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战场形势被动 俄松口愿妥协

直新闻:刘先生,在特朗普反复施压下,欧盟终于承诺会将全面禁止俄罗斯油气资源的时间提前到2027年1月。对此,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曾经说过,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俄乌局势博弈的态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由此前美欧联手对抗俄罗斯,转变为了美欧之间的内讧或是内战,也就是欧盟不断地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其配合制裁俄罗斯,而特朗普则死活都不从,甚至仍然找着各种法子袒护俄罗斯。

实事求是来说,在这段时间以来的美欧内讧当中,欧盟无论是在政治还是道义上,都是占据优势的,特朗普则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国内,特朗普也处于孤家寡人的境地。不仅由于特朗普的亲俄政策忤逆了国内高达七成的绝对主流民意,导致其支持率不断创下新低,甚至连共和党控制的参众两院,也开始造反了,他们已经提出了议案要将俄罗斯列入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

我认为,正是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特朗普展开了绝地反击,使出了两个杀手锏,不仅成功地对欧盟进行了“两剑封喉”,而且也成功地堵住了共和党籍国会议员的嘴。其一是,要求欧盟全面停止购买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二是要求欧盟对印度和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这两招之所以够狠,根本原因就在于,欧盟不仅在短期内做不到,甚至压根就不敢去做。众所周知,目前还在大量购买俄罗斯油气资源的,是欧盟内部两个国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作为一个松散的经济联盟,欧盟拿它们俩毫无办法。而对印度与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对于欧盟来说,无异于是经济上的自杀,甚至连美国都完全做不到。只要欧盟做不到,也就意味着特朗普就不用制裁俄罗斯了。或者说,特朗普终于成功地为自己拒绝制裁俄罗斯,找到了两个“天经地义”的理由。

很显然,乌克兰方面也终于认清了,让欧盟全面禁止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压根就不现实,而让特朗普去制裁俄罗斯,则更是绝无可能。我认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陷于绝望境地的乌克兰才不得不自己动手展开绝地反击,也就是用远程无人机和导弹大规模轰炸俄罗斯的炼油厂和跨境输油管道。这背后发出的信号是,既然欧美都靠不住,那我就自己动手切断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出口。

刘和平:战场形势被动 俄松口愿妥协


直新闻:北约成员国爱沙尼亚政府表示,昨天三架俄罗斯米格-31型战斗机未经许可进入了其领空,并且停留时间长达12分钟。对此,您又做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对于这件事情,我有两个基本的判断——

第一个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指控俄罗斯入侵其领空的国家,已经由一国发展到了三国,也就是先是波兰指控9月9号至10号夜间超过20架俄罗斯无人机入侵了其领空,接着是罗马尼亚和爱沙尼亚也发出了同样的指控,而且进入的飞行器也由无人机发展到了战斗机。这也就意味着,这些飞机应该不是误闯,也不是特朗普所说的属于意外。

第二个基本判断是,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正在寻求与北约开战。我认为,当前俄罗斯整个国家都已经深陷俄乌战事的泥潭,它既没有这样的意愿更没有这样的能力对北约开战,相反俄罗斯最为担心的,恰恰就是北约下场参战。不仅如此,我甚至认为,即使俄乌战事结束了,未来20年内俄罗斯也不会跟北约国家开战,因为“身负重伤”的俄罗斯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更何况,在俄乌冲突结束之后,北约还一定会倾尽全力进一步武装跟俄罗斯已经不共戴天的乌克兰,让乌克兰始终顶在抗击俄罗斯的第一线,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一道跨不过去的鸿沟。

接下来问题来了,俄罗斯此举的意图究竟何在?我认为,有三重目的。其一,是对那些蠢蠢欲动跳得最高的中东欧国家,以及这些国家背后站着的北约,发出一个严厉的警告。因为最近这些欧洲国家正在组建所谓的“志愿联盟”,准备在战后不顾俄罗斯的反对派兵进入乌克兰维和;其二,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侦察北约的火力,以及打击这些东欧国家的士气。而从进入波兰领空的俄罗斯无人机多达二十多架,但最终波兰与北约只拦截了其中的三架,并因此而引起了相关国家的一片恐慌中,我认为,俄罗斯的目的达到了;第三,则是要进一步离间美国与北约的关系,让北约国家看清楚,它们已经失去了美国的保护。而从特朗普不仅没有谴责俄罗斯,反而说这是属于意外,并引起相关国家的严重不满来看,我认为,俄罗斯的这一目的也达到了。

刘和平:战场形势被动 俄松口愿妥协

直新闻: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昨天表示,其两艘核动力潜艇在鄂霍次克海成功试射了超音速巡航导弹。对此,您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确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除了应对俄乌冲突之外,俄罗斯对北约也是动作频频,包括一是这些天来用无人机进入波兰与罗马尼亚领空,派出米格-31型战斗机进入爱沙尼亚领空,二是跟白俄罗斯在边境地区举行代号为“西部-2025”联合军事演习,三是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试射超音速巡航导弹。我认为,这三件事情都可以看成是俄罗斯在对北约示强与展示力量。

不过我们在看到俄罗斯示强的一面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这几天来俄罗斯发出的另外一个方面的信息,也就是示弱或者说是求和的信号。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5日表示,俄方认为乌克兰没有准备好就解决冲突展开认真谈判,谈判进程明显陷入暂停。这一表态,不仅跟俄罗斯此前拒绝跟乌克兰谈判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还在抱怨乌克兰的谈判态度不认真;第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8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俄罗斯的合法安全利益以及居住在乌克兰的俄语民众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的时候,俄方愿意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上寻求妥协。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从字面上来解读,“寻求妥协”往往含有示弱的意味,在过去这样的字眼是很难从俄罗斯高官的口中蹦出来的,然而它却从拉夫罗夫的口中说出来了。而且这一次,拉夫罗夫并没有坚持要让乌克兰让出整个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而仅仅要求乌方保障俄方的合法安全利益,以及保障居住在乌克兰的俄语民众的权利。这是不是俄方开出的新的谈判条件,值得我们继续观察;第三,昨天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涅边贾说,拉夫罗夫计划于下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面,以探讨解决俄乌问题的方案。我们知道,此前对于特朗普撮合的俄乌和谈,俄罗斯是表面迎合暗中抵制的,这一次俄方却主动寻求美国来帮忙调停了。

大家知道,在俄乌和谈问题上,俄方的态度往往是有规律可寻的,那就是每当俄军在战场上进展顺利的时候,俄方就会拒绝谈判,反之则会主动寻求谈判。因此俄方这次罕见地释放出希望美方来调停与“寻求妥协”的信号,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一是原先被俄方寄予厚望的夏季攻势,也就是集中重兵先攻下红军城,继而拿下整个顿涅茨克与乌东四州,甚至进而彻底拿下整个乌克兰,这一计划已经失败了,或者至少是遭遇了严重的挫折。而且这一结果有可能预示着,俄罗斯再也无力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它的所有战略目标了;第二是,乌克兰远程袭击俄罗斯炼油厂与输油管道的战略,已经重创了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严重影响了俄军的军用油供给,并有可能导致整个战争机器运转不动了。

不过我认为,俄罗斯出现了服软的迹象,这并不意味着俄乌冲突很快就会结束。因为乌方也犯有同样的毛病,也就是当战场态势不利时,会主动寻求谈判,相反则会得势不饶人,企图通过武力收复全部失地。或者至少在谈判桌上,乌方会开出让俄罗斯接受不了的和谈条件。


作者丨刘和平

排版丨陈翩翩

编辑丨程凌宇

审校丨林潇

监制丨王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