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慢文化”作家山峰执导的微短剧《吾乡荔波》在贵州黔南顺利杀青。剧组同步释出首张剧照,以“湖镜映照”画面,揭开了这个关于迷失与寻找的悬疑治愈故事的神秘面纱。

剧照暗藏玄机:湖面映照未知的自我

此次发布的首张剧照:窗外山湖一片朦胧,玻璃映着摆动的树枝,而女主角西苏(屈梦汝 饰)的身影却在云雾里变得模糊难辨。她是都市中那个妆容精致、眼神疏离的时尚摄影师,湖镜中却与这片山水产生着奇妙的共鸣。隐隐约约的树影如涟漪般在雾气中荡漾,仿佛在暗示着一个等待破译的生命密码。这张剧照呼应了剧集的核心主题——当一个人在都市中迷失自我,该如何透过表象,在山水之间寻回最真实的自己?

悬疑叙事:一部寻找自我的“解密之书”

《吾乡荔波》不同于传统的治愈系剧集,它巧妙地编织了一条悬疑线索。故事始于女主角西苏在大都市中的迷失——她虽是顶尖时尚摄影师,却内心空洞,与自我严重割裂。母亲突然离世后留下的一个神秘木盒,成为她踏上寻找之旅的起点。

  木盒中的水书字符、褪色的荔波风景照、造型独特的驯鹿胸针,以及那个指向芬兰罗瓦涅米的坐标,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道复杂的生命谜题。西苏循着这些线索来到荔波,表面上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实际上却是一场寻找真实自我的冒险。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归田园的故事。”导演山峰在杀青现场透露,“剧中设置了许多悬疑点:母亲为何留下这些线索?水书字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那个远在芬兰的坐标与荔波有何关联?所有这些疑问,都将在西苏与这片山水的对话中一步步解开。”

山水为镜:在黔南秘境中重新认识自我

在拍摄过程中,荔波的山水成为了故事的“另一主角”。从小七孔桥的静谧到喀斯特森林的神秘,从瑶山古寨的烟火气到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原始美,每一处取景地都不仅是背景,更是西苏寻找自我过程中的重要参照。

  “当你隔着玻璃面对朦胧山水,看着自己,你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饰演女主角西苏的新生代演员屈梦汝在分享拍摄感受时表示,”西苏这个角色最吸引我的,就是她那种从迷茫到清醒、从逃避到面对的真实转变。在荔波和都匀的每一天,我都感觉自己与角色一同在成长。”饰演男主角枕水的新生代演员华文辰则认为,这部剧的魅力在于它多层次的情感表达:“表面上是一个寻找母亲过往的故事,深层是寻找自我的旅程,而最核心的,是探讨人与土地、与传统、与内心最深处的连接。”

匠心制作:非遗文化编织悬疑线索

剧集在悬疑叙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了丰富的贵州黔南非遗元素。水书、马尾绣、瑶浴、猴鼓舞等不仅作为文化背景出现,更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特别是水书字符,在剧中扮演着关键的符号角色,它们既是西苏解谜的关键,也是连接她与母亲、与这片土地的精神纽带。为了真实呈现这些非遗文化的魅力,剧组专门请教了多位非遗传承人,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导演山峰表示:“我们不仅要展现荔波的视觉之美,更要让山水与人文成为故事的叙事者。每一个场景都是角色内心的外化——廊桥的雨是洗礼,星空的紫是启迪,乡亲的微笑是归宿。”

主演屈梦汝(饰演西苏)、华文辰(饰演枕水)

在片场阅读原著小说《从贵州到罗瓦涅米》

后续计划:开启影视与文旅融合新探索

据悉,《吾乡荔波》改编自山峰的长篇小说《从贵州到罗瓦涅米》,由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品,在荔波和都匀取景,目前已完成全部拍摄工作,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剧集计划于今年年底在主流视频平台播出,并将同步推出“《从贵州到罗瓦涅米》,跟着《吾乡荔波》游黔南”主题文旅路线,实现文学、影视作品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山峰导演在杀青仪式上感言:“愿每个看过这部剧的人,都能在荔波的山水间,听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回响。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不久之后,观众将能跟随西苏的脚步,一同解开那些隐藏在湖光山色中的生命密码,在黔南的青山绿水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