,泽连斯基或将面临被迫下台的风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