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60国另起炉灶,决定成立国际调解组织,“和平使者”称号实至名归,国际刑事法院被冷落,关键时刻,匈牙利给出重击。

5月20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外宣布,中方将于5月30号在香港举行《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的签署仪式,届时王毅外长将出席现场。这个消息无异于一个“重磅炸弹”,引发了热烈讨论,对国际政治来说,至少将带来三重影响。一是地区冲突的解决进入了系统规范渠道,各方除了诉诸于联合国安理会以外,有了新的选择,作为一个中立组织,国际调解院的成立,有助于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地缘冲突、经贸纠纷或意识形态对抗问题,这对促进国际和平意义重大。

二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质的变化,长期以来,不管是联合国、国际法院,还是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其总部普遍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最多,这让长期占据着世界经济政治中心的地位。而国际调解院将设立在中国香港,打破了西方的某种“垄断”,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三是中国的和平理念正被更多国家所接受,据了解,有近60个国家和约20个国际组织将出席签署仪式,中国对于地区冲突和地缘争端,一贯主张以政治途径和平解决分歧,被称为世界的“和平使者”,而来到现场的国家和组织,无疑是中国理念的认可者。

在国际社会,能够担当“国际调解院”这个使命的国家并不多,中国首屈一指,近年来,中方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和解,实现了逊尼派和什叶派千百年来的握手言和,具有划时代意义;随后中方又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各党派实现各界,为巴以冲突的解决提供了前提。在中国周边,无论是中印边界争端还是南海问题,中方坚持与周边国家开展外交斡旋,不到迫不得已,不愿以武力方式进行回应。对俄乌冲突等地区热战,中方派出特使多次开展穿梭外交,以上种种,都体现了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

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2年,中国就与近20个国家联合发起了倡议,并完成了《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的谈判,经过近3年的努力,如今该组织终于尘埃落定,可以说殊为不易。可以预见,未来联合国宪章将得到更加有力的落实,国家间争端调解和国际投资商事争端调解将拥有新的平台。在中方宣布成立国际调解院不到24小时,匈牙利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公开表示,国际刑事法院的运作方式和动机,正引发人们对公正的担忧,西雅尔多无疑指的是菲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事件。

国际刑事法院长期以来被称为“非洲法院”,主要针对非洲国家和第三世界,对西方国家却公然“双标”,这是该组织缺乏说服力的主要因素,国际调解院成立后,需要“草台班子”或将迎来退出潮流,匈牙利的退出只是一个开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