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加强对话与沟通,以确定的战略选择应对困难挑战,将美国关税的全球霸凌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重构动力。

——————————

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世界各国在产业链上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国际贸易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贸易额增加到了33万亿美元,展现了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4月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激进的“对等关税”政策,提高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无视全球经济发展,奉行单边主义,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滥施“对等关税”政策,严重损害了多边贸易制度和规则,不仅将推高美国自身通胀压力,扭曲美国国内市场供需结构,无助于解决其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也将不断加剧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产业链脆弱性,对全球经济长期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世界贸易组织预判,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总体萎缩约1%,较此前预期大幅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美国加征关税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为2.8%。

贸易政策不应是美国单边税收霸凌的工具

关税设置的一个本意是保护本国幼稚产业或关键产业,但是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是肆意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采用极端的手段达到打破全球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强行塑造“美国价值链”霸凌伎俩。对欧洲等发达国家加征关税,通过关税捆绑技术壁垒,迫使别国将重要产业向美国转移,以牺牲其国家利益换取企业利益的方式,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做到产业链本土“全覆盖”,维系美国产业技术代际优势。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制造业出口大国,2024年商品出口额为1.68万亿美元。“对等关税”正在削弱德国曾经建立的工业竞争力,将导致德国对美国的出口下降15%左右,2025年至2028年间累计直接损失约2000亿欧元。而“对等关税”造成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萎缩,则可能间接导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下降10%的连锁反应。美国是法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其中航天设备的出口规模占比最大,美国对法国宣布“对等关税”可能造成法国产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产业工人失业风险增加,下调经济增长预期至0.7%。尽管美国又提出了90天的“宽限期”,但是至今仍未见实质性推动,法国市场对美国的“空头支票”保持高度的警惕。2024年英国对美国货物出口总额约为587亿英镑,其中汽车、医药和化工等行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大,如果美国对英国商品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不仅将导致英国GDP增速放缓至0.8%,而且可能加大欧洲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在亚洲,日本虽然是美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但是也不能幸免“对等关税”的影响,美日互征25%关税,将直接冲击日本核心产业,导致其出口规模降低3.7万亿日元,GDP下降0.6%。

畸高关税更是大国的道义缺失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主动参与国际合作机制,维护多边贸易规则和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产业发展提供帮助。中国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43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政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以高额“对等关税”压制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以技术封锁和市场挤压为压制手段,固化“中心-边缘”的技术分工体系,迫使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继续承担低附加值角色。美国无视多边贸易的利益平衡机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美国的处在低端产业链的商品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例如,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缅甸44%、文莱24%,试图进一步掠夺全球产业资源。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出口所面临的高额关税,抵消了其在劳动力上的优势,一方面,阻碍了其他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产业转移,阻碍其向产业链上游攀升的努力,导致新兴发展中国家长期被动处于“技术停滞”,并被固化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另一方面,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内部产业链高度关联,这意味着差异的“对等关税”将恶化东盟成员国供应链的网络关系,引发区域内产业链的重大调整,从而威胁区域价值链安全。

此外,美国还对51个非洲国家征收出口服装及纺织品等10%-50%不等的关税。众所周知,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也是全球产业链最薄弱的地区,同时,非洲国家出口导向型行业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轻工制造和农产品等对关税冲击高度敏感的行业,因此,美国特朗普政府不但不对其发展施以援助,反而对非洲挥舞关税大棒,凸显其道义缺失,将可能给非洲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外部冲击,也冲击全球产业链下游环节。即便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对南非实施30%“对等关税”一旦落地,将严重冲击南非汽车工业、化工、矿产、金属等多个产业,拉低南非经济增长,提高相关产业的失业风险。

将美关税霸凌转化为产业发展重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在全球产业链发展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应保持产业发展的定力,加强对话与沟通,在充分做好全盘筹划的基础上,以确定的战略选择应对困难挑战,将美国的关税大棒的全球霸凌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重构动力。

一是美国滥施关税大棒试图获得的红利只是政客一厢情愿的幻想,违背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规律。世界各国都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是产业的孤岛,开放与合作是世界共同发展的桥梁。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在供应链产业链等方面的合作共赢,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更高层次的产业链协作网络,发挥“一带一路”、RCEP、金砖合作等多边框架作用,规避单边关税壁垒,降低贸易成本,鼓励全球上游企业在拉美、非洲、亚洲等国家布局,形成健康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二是世界主要大国要重拾大国责任,孤立单边主义政策,维护全球贸易体系。主要经济体国家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奠定符合各国利益的全球多边秩序,加强对新兴市场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的技术输出,不断深化与东盟、非洲、拉美的合作,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向产业链上游攀升,为经贸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是坚持合作共赢的规则,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合作,不断优化国际规则,尤其是加快国际产业深度合作领域的标准制定和调整,以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规则为国际产业深度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系审计与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