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中纪委官网发布巡视整改相关通报,首次明确提出:将对公务员职务晋升中存在的“非正常提拔”现象开展专项倒查, 涉及对象将“逐人核实、逐级责任追溯”。消息一出,引发不少体制内人员警觉。这意味着,不再只是查重大腐败或经济问题,连“升职路径”也进入了清理范围。简单说:你怎么升上去的、谁签的字、有没有绕程序——都将被逐一追溯。公务员晋升本是制度化、透明化的过程。但近几年,个别地方却出现了一些“程序外加速”“岗位上跳板”“人情操作”等现象:有的人刚转正没多久就连跳两级;有的岗位为特定人“量身定做”;有的升职明显“绕过规则”,却没人敢说。这次倒查,不是全面收紧晋升通道,而是要对“被操作、被包装、被照顾”的晋升路径,进行一次制度性清理哪6类“非正常提拔”将被重点核查?官方根据各地巡视通报和纪委公开文件,目前被锁定重点排查的“非正常提拔”行为,主要包括以下6类:① 未满任职年限提前提拔有的刚转正不到两年,就跳过中级岗位,直接晋升为正职,明显违反晋升最短年限规定② 借调混编借壳升迁一些人以“借调”“帮忙”等名义脱离原单位,实际在新单位直接享受职级晋升,回原单位就“顺势上调”。③ “破格提拔”成常规通道原本应作为特殊情况的破格提拔,被人为常态化使用,打破正常晋升梯次。④ 定岗定人、带帽走人岗位尚未设立,先有“人选”被定好;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带职调动”,绕开竞争程序⑤ 借改革“换帽提拔”利用机构改革、事业单位转隶等契机,为个别人创造“改制升职”的快车道,操作痕迹明显。⑥ 违规兼职兼任混淆职级某些人在不具备资格的情况下,担任多个职务、兼多重职级待遇,属违规提级。这6类行为,不少是在程序上“走得通”,但本质是破坏了公平晋升原则,动了组织选人用人的根本。“倒查”意味 这次中纪委强调的是:不仅查被提拔的人,连签字人、推荐人、审核人都要一并倒查。这释放了一个信号:晋升是组织行为,不只是个人行为; 谁推动、谁拍板、谁审核,都要对结果负责; 不是事后“追责”,而是全过程“追源”。而且,“追责期限不设限”,哪怕已经离职退休,只要当年有违规操作,都将进入调查视野。会不会误伤正常很多体制内人员担心,这样一来,会不会导致“谁也不敢提拔”?其实恰恰相反:如果你是按程序、走公开竞聘、基层挂职轮岗后晋升的,制度本身就是你最好的保护伞;如果你是“跳过年限”“人未动职先升”,这次就有可能被重新核查。重点不在提拔结果,而在过程合规、公开透明、择优而上。这次“倒查晋升”,不是打击干部积极性,而是要让真正靠实干上来的干部有安全感、有公平感。晋升不该靠“打招呼”,而应靠实绩; 岗位不该“量身定制”,而应公开竞争; 签字推荐不能是“走过场”,而要负全责。你或你身边有没有见过“走得太快”的晋升路径? 你认为制度倒查是否会影响未来选人用人节奏? 你支持对“非正常提拔”进行全面核查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