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这个国家,提起它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封闭”“制裁”“核武器”。可就是这么一个在国际社会里不太“合群”的国家,近些年在导弹技术上搞出了大动静,尤其是中程弹道导弹领域,进步快得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有人甚至调侃说,朝鲜这是“越封闭就越发达”,都快成全球第二中导大国了,把美俄都甩在后面。真的是这样吗?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朝鲜导弹技术的崛起,看看它到底有多牛。
朝鲜导弹技术的崛起
要说朝鲜的导弹技术,那真是近些年的一匹黑马。早些年,大家可能觉得朝鲜也就是搞点小打小闹的短程导弹,可现在,它的中程弹道导弹已经能让人刮目相看了。
中程弹道导弹,国际上一般定义射程在1000到5500公里之间,朝鲜这几年搞出来的家伙事儿可不小。
比如“火星-12”,射程能到4500公里左右,妥妥覆盖日本、韩国,还有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像关岛这种地方都跑不掉。再比如“火星-14”,射程据说能到6700公里,这已经有点洲际弹道导弹(ICBM)的味道了。
朝鲜还不满足,又整出了“火星-15”和“火星-17”这种洲际货,射程理论上能打到美国本土。这发展速度,确实有点吓人。
这些导弹不是纸面上的概念货,而是实打实试射过的。据朝鲜中央通讯社自己报道,加上国际机构的分析,这些试射不少都成功了。光看射程,朝鲜的中导实力已经能让周边国家坐立不安了。
朝鲜导弹技术咋这么快就起来了?说白了,一靠自己攒,二靠“外援”。先说自己攒,朝鲜在这块儿下了血本。他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虽然条件艰苦,但愣是靠逆向工程、模拟试验这些土法子,把导弹技术一点点啃下来了。
比如“火星-11B”,这玩意儿据说是参考了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但朝鲜没照抄,而是加了自己的改进,能从潜艇、履带车甚至火车上发射,灵活得一塌糊涂。
再说“外援”,国际上一直有传言,朝鲜的导弹技术没少从俄罗斯、伊朗这些国家“借光”。比如有些分析指出,“火星-11B”和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长得太像了,技术上肯定有交流。还有人说,朝鲜通过黑市和走私渠道搞到不少关键零件和技术资料。虽说没啥铁证,但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毕竟朝鲜资源有限,光靠自己摸索,速度未必这么快。
朝鲜导弹技术这么一搞,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可坐不住了。美国、日本、韩国每次朝鲜试射导弹,都得跳出来强烈谴责,然后赶紧加强自己的军事部署,像导弹防御系统“萨德”“爱国者”之类的东西往亚太地区塞。联合国安理会也没闲着,制裁决议一波接一波,想掐住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发展。
但你看朝鲜的反应,人家压根不怵。制裁归制裁,试射照常搞,导弹技术还越来越牛。这背后其实跟朝鲜国内的政治需求脱不开干系,后面咱们细聊。
朝鲜跟美俄比,到底行不行?
要说导弹技术,美国和俄罗斯那绝对是全球顶尖。美国有“民兵III”这种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轻松上万公里,精度还高得离谱。中程这块儿,虽然冷战后美国签了《中导条约》退役了不少,但像“战斧”巡航导弹这种,依然是王牌货。俄罗斯也不差,“白杨-M”“亚尔斯”这些洲际导弹随便拿出来吓人,中程的“伊斯坎德尔”更是能打能扛。
更别提美俄的导弹防御系统了。美国有“萨德”“爱国者”,俄罗斯有“S-400”“S-500”,能打能防,体系化程度不是朝鲜能比的。光看数量和质量,朝鲜跟这俩大哥比,还是小弟级别。
那朝鲜的中导到底啥水平?跟美俄比,肯定有差距。先说数量,朝鲜的导弹库存没法跟美俄这种工业巨头比,生产能力也有限。再说质量,朝鲜的导弹精度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试射成功率虽然上来了,但偶尔还是会翻车。而且朝鲜基本没啥像样的导弹防御系统,真打起来,扛不住美韩的还击。
但别小看朝鲜,它在有限的条件下能搞出“火星-12”“火星-14”这种货,速度和成果已经超出不少人预期。中导领域,射程和部署灵活性是亮点,尤其对亚太地区威胁不小。说它是“全球第二中导大国”,有点夸张,但绝对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能随便压下去的。
朝鲜的导弹技术还有成长空间。它的投入力度大,技术团队有干劲,再加上跟俄罗斯、伊朗这些国家的“暧昧关系”,未来要是再突破点关键技术,比如精度更高、生存能力更强的导弹,地位还能往上窜。这也是为啥国际社会这么紧张。
朝鲜导弹技术为啥这么猛?
朝鲜为啥这么拼导弹技术?核心还是国内政治和经济环境。朝鲜政府把导弹和核武当成保命符,觉得有了这些硬家伙,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不被美韩欺负。尤其在制裁和经济压力下,政权稳定是头等大事,导弹技术就成了优先级最高的项目。
而且在朝鲜国内,这玩意儿还带点“面子工程”的味道。每次试射成功,宣传机器一开动,老百姓看着国家牛气冲天,民族自豪感蹭蹭往上涨,政权自然更稳。这招虽然简单,但管用。
前面提了,朝鲜的技术进步离不开外部支持。俄罗斯、伊朗这些国家跟朝鲜关系不错,技术交流肯定有。黑市上搞点零件,偷学点设计思路,朝鲜硬是把这些“二手货”玩出了花。比如“火星-11B”那灵活的发射方式,明显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别以为朝鲜光靠抄袭,人家也有真本事。朝鲜的导弹团队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硬靠自主研发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逆向工程也好,模拟试验也好,他们愣是把导弹技术从短程玩到了中程,再到洲际。这种韧性和创造力,不服不行。
朝鲜导弹一搞,亚太地区首当其冲。日本、韩国、美国在关岛的基地,全在射程范围内,军事威胁实打实。美日韩赶紧抱团,导弹防御系统加码,军事演习搞得热火朝天。可这也让局势更紧张,大家互相盯着,谁也不敢松懈。
全球格局有点乱
放眼全球,朝鲜导弹技术一强,它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大了。手里有筹码,跟大国博弈时底气足点。美国头疼得很,既得防着朝鲜,又得平衡亚太局势,压力山大。全球力量格局因为这么个“小国”都起了波澜。
联合国制裁、军事威慑、外交施压,能用的招都用了。可朝鲜愣是不吃这套,制裁绕着走,导弹照样搞。这让国际社会有点没辙,硬的不行,软的又谈不拢,朝鲜问题成了个老大难。
说朝鲜“越封闭就越发达”,这话有点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它在导弹技术上的进步,跟封闭环境逼出来的韧性有关系。资源少,那就集中搞重点;国际压力大,那就咬牙硬上。结果就是中导领域成了亮点,硬生生挤进了全球玩家的行列。
但要说“全球第二中导大国”,美俄“甘拜下风”,这就过了。美俄的技术底蕴和体系化能力,朝鲜短时间没法比。不过朝鲜这速度和潜力,确实让人没法小瞧。它不光是技术问题,还牵扯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复杂得要命。
朝鲜导弹技术这几年蹭蹭往上涨,跟国内政治需求、经济环境分不开。政府把这当保命符和面子工程,资源再少也得砸进去。全球看,它不如美俄,但中导这块儿真不算弱,已经成了个绕不过去的玩家。地区和全球安全都被它搅得不太平,国际社会得好好琢磨对策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