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相关从业者,小雷其实在去年年底就知道了小米这颗自研芯片的存在,只是当时,这颗芯片“什么时候发布,性能如何,定位如何,名称如何”都是未知数。
终于,在五月小雷提前拿到了首发搭载小米第二款自研 Soc 玄戒O1 的小米 15S Pro,它是否对得起市场和小米的期望呢?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评测环节。
玄戒 O1实力:恐怖如斯
说实话,小雷对玄戒O1并没有抱多大期望,小米5C上的澎湃S1处理器可以说是小米自研路上的一个巨大挫折,以至于包括小雷在内的不少人都认为,小米的自研芯片一直都是雷声大雨声小。
那么玄戒O1能否彻底改变市场对小米自研芯片的固有印象呢?小雷先给个结论,能,而且绝对远超大家预期。
我们先从玄戒O1的架构说起,其采用了双超大核10核心的架构,核心参数也非常豪华:2颗主频3.9GHz的X925超大核、4颗3.4GHz的A725性能大核、2颗1.9GHz的A725低频能效大核以及2颗1.8GHz的A520能效小核。
(图片来源:小米)
这种架构方案的优势非常明显,当用户日常使用手机时芯片会以较为平稳的方式输出性能,当需要一些高性能场景时又能准确且快速地释放出足够的性能。
小雷原以为玄戒O1会采用相对保守的方案,但着实没想到一上来就搞了两颗高频率的超大核方案,超大核在效率上要明显大于大核,远大于小核。换句话说,用超大核跑大核的频率,用大核跑小核的频率,除了性能上的提升,更实际的是在效率、在能效上的提升。
用最简单易懂的话就是超高主频、超强性能、超低功耗。
从小米官方给到的数据中还有一点值得解析——超大容量的CPU缓存,超大核均配备了 2MB L2 缓存,大核配备 1MB L2 缓存,这套组合加上被拉得极高的频率,它的理论性能必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GPU方面,玄戒O1搭载了 Immortalis-G925 GPU 16 核版本,官方表示其性能要比苹果A18 Pro强上57%,这一点倒是没有太超小雷预期,毕竟苹果这几年在GPU方面的表现确实不咋地。
此外玄戒 O1 还集成了约 190 亿个晶体管,与苹果 A17 Pro 基本持平,已经相当了不起。
从纸面参数来看,玄戒O1无异是一款堆料十分足的处理器,但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小问题:玄戒 O1并没有采用当下最流行的全大核方案,晶体管的数量也算不上多。
对此小雷的猜测是玄戒O1其实在2024年就已经生产出来了,毕竟去年底就有媒体报道小米已经成功流片「国内首款 3nm 工艺手机系统级芯片」,基本可以确定就是玄戒O1,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玄戒O2甚至O3也已经在研发当中。
别的话小雷也不多说了,我们直接对玄戒O1的性能来一波详细测试。
先来一波理论性能测试,在室温24℃的室内,实测小米15S Pro在安兔兔跑分中的得分为2479766分,CPU方面的表现非常亮眼。
(图片来源:雷科技制图)
在Geekbench 6中,它的单核跑分为2892分,多核跑分为8974分,作为对比,iPhone 16 Pro的单/多核数据分别为3018分和7751分。
而在GFXBench 1080P Aztec Ruins Vulkan中的平均帧率也达到了233Fps,这么看来,玄戒O1的理论性能无论是CPU还是GPU方面都已经超越苹果的A18 Pro处理器了。
(图片来源:雷科技制图)
光看理论性能,小雷就已经猜到小米15S Pro的实际游戏体验如何了,但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我们还是借助「原神」和「鸣潮」这两位老朋友来一波测试。
在测试前提前交代下测试环境,本次测试基于25度的空调室温环境,手机使用WiFi网络,在游戏工具栏中选择性能模式,并在游戏中心里将能设置的游戏全部设置为高质量模式,手机调至70%亮度,以此尽可能模拟用户在游玩时的真实场景。
先说「原神」,在画质选项全最高的情况下,小米15S Pro在半小时的游玩中几乎全程处于满帧状态,平均帧率达到了59.8帧,波动率极低,在游玩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卡顿情况,以至于小雷在游玩时就有些好奇,这个表现真的是小米的自研芯片吗?
(图片来源:雷科技制图)
而在另一款更吃性能的游戏「鸣潮」中,小米15S Pro的表现也是如此:平均帧率58.2帧,在技能特效满天飞的情况下会短暂出现卡顿的情况,但整体瑕不遮瑜,依旧丝滑流畅。
(图片来源:雷科技制图)
不过机身温度方面,由于温度基本都集中在上半区域和边框部分,所以小雷建议大家在游玩一些高质量手游时佩戴手机壳,否则确实会带来一些不好的游玩体验。
当然,以上都是小雷坐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内测试的,趁着广州这两天有点太阳,小雷顺带将测试环境搬到了烈日当下,看看玄戒O1在33℃的温度下是否能依旧表现出色。(其他测试因素为:80%屏幕亮度、单卡5G网络、游戏画质设置拉到最高)
在这个环境下,小雷运行了30分钟的「原神」,最终平均帧率在52帧上下,整机温度要比室内高上不少,在20分钟后屏幕亮度下降明显且帧率出现波动,但依旧没有出现锁帧或网络断流的情况。
要不是小雷自己有些扛不住室外高温的话,真想测试一下玄戒O1究竟能坚持多少分钟才开始锁帧。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米15S Pro的功耗并未有想象中那么夸张,在两款高质量手游中的平均功耗都在5-9W之间,小雷原以为小米时隔多年的自研芯片会在性能和功耗其中一个环节翻车。没想到小米能在第一次正式重返手机 SoC 战场,就交出这样一份技术答卷,完全可以说是惊喜,甚至称得上「一鸣惊人」。
视频超越苹果,要从自研芯片开始?
除了游戏上的表现,玄戒 O1 在 ISP 架构上进行了优化升级,将主流的两段式流水架构拆分为三段式,从而拥有更高速的处理能力以及更高的画质。
小雷这里也不卖关子了,玄戒 O1 在影像上最大的提升是夜景视频,安卓的视频能力在之前一直饱受诟病,很多厂商在发布会上吹嘘自己的视频性能有多么强多么夸张,能轻轻松松吊打苹果三星。
但实际表现呢?画质和帧率确实不错,但果冻效应、收音爆音、画面防抖性差等问题无法忽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跑分没输过,体验没赢过」。
我们都知道夜景视频不同于静态照片,夜景视频需要实时处理海量数据,其对手机的 ISP 架构和相关算法考验极高。
虽然现在的国产手机在夜景拍照方面的表现已经完全「吊打」苹果,但视频却是一塌糊涂,要么在暗光环境下画面又暗又糊,要么因为画面太亮导致满屏噪点,只能说能用,但绝对谈不上实用。
因此在这个环节小雷也请来了 iPhone 的最新旗舰 iPhone16 Pro作为参考对象,从 GIF 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倍夜景视频的情况下,小米和 iPhone 确实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哪怕 iPhone 的硬件参数是要远输于小米,这也证明 iPhone 在视频算法上的表现确实宝刀未老。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iPhone 16 Pro)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小米 15S Pro)
但当小雷将倍数调整为 2 倍和 5 倍时,两者的差距就非常明显了,尤其是在 5 倍的情况下,iPhone 16 Pro 的夜景算法又翻车了,一味地拉高画面亮度,虽说画面确实比肉眼看到的亮上不少,但也导致画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噪点,且高光部分压制不到位,再加上祖传的「鬼影」,主打一个小雷不需要额外标注大家都能猜出谁是 iPhone。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iPhone 16 Pro)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小米 15S Pro)
而小米 15S Pro 的表现就很值得夸奖了,以往国产手机频频出现的画面亮度乱跳、防抖表现差、鬼影等问题通通没有出现。
当然,你说小米15S Pro 的影像完全没问题那也是不可能的,或许是玄戒 O1 在静态照片上的算法调教还不算到位,小米 15S Pro 的拍照能力其实只能算一般的水准,不过小雷相信在正式开售之前,小米的相关团队能够优化好。
外观小改,但很有纪念意义
小米15S Pro的外观与「弟弟」小米15 Pro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的设计ID、同样出色的手感、同样的超窄边框微曲屏。(长 161.3mm、宽 75.3mm、厚 8.33mm、重量为 216g)
不过在细节方面,小米 15S Pro 还是有一些改动的,例如在摄像头 Deco 旁多了一块独立的凸起区域,上面的文字是玄戒的代号——XRing。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再比如小米15S Pro 的电源键部分做了一些金色点缀,相比起小米其他机型用纹理的方式来区别电源键和音量键,小雷更喜欢小米 15S Pro 这种设计,既直观又好看。
在配色方面,小米 15S Pro 提供了龙鳞纤维版和远空蓝两种,小雷拿到的是前者。不过龙鳞纤维版和想象中的手感有些差距,整体摸起来还是比较平滑的,没有碳纤维材质那种细微凸起的感觉。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而小米的 LOGO 则是被更换成了高贵的烫金色,该说不说,小雷就好这口金色。
小米 15S Pro 的屏幕相比小米 15 Pro 有了一波大升级,参数方面小雷简单列举一波:6.73 英寸、M9 发光材料、3200*1440 分辨率、522PPI、1-120Hz LTPO、3200nits 峰值亮度、对比度 8000000:1、支持 HDR10+、HDR Vivid、Dolby Vision 、专业原色屏。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不过最大的升级点在于算法层面,基于玄戒 O1 自带的 LTM 特性,小米 15S Pro 可以讲屏幕分割成 192 个分区,让每个分区根据不同的画面调整相关参数,从而展示出一张明暗细节都更加到位的图片。
有了解过 Mini—LED 电视的读者们肯定发现了,这不就是 Mini—LED 电视的分区技术吗?虽说小雷手上没有专业的测试仪器,但在用了一周下来确实明显感受到小米 15S Pro 的屏幕表现要优于友商甚至自家的旗舰手机。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小米 15S Pro 出厂默认贴了一张 AR 低反射贴膜,将光线反射率从主流的 5% 左右降低至 1.3%,可以明显降低其在强光下的反光。其实 AR 低反射贴膜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我们在电商平台上也都能买到 AR 低反射膜,但它的售价基本都在大几十元,对于小雷这种两个月就要换一张贴膜的强迫症用户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小雷猜测后续小米也会上架相关的 AR 反射膜商品,将这个市场的价格也打下来。
其他配置方面也在这里一同讲解了:5000 万像素光影猎人 900主摄+5000 万像素五倍光学变焦长焦+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6100mAh 电池、90W 有线+50W 无线、UWB 超宽带互联、UWB 交通卡、星辰无网通信、TMR 高精度指向导航。
无论是从性能还是硬件方面来看,小米 15S Pro 依旧是一台堆料十足的旗舰手机,如果如前文所说,小米 15S Pro 能在去年发布的话,那么它的竞争力还能再往上升一大截。
玄戒加持,最流畅的澎湃 OS来了?
该说不说,小米 15S Pro给我最大的变化并不是什么性能、续航、功耗上的变化,而是系统。作为从小米 2s 一路用到小米 15 Ultra 的忠实小米用户,小雷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用过如此流畅的小米手机了。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小雷的小米 15 在大部分情况下运行是非常流畅的,但在一些小细节方面,小米 15 的表现很让人「抓狂」。
首先是唤醒相机的速度,从锁屏页面直接进入到相机界面,等待动画结束并成功对焦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秒钟,有时候就是这么一两秒的时间会让小雷错过一些精彩时刻和瞬间。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而小米 15S Pro 重复该操作时,没有任何的停滞、没有任何的卡顿、一气呵成。小雷先后尝试了数十次,它依旧是这么流畅丝滑。
其次是日常的运行,以往小雷在使用小米手机时都会遇到一个比较难以忍受的场景:当小米手机的后台在下载超大型文件时(一般在 10G 左右),机身温度会迅速上升且屏幕掉帧,以至于每次小雷在下东西的时候都会把手机放到一边,等机身温度降下去后再继续使用。
大家肯定也猜到了,在小米 15S Pro 上完全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自主研发 SoC 有两大难点,一是设计和生产,二是软硬件的调教,很明显,玄戒 O1 不仅仅是在硬件上做到了旗舰水准(当然还未达到顶级旗舰水准),在软件调教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虽说小雷才拿到小米 15S Pro 仅一周的时间,但它在系统上的表现已经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总结:玄戒 O1加持,意义非凡的小米旗舰
最后按照雷科技的评测模板对小米 15S Pro 做一波总结:
优点:
1、玄戒 O1 的表现远超预期,无论是性能、功耗还是ISP 都是旗舰水准;
2、自研芯片加持下,可能是目前最流畅的小米手机;
3、设计虽小改,但很有纪念意义;
缺点:
1、静态拍照能力一般,需要后续 OTA。
2、无线充电功率只有 50W。
价格方面,小米 15S Pro 只有两个版本:
16GB+512GB 版本:5499 元;(国补后 4999 元)
16GB+1TB 版本:5999 元。(国补后 5499 元)
其实小雷原本对玄戒O1的预期就不高,最初觉得能做到中端芯片的水准就已经值得夸奖和鼓励了,着实没想到玄戒 O1 的表现能够如此超乎预期。
我们也因此能看出,玄戒 O1 并不是小米孤注一掷的一场豪赌,而是小米多年积累的技术和供应链所共同造就的产品。
当然,仅凭一颗玄戒O1 就想让小米在高端手机芯片市场站稳脚跟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等未来的玄戒 O2、O3 发布后,我们才能断言小米是否真的成为了一家能够自主研发高端手机芯片的手机厂商。
说回产品本身,小米 15S Pro 即使抛开自研芯片的光环,它也是一台综合得分能达到 80 分的优秀产品,更低的功耗,更高的屏幕素质与更快的充电速度等基础体验的同时,还有着对旗舰体验新的理解,这些都是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那么,这样一台足够旗舰,又有着小米自研光环的旗舰产品,你会不会买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