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宣布达成停火协议,也是让全球松了口气。
然而谁也没想到,停火还不到24个小时,印巴边境又发生了小规模交火,双方都以为是对方不守规矩搞偷袭。
此时“第三方势力”跳了出来,公开喊话要掺和这次印巴冲突,甚至扬言要和印度联手给巴基斯坦一个教训。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也没闲着,第一时间展开行动,稳住局势,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停火刚宣布,怎么又打起来了?
5月10日当天,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和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几乎同时对外宣布,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承诺停止一切陆海空军事行动。
巴基斯坦民航局紧接着发布消息,全国领空全面开放,机场和航班恢复正常,这消息一出,着实让外界有点意外。
因为就在停火宣布前,印巴两国还是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
巴基斯坦甚至启动了代号“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摆明了要硬刚印度,可就在这火药味最浓的时候,双方居然握手言和了。
但好景不长,停火协议刚签了不到24小时,克什米尔地区又传来了爆炸声,印度指责巴基斯坦不守信用,偷偷搞袭击.
巴基斯坦则一口咬定自己没动手,还说印度的指控纯属“抹黑”。
从目前的消息看,这次的冲突规模不大,主要是些小型无人机袭击和边境零星交火,远没到全面开战的地步。双方军队似乎也慢慢恢复了克制,停火协议暂时还能兜得住。
说白了,这场风波的根儿还在克什米尔,这个地区一直是印巴冲突的“火药桶”,双方为了领土主权争了几十年,谁也不肯让步。
这次停火虽然短暂,但也暴露了两边的心思:印度想打,但打得有点吃力;巴基斯坦能打,但经济上耗不起。
双方都想喘口气,可边境的小摩擦就像火星子,稍不留神就能点燃。
“俾路支”跳出来凑热闹
就在印巴双方忙着互相甩锅的时候,一个名叫“俾路支”的恐怖组织突然冒了出来,火上浇油。
这帮人先是公开向印度示好,说希望得到“外部支持”,尤其是印度的支持,接着还放出狠话,扬言如果印度愿意,他们可以加入印军,一起对付巴基斯坦。
“俾路支”是个啥组织?简单说,他们是活跃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一个恐怖组织,长期搞分裂活动,制造袭击事件。
这次他们跳出来,显然是想趁着印巴冲突的乱局捞点好处,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能拉上印度做靠山,不仅能壮大声势,还能借机打击巴基斯坦政府。
不过莫迪政府虽然对巴基斯坦不待见,但还没傻到跟恐怖组织公开合作的程度,印度官方对“俾路支”的喊话没啥回应,估计是怕惹一身腥。
毕竟跟恐怖组织扯上关系,不仅会让印度在国际上丢脸,还可能让国内局势更复杂,说到底,“俾路支”这次不过是想蹭热度,真正搅乱大局的可能性不大。
但这事儿也提醒我们,印巴冲突从来不是两个国家的事,克什米尔这块“火药桶”周围,总有些势力等着浑水摸鱼。
像“俾路支”这样的组织,虽然成不了大气候,但他们的存在无疑给停火增添了变数。
中国咋行动?稳住局势的“定海神针”
这场风波里,中国的角色可不只是看热闹,5月10日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亲自出马,分别跟巴基斯坦外长达尔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了电话。
王毅态度很明确:希望印巴双方稳住停火势头,别让冲突再起,印巴双方对中国的呼吁都表示了积极回应,说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除了外交斡旋,这次冲突中,巴基斯坦的“中国制造”武器装备大放异彩,不仅击落了印度的先进战机,还据说把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给“打趴”了。
这让巴基斯坦在谈判桌上底气更足,也让印度有点投鼠忌器。
巴基斯坦在停火谈判前后,还特意跟中国通了气,强调中国对他们主权的支持,这摆明了是在告诉印度:“我背后有人,别乱来。”
中国的行动不仅稳住了印巴局势,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国这波操作真是高明——既没直接下场掺和,又通过外交和军事支持,把局势往和平的方向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才是大国风范。
参考资料:袭击印26个军事目标、实施全面网络攻击 巴公布“铜墙铁壁”行动细节 光明网
巴防空系统击落印度无人机 印称巴方违反停火协议 央视新闻
外交部回应印巴局势升级:强烈呼吁双方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 保持冷静克制 央视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