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辉 × 余华 × 空花组
2025
年度新作
《古典爱情》
开演倒计时3天

爱情过时了吗?
没关系,本剧连“爱情”两个字都不信了。
想在舞台上看人彻底崩溃吗?
想看爱被肢解
被喂养
被一刀一刀地祭奠?
欢迎来到
《古典爱情》
浪漫是一场死循环,告白是一种自残。
不学怎么爱人
只让你更清楚
——为什么你总也逃不掉那个人。

「古典爱情」排练照
01
才子流浪,佳人疯癫
谁说“才子佳人”已经过时?
从古至今,我们都在复写一个叙事模板: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
但它根本没走,只是换了马甲
——变成了“天降+青梅”的网文设定,变成了“社恐画家爱上神秘千金”的恋综人设,变成了在朋友圈里反复扮演的“理想伴侣”幻想。
这个叙事的病态核心从未改变:一个“才子”,一个“佳人”,一段被命运拆散后强行缝合的大团圆。

「古典爱情」排练照
它告诉我们,只要你够痴心,够坚持,够“从一而终”,你就值得一个完满的结局。
而我们为什么不再相信这种剧本?
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心理逻辑:只要你足够执着,你就配得上爱情的奖赏。
但实际上,这种渴求完全与爱无关,而是时代和童年带来的“第一名病”,大部分人在这种时刻,等待的并不是爱,而是某种“被选中”的感觉。
此情此景,我们意识到:
我们的人生,已经不需要再多一对才子佳人。
我们需要的,是一次对爱情神话的清醒出走。

「古典爱情」排练照
02
佳人已逝,才子梦游
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时刻:明知一段感情已经走到尽头,却迟迟不愿离开?
朋友说你“恋爱脑”,但你心里清楚得很:你怀念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曾经那份愿意相信、愿意奔赴、愿意为爱失控的状态。

「古典爱情」排练照
《古典爱情》中,小姐惠死去多年,柳生守着她的坟,反复梦见她的魂灵归来。他知道这场“复活”是幻觉,可他仍愿意相信“小姐的身体正在长出新肉”。
这是怎样一种自欺?明知人已不在,心却在每一晚复写“她或许还在”的句式。
他用自己的全部积蓄,赎回了她被砍下的腿;他亲手将她埋葬;多年后,他再次挖开坟土,等待“她复活”的奇迹。
那不是生命的希望,而是精神的溃烂。
不是爱情的温柔坚守,而是记忆的魔障。
从《西厢记》到《牡丹亭》,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清代的《好逑传》,无一不在鼓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可我们真的能一往而深吗?
还是只是借着那段过往的幻觉,给自己一个继续下去的理由?
病态从一而终——这既是个体的情感执拗,也是历史叙事与社会秩序里的共病。

「古典爱情」排练照
03
再见才子佳人
"小女本来生还,只因被公子发现,此事不成了。"
柳生三次赴京、三次落榜、三次奔赴旧地,三次都走进了一座比上一座更深的迷宫。
从头到尾,这段爱情不是两人的共同选择,而是柳生一个人的沉迷复写。余华将“才子佳人”做成了反讽寓言,回应了从明清话本到当代粉红叙事的一切幻觉机制。
从“在一起”到“为了在一起可以失去一切”,才子佳人的浪漫早已变成一种可怕的控制剧本,而我们都还在演。
我们当然知道这样的爱情是“病”:执念、消耗、幻觉……
可真正的问题是,即便知道这一切,我们为什么还愿意再走一遭?
也许爱情里最真实的部分,从来不是圆满,而是破碎时那个你仍然愿意拥抱的本能。
余华用一句话把这个信仰打到底:
“柳生蹲下身去,一根一根拔去覆盖小姐坟冢的杂草和野花。此后又用手将道旁的一些新土洒在坟上。”
——不是为了念她,而是为了证明,我们都曾经存在。

「古典爱情」排练照
在孟京辉的剧场里,这段爱没有结局,只有崩塌;空花组的舞台上,那些重复的动作、窒息的身体、癫狂的节奏,是对“病态爱情”最深刻的敬意。
不是歌颂,不是哀悼,而是让你看到,你也曾在其中。
最终你会发现,这段“从一而终”的爱,不是告白,不是回忆,而是一种求生式的挣扎。而这种挣扎,本身就比任何“完满”都更值得一睹。

「古典爱情」排练照
一次爱的幻觉实验
一个人类情感深处的黑箱
为此刻爱的幻觉
和我们一起
再病一回

北京|蜂巢剧场
2025.4.17-4.20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